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軍
小人物,小物件,小細節(jié),小感受……這些無處不在的“小”處幾乎構成了我們生活的全部,那么,寫作時就應該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緊抓這些“小”處構思立意、選材組材,進而寫出優(yōu)美的文章來。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作文題:
汪曾祺的《端午的鴨蛋》里,小小鴨蛋背后,生活的滋味令人回想;小思的《蟬》中,小小軀體里面,生命的執(zhí)著讓人感嘆。生活中,“小”無處不在:小人物,小物件,小細節(jié),小感受……對于這些“小”,有人忽略,有人在意;有人覺得平淡,有人看見深刻;有人認為應舍“小”求“大”,有人堅持安于“小”,做好“小”……
請以“小小的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補全題目,然后作文;②要有真情實感;③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詩歌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襲、套作;⑥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四川省成都市的中考作文采用了“引導語+題目+寫作要求”的命題形式,要寫好這個文題,需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讀懂導語審文題。上述寫作引導語有三層含義:一是這個題目的命制結合了同學們熟悉的課文,也告訴我們寫作這個題目有廣泛的選擇空間,比如“汪曾祺的《端午的鴨蛋》里,小小鴨蛋背后,生活的滋味令人回想”這句話就透露出,用“小小的______”寫作可以敘事、抒情;“小思的《蟬》中,小小軀體里面,生命的執(zhí)著讓人感嘆”這句話也表明,用“小小的______”寫作可以發(fā)表議論或揭示某種道理;二是生活中的“小”無處不在,俯拾皆是,只要善于發(fā)現(xiàn),我們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三是對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小”,人們有不同的看法,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也能在作文中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需要提醒的是:題目中“小小的”,不僅是指形體上的“小”,關鍵是所選擇的小人物、小物件、小細節(jié)、小感受與表達的深刻主題相比,要突破一般意義、平常性質(zhì)上的“小”。
二、小處著墨深立意。我們寫作文時總想著視野要開闊,立意要深刻,但具體寫作時,卻要善于化大為小,從小處著墨。也就是說,文章要從小角度切入。角度一旦選定了,就要選準一條思路,然后一心一意走到底。就“小小的______”這個文題來說,如果要寫議論文,可以就其一點,縱深開掘,把一人、一事、一物、一理寫得深刻有力,把問題說深說透;如果要寫記敘文或抒情散文,就是要有真實具體的生活故事,通過生動的記述,構成文章的主體,然后或感或議,表達一定的主題。我們看下面的文段:
那具小小的、皺皺的軀體中,居住著怎樣的一個靈魂?生命的水分嚴重缺乏,屈居在一個雜草叢生的花盆中,哪怕被人忽略被人遺忘,哪怕付出干枯的代價,依然綻放出這么一朵美麗的花!我不覺對自己的“三分熱”感到汗顏。原來,不屈不撓、癡心不改一直伴隨著小小仙人球!原來,只要擁有堅定和執(zhí)著的信念,便可以贏得精彩的人生!
一株小小的仙人球被作者不小心“遺忘”在樓頂,歷經(jīng)酷暑,它不但沒有消亡,反而“小小的身軀已經(jīng)生長出幾個小小的分枝,在那干皺的軀體上,一朵潔白的花傲然挺立著,花瓣兒沒有一點雜質(zhì),猶如一塊精心雕琢的美玉,晶瑩潤澤”,這不能不觸發(fā)作者深深的思索。文章就是在敘事的基礎上,得出了上面的感悟。
三、求異構思成美文。很顯然,“小小的______”這個題目需要補充的內(nèi)容是一個名詞或一個名詞性短語。我們可以寫人,如“小小的我”;可以寫物,如“小小的迎春花”;也可以記事,如“小小的遺憾”等。對于這些題目,除了一般的構思思路之外,還可以通過變換敘述角度、改變文體、借物抒情、欲揚先抑等多種手法讓構思、表達不同尋常起來。一篇題為“小小的愿望”的習作,開頭即這樣寫道:“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鳥,想要飛呀飛,卻飛也飛不高。別以為我是趙傳歌曲里的小小鳥,我就是一只飛也飛不高的小小鳥?!币砸恢恍⌒▲B的口吻寫作,表達小作者對環(huán)境污染的憂慮,進而表達了渴望享受碧水藍天、清新空氣的愿望。這樣的構思往往能產(chǎn)生不俗的效果。寫好這個文題,還可以嘗試運用“小題大做”的方法。
寫作文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寫的是小人物,記的是小事情,描寫的是小細節(jié),剖析的是小現(xiàn)象,但是表現(xiàn)的卻是大主題,闡發(fā)的是深刻道理,這種技法就叫“小題大做”法,是以小見大手法的一種。運用此法關鍵在以下三點:
1.要從尋常事物中找準著眼點。只要善于觀察、思考、挖掘,耳聞目睹的瑣屑小事比比皆是,都可作為寫作素材。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鴨蛋”一文,主要是對端午風俗的描述和對家鄉(xiāng)高郵鴨蛋的介紹。他從小小咸鴨蛋里嘗出了生活的滋味,流露出的是對兒時生活及童真童趣的懷想,對故鄉(xiāng)的熱愛。生活中并不總是驚濤駭浪,在平淡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情趣,發(fā)現(xiàn)詩意,能做到以小見大,能夠使作文具有強大的魅力。我們看下面的文段:
誰都能想到,隨著枝葉的繁茂,根也在生長,可誰曾想到,當小小的花盆已容不下根的時候,根會掙扎,根會反抗,根會怒吼,花盆變形了,裂開了,這就是根的力量,一種無形的力量。
上面是一篇題為《小小的盆花》中的一段,作者從觀察花盆被撐破這個小細節(jié)想到了根的力量,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當然,并非隨便一件小事物便可以表明一個大道理,還要深入開掘和精心加工,即要從本質(zhì)上把握住“小事”與時代、社會和生活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這就要求在構思中要著眼于大處,落筆到小處。
2.用好題材和主題之間的反差。還有些小事物、小事件或小現(xiàn)象,如果不是通過作者搭建的文字橋梁很難與深刻的主題聯(lián)系起來,題材與主題之間反差極大。我們再回顧一下《蟬》中的片段:
十七年埋在泥土中,出來就活一個夏天,為什么呢?
朋友說:那本來的生活歷程就是這樣。它為了生命的延續(xù),必須好好活著。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過是要好好地活著。
哦,那是蟬的生命意義!
夏天聒噪得讓人心煩的蟬,竟然能與生命的意義這樣的主題聯(lián)系起來,強烈的反差給人不小的震撼,這恰是小題大做這種手法要達到的效果。
3.提煉揭示主題的“點睛”語言。用小題大做手法寫作,應該在關鍵的地方用比較經(jīng)典的語言揭示文章的主旨。下面的佳作“小小的螢火蟲”一文中,在主要情節(jié)敘述完的時候,用“小小的螢火蟲盡自己的微薄之力為這個世界帶來了一點點光明,我不也是一只小小的螢火蟲嗎?只要能為這個世界發(fā)點兒光、發(fā)點兒熱,我何嘗不是成功的呢”這樣帶有議論抒情意味的語言對全文進行了“點睛”,也更讓讀者明白了本文所要表達的主旨。點睛語言不是輕而易舉就可以敷衍了事的,要精心提煉,用最精確的語言傳達出文章所要揭示的主旨。
小小的螢火蟲
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西城中學八(2)班 韓亞芳
都說苦難造就人才,我到底算不算其中一個成功的人呢?我不禁捫心自問。以前我一直以為我會成功,每一個明天都會是美好的??山?jīng)歷了一次次的努力和失敗,我不能把握自己的信心。是誰?為什么要把我的自信心一點一點銷蝕?難道我離苦難還太遠嗎?
想著,我的眼眶濕潤了,可能是太久沒有開閘的緣故,眼淚止不住地流。我不敢哭出聲,怕吵醒了已經(jīng)入睡的同學,于是,一個人悄悄地推開寢室的門,在黑暗中花壇的一個角落里默默落淚。
感覺自己好像是一個疲憊的路人,在走了很遠,走得很累的時候,想找一個地方休息??墒亲甙∽甙。褪钦也坏揭粋€可以休憩喘息的地方。當我實在筋疲力盡了,我想把自己的包裹扔在地上,然后埋怨起來:“我已經(jīng)很努力了,為什么還會這樣?”再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那無數(shù)深深淺淺的腳印,難道就讓它毫無意義地被時間沖刷掉嗎?之前所作的努力又算是什么?
校園里依然沉靜,只有那眨呀眨呀的星星在努力發(fā)光。我不知道該向誰哭訴自己內(nèi)心的壓抑。這時,一點微弱的亮光從不遠處飄來。啊,是一只螢火蟲飛到了我的面前,我想伸手接住它,可它倏忽就飛遠了。接著,又一只螢火蟲飛來,然后是幾只螢火蟲在我身旁飛舞。它們雖小,它們的光亮雖然微弱,但是它們卻分別用自己小小的身軀照亮了一小片世界,讓這樣的夜晚不再寂寞。
看著這些泛著微光的螢火蟲,我突然釋懷,我所謂的失敗和挫折不就是與考試有關嗎?所謂的“壓力山大”不就是來自考試分數(shù)、考試名次嗎?該做的都做到了,該付出的努力也都付出了,還能要我怎么樣呢?小小的螢火蟲盡自己的微薄之力為這個世界帶來了一點點光明,我不也是一只小小的螢火蟲嗎?只要能為這個世界發(fā)點兒光、發(fā)點兒熱,我何嘗不是成功的呢?
螢火蟲不時地飛來飛去,依然泛著微弱的光芒,我也輕輕擦拭臉上的淚痕,悄悄地推門走向了自己的床鋪……
作為一篇半命題作文,本文從補題、選擇寫作話題到構思、表達都有獨到的地方:
1.老話題,切實際??荚囀菍W習活動中的重要一環(huán),分數(shù)和名次也是學生最為關注的。本文并沒有回避這個老生常談的寫作話題,很切合中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實際。
2.構思巧,行文暢。對于一個常見的寫作話題,小作者卻用巧妙的構思表達出了新意。她截取一小段思想波動的經(jīng)歷,交代自己由困惑到覺悟的過程,文章內(nèi)容充實,行文流暢,照應得體。
3.思之深,悟之徹。本文寫了小事、小物、小我,但沒有停留在人、事、物的淺層表面,而是做出了深深思考,在初中生認知能力的范圍內(nèi)有較為徹底的感悟,并用文字把它表達了出來:“我不也是一只小小的螢火蟲嗎?只要能為這個世界發(fā)點兒光、發(fā)點兒熱,我何嘗不是成功的呢?”這樣的覺悟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