廖玲玲
摘 要: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對低段學生來說更是如此。但識字是一項比較枯燥的任務(wù),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覺得無聊,從而導(dǎo)致學習效率不高。因此,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的時候應(yīng)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如何提高小學低段語文識字的趣味性教學進行分析。
關(guān)鍵詞:小學;低段;識字;趣味教學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小學低段的語文教學主要就是進行識字教學。但低年級的學生年齡都偏小,好動貪玩,在相對比較枯燥的識字教學中會感覺比較吃力和辛苦。因此,老師開發(fā)趣味性的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輕輕松松識字成了必須的工作。
一、在游戲中識字和記憶
游戲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方式,如果能把游戲帶進課堂運用在識字教學中,一定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識字大闖關(guān)”“猜謎語”等都是學生在識字過程中很喜歡的游戲。光教導(dǎo)識字還不行,低年級的小學生大腦發(fā)育不夠完全,記憶力不如成人,很多東西學完就忘了,老師還得想辦法增強學生對字的記憶能力。角色誦讀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例如,一年級下冊的識字課本中《胖乎乎的小手》一節(jié),就可以用劃分角色的方式來展開教學。老師鼓勵學生自己扮演某個角色,進行分角色朗讀和對話。這種方法既讓學生進入情景中,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又讓學生對所學的字記憶更加深刻,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趣味性教學
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使用已經(jīng)很常見了,小學課堂也早已配備了多媒體輔助教學。在識字的過程中,多媒體也能成為構(gòu)造趣味課堂的一項重要工具。老師可以使用動畫的形式讓課堂生動起來,比如,把要學的漢字制作成動畫形象,讓漢字自己說話,小學生對此肯定會十分驚奇,記住它也就理所當然了。也可以借助學生喜歡的一些卡通形象進行教學?!把颉保驗楹芏鄬W生都喜歡喜羊羊,老師可以在上課期間播放一段動畫片段,然后問學生:“大家都喜歡喜羊羊,那么大家想不想認識羊呢?”這樣可以自然地引起學生探究和學習的欲望,讓課堂變得活躍。
三、聯(lián)系實際,生動記憶
教學如果能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展開,讓學生從身邊日常的東西上展開聯(lián)想,就能增強學生對漢字的記憶度,并且讓學習的過程不那么死板枯燥。比如,學習“筆”字的時候,老師就可以用毛筆來引導(dǎo)學生記憶?!肮P”的上面是一個竹字頭,下面是一個“毛”字,對初學的小學生來說可能字形比較復(fù)雜,不容易記憶。老師可以讓學生看自己手中的毛筆,“毛筆的筆桿是竹子做的,筆頭是毛做的,因此,‘筆就是竹字頭與‘毛的組合?!边@樣,就把一個字拆分成了兩個比較簡單的部分,方便學生記憶。而且,毛筆是學生身邊經(jīng)常見到的物體,當學生想到毛筆時自然就會聯(lián)想到“筆”。同時,這也打破了傳統(tǒng)形式下簡單的傳授過程,讓課堂變得有了吸引力。
四、采用串聯(lián)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
在識字教學中采用串聯(lián)式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從一個字展開聯(lián)想,從而記住一些和最初那個字有關(guān)系的漢字,以一帶群,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加偏旁、減偏旁和換偏旁就是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快速掌握多個漢字的好方法。就拿“本子”的“本”來說,老師就可以讓學生隨意加偏旁,只要能組成一個新的字,學生不認識不要緊,老師可以在他們自己加偏旁后告訴他們新的字念什么。學生肯定會開動腦筋,把自己學過的偏旁都往加,期間肯定會組成一些正確的漢字,這些由他們自己思考出來的漢字必然會讓他們印象深刻。
總之,識字教學要根據(jù)老師面對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個性特點隨時進行自我調(diào)整,但結(jié)合識字教學的規(guī)律,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巧妙地借助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味學習識字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卻是每個老師都可以進行的。化平淡為有趣,讓枯燥的識字學習變得趣味盎然,是每一個低段語文教師都必須積極思考并努力實踐的課題,務(wù)必讓識字成為兒童語文學習中一段美好的經(jīng)歷。
參考文獻:
鄧明建.小學低年級趣味識字教學的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