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義
尊,為一種酒器,甲骨文是由 (酉)加上 (雙手)構(gòu)成,像一個人雙手捧著酒壇。造字本義是指雙手捧酒壇,獻(xiàn)禮祭拜。在古代,祭祀中的酒是人與神溝通的媒介。后引申為“尊卑”“尊敬”等義。
尊卑,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地位的高低。
比如,《紅樓夢》里常常寫用茶,該用哪一個動詞,主要看喝茶者地位的高低。招待貴妃、王爺?shù)茸鹳F客人用“獻(xiàn)茶”,招待一般客人用“請茶”,如果客人的地位比主人低,就用“倒茶”“賞茶”。
今天的社會雖不再分尊卑貴賤,但語言中還保留了“上”和“下”的區(qū)別,上對下,呈現(xiàn)支配型的語言特點,說話具有一定的指令性;下對上,呈現(xiàn)被支配的語言特點,說話多一分尊敬、謙恭的語氣,表現(xiàn)出尊卑有別。
例如,下級對上級一般用“匯報、報告”,上級對下級一般用“通報、傳達(dá)”。有地位的人與人見面用“召見、接見、會見”,一般人相遇就用“看見、遇見、碰見”?!瓣P(guān)心”可以用于上對下,也可以用于下對上,但“關(guān)懷”只能用于上對下。
尊卑,第二層意思是指長輩和晚輩。
中國人講究輩分,所謂“長幼有序,尊卑有別”,對父母、師長不但要有尊敬之心,在語言上也要表現(xiàn)出恭敬之意,絕不可以尊卑不分。
長幼之間的用詞也是不同的,對父母用“贍養(yǎng)、奉養(yǎng)”,對子女用“撫養(yǎng)、養(yǎng)育、培養(yǎng)、教養(yǎng)”。問年歲大的長者的年齡是“高壽、高齡”,問成年人的年齡是“多大了”,問小孩子的年齡是“幾歲”。
“長幼有序,尊卑有別”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她包含了尊卑之禮,長少之禮。
尊 敬
“親愛的”與“尊敬的”是有區(qū)別的。我們常??吹接胁簧購V告是以“親愛的顧客”“親愛的屋主”開頭的,規(guī)范的用法應(yīng)是“尊敬的顧客”“尊敬的屋主”。二者的區(qū)別是,“親愛的”是用來稱呼家人或感情親近深厚的人,如“親愛的爸爸媽媽”。 如果稱呼顧客、業(yè)務(wù)上的伙伴、不認(rèn)識的人等應(yīng)當(dāng)用“尊敬的”,表示尊重和恭敬。稱呼身份比自己高的人也要用“尊敬的”,如“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dǎo)”。如果一個人不但值得尊敬而且值得熱愛,則要用“敬愛的”,如“敬愛的老師”。
尊敬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敦?fù)荊請罪》的故事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廉頗負(fù)荊向藺相如請罪,為什么針尖對麥芒的兩個人卻化干戈為玉帛了呢?正是因為尊敬,這時尊敬一詞比什么都要重要,也正是因為尊敬,這個故事才成為千古佳話。如果廉頗不尊敬藺相如,那么這段歷史就會改寫。
尊敬他人是一種修養(yǎng),是一種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