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義高 蔣文豪 李晶 青見
圖+李晶 寒溪夜浣 唐安冰 魯思剛 劉汪洋
他們的火車情緣車廂內(nèi)外的百態(tài)江湖
文+江義高 蔣文豪 李晶 青見
圖+李晶 寒溪夜浣 唐安冰 魯思剛 劉汪洋
每個人都有一段關(guān)于火車的記憶,或深或淺。
“嗚”的一聲,當(dāng)火車開動的那一刻,記憶便靈動起來。明明只是一種交通工具,可人們又偏偏被每一聲汽笛,每一次“咣當(dāng)”觸動。車頭前進的方向,車窗透出的面容,車皮包裹的溫度,車輪走過的路,凝結(jié)成一個鮮活的百態(tài)江湖。
英文導(dǎo)讀: Trains as transportations attract many people working for them. Meanwhile, train fans and train drivers have stories to tell us.
在重慶,可能很少有人像江義高這樣與火車有如此之深的淵源。
幼年時,江義高住在北碚文星場,父親長年在外打工,自己便與母親在家耕種土改時分得的幾畝坡地。當(dāng)時文星場正是天府煤礦的所在,小時候,江義高最大的樂趣便是到礦場去看“滾滾車”。當(dāng)時礦場的運輸還很落后,煤礦全靠馬拉、人背,勞動效率很低。有個工長,為了多運礦石想出個法子:從山上向坡下平放兩排圓木,讓中間的距離相同,一根接一根地擺到山下。當(dāng)裝滿礦石的斗車順著兩排圓木下滑時,山上的人大聲喊叫著:“注意,車下來啦?!鄙较碌娜艘泊舐暬卮鸬溃骸败嚨嚼?,好!”礦車隆隆的轟鳴讓童年的江義高既害怕又好奇。
一次,江義高照例又去看“滾滾車”,卻發(fā)現(xiàn)這些圓木都拆了,聽說是修了鐵路,讓火車跑,但火車又是什么,沒人告訴他。
又是一天,他到壟上割草,突然發(fā)現(xiàn)地面開始“打擺子”,抬頭一看,只見一條壓滿煤炭的“長蛇”突然從山坳坳里轉(zhuǎn)出來,“蛇頭”冒著灰褐色的濃煙“哐當(dāng)哐當(dāng)”地奔過來,他的第一反應(yīng)是:“嚇木老!”他一直呆立著,直到那“長蛇”從眼前呼嘯而去。高亢的汽笛聲震撼著山村,也征服了江義高的心靈。后來,他知道這“長蛇”就是火車。從此,他就徹底迷上了那些鐵家伙,火車將至,他就早早跑上山拗口迎接,每每目送火車從視線里消失后,才悻悻地返回院中。
等他稍微長大了一點,大人們就帶他到鐵路上去玩,告訴他哪是鐵軌,哪是枕木,哪是鋪路石,還教他聽到遠處有火車的叫聲就要趕快離開鐵軌,不要“呆豁豁地站起”。鐵路兩邊各有一道兩尺來寬的人
左頁圖:人會衰老,鐵路,又何嘗不會?
右頁圖:在重鋼大量購入火車頭前,北川鐵路,曾是重慶唯一有火車可看的地方。行道,偶爾可見上面有自行車行駛。這時,大一點的調(diào)皮娃兒往往會唱“洋馬兒叮叮當(dāng),上面坐了個死瘟喪(四川方言:罵人語,指討厭的人)”。惹來騎車人憤怒地咒罵后,調(diào)皮的娃兒才得意洋洋地嬉笑著逃去。
再大一點,江義高發(fā)現(xiàn),火車除了可以看著玩,還能“拿來用”?;疖嚽懊娴能嚻ざ际茄b煤的貨車廂,最后兩節(jié)是搭載客人的客車廂。運送的煤分兩種,一種是從礦井開采出來的原煤,另一種是經(jīng)過加工后的焦炭(當(dāng)時都叫嵐炭)。因車皮裝得太滿及運行中的
左頁圖:當(dāng)年天府煤礦的煤,最終都會裝在火車上匯聚到這里。
右頁圖:對蔣老來說,菜園壩火車站就是自己的青春。顛簸,原煤和焦炭免不了會從車上散落下來,這給住在沿路的村民帶來了“實惠”,家家戶戶基本上不用花錢買煤,只需勤快一點,就可以在鐵路兩邊撿到煤炭。由于自己天天“為火車站崗”, 江義高自然是精通此道。撿原煤的辦法是“掃”:先把路基上的鋪路石一段段地移開,地面上露出指頭厚的一層原煤,用掃帚把這些煤掃在一堆,用撮箕“撮”走后,再把移動的鋪路石還原。就這樣,家里一直靠江老“掃煤”來解決煮飯、煮豬食的燃料。運氣好的時候,碰到火車上那堆得高高的焦炭“垮一網(wǎng)”下來,能供一戶農(nóng)家燒十天半月。
后來,隨著天府煤礦老礦的開采價值漸失及新礦的開發(fā),鐵路分期分批被拆除,而新礦區(qū)開發(fā)的煤炭則從磨心坡那條路運往黃桷樹鎮(zhèn)了。
離開家鄉(xiāng)后,江義高很少再見過兒時的鐵路,但軌道、火車和那一地的煤炭,以及震撼山村的“嗚—嗚—”汽笛聲和“哐當(dāng)哐當(dāng)”的車輪撞擊鐵軌的聲音,尤其是初見時那種鋪天蓋地碾壓全身的震撼,依舊時時在他的腦海里回響。
與江義高老人相比,蔣文豪老人的故事顯得更具神秘感。
1951年春節(jié),蔣老所在的西南軍區(qū)鐵路警備團(簡稱:鐵警)三營八連在內(nèi)江—椑木鎮(zhèn)之間、成渝公路邊的農(nóng)家大院駐下軍訓(xùn)已經(jīng)3個多月了。立射、跪射、臥射,戰(zhàn)士們在砍了甘蔗的旱地里摸爬滾打,盡管一身棉軍裝被甘蔗樁戳得千瘡百孔,卻越練越勇,越練越精神。大家都想練好本領(lǐng)迎接3月的打靶比賽。
可是從2月中旬起,連隊的氣氛就變了。連隊里十幾位個子矮小、身體單薄的戰(zhàn)士被調(diào)走,20多位年輕力壯、有文化、能言善說的兵不知從哪兒來到八連,填了空位。武器也變了。原來那些沒有刺刀的槍,都配備了刺刀和刀鞘。新來的5位干部不但外挎盒子槍,軍衣內(nèi)還有“短火”,原來的5位干部也換上同樣的“新家伙”。
總而言之,干部、戰(zhàn)士都被這些新事物、新行動弄得緊張而急促,不知將要發(fā)生什么事,接受什么特殊而驚險的任務(wù)。
3月2日中午,重慶市公安局的羅政委揭開了謎團。原來,菜園壩竹篷監(jiān)獄要來大約3000名人犯勞動改造,平整重慶菜園壩火車站地基。“內(nèi)勤”由公安局派干部出任,管理人犯的衣食住行、思想教育等內(nèi)部事務(wù)。因為“內(nèi)勤”不帶武器,所以需要八連作為強有力的“外勤”。蔣文豪至今還記得羅政委的話:“有人說竹篷監(jiān)獄沒有高墻和電網(wǎng)!我說有的——就是我們的‘鐵警'八連!”
一個星期后,菜園壩火車站的建設(shè)正式拉開了帷幕。白天,罪犯們出工,蔣老和他的同伴就上崗執(zhí)勤,上崗時著裝要整齊,槍上刺刀,還帶著120發(fā)子彈、4枚手榴彈和1個水壺,而且必須牢牢站在2.5平方米的崗上,手腳不能亂動。一上午起碼站4小時,這樣的工作強度在有火爐之稱的山城顯得異常大,所以設(shè)了副崗。他們的任務(wù)是指引那些到菜園壩辦公事或私事的市民、干部及罪犯家屬等等。副崗沒事時,就站在“門”內(nèi),可以走動,可以和人說話。當(dāng)正崗提出要求時,副崗接過長槍,交出短槍,正崗就可以在執(zhí)行副崗任務(wù)時稍事休息。
當(dāng)時兩路口、菜園壩地區(qū)是名副其實的“立體建設(shè)”。其上,修筑兩路口經(jīng)鵝嶺到大坪、楊家坪的公路;其下,修火車站;中間修筑連接上下彎彎拐拐的4米寬人行道。對于當(dāng)時的人們來說,這是多么宏大的建設(shè)場面,因此每天都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參觀。
人行道上時常有人不懂,或假裝不懂,或罪犯家屬混雜其間向“禁區(qū)”拋來水果、食品等物。因為這些東西是從戰(zhàn)士們頭頂或面前扔來的,蔣老稱之為“土炸彈”。剛開始的時候,一兩天戰(zhàn)士們要撿到或追回一大籮各種水果或糖果的“土炸彈”。據(jù)說內(nèi)勤還曾從一個廣柑內(nèi)查到一顆針,所幸沒造成什么嚴(yán)重后果。直到“鴿子事件”的出現(xiàn)。
一天,王家坡高臺上執(zhí)勤的戰(zhàn)士李清鴻,在上午9點半左右聽到鴿哨聲,同時看到一群鴿子從樹林中飛出,他舉起望遠鏡觀察:發(fā)現(xiàn)那群鴿的翅膀下有些點狀物往下掉,立即拿起電話報告。
警報聲響了!八連留在連部的排會同白天執(zhí)勤的排立刻把菜園壩地區(qū)包圍起來。近百名保衛(wèi)工作者在罪犯中開展拉網(wǎng)似的反復(fù)檢查,查找了三遍,搜集竹筒扁瓶、紙包布包、金屬小管鵝毛管等可疑物一籮筐,送市公安局特科偵辨和化驗。后來聽說查出些可以生熱生火的化學(xué)藥粉,所幸沒有被心懷不軌的人利用釀成事故。
緊張執(zhí)勤3個多月,從九龍坡延伸的鋼軌已經(jīng)進入菜園壩并分了叉——兩股道分別進入剛修好的站臺兩側(cè)。簡單的火車運行設(shè)施,初步形成而可用。
1951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chǎn)黨30歲生日。這天,蔣文豪所在的三排沒有出勤政治學(xué)習(xí)。連長命令:全副武裝練習(xí)禮儀——參加火車進站儀式。9點半,菜園壩地區(qū)“警報器”長鳴。進入站口,火車發(fā)出三聲長鳴,三排官兵轉(zhuǎn)身向駛來的火車致肩槍禮(一種上著刺刀的扛槍禮儀)。
駛來的火車頭上掛著內(nèi)嵌毛主席像的鏡框,一朵
左頁圖:這枚通車紀(jì)念章,一直被它的主人妥善保管,幾十年后,依舊锃亮光鮮。
右頁圖:圖為成渝鐵路通車當(dāng)日的情景,那種席卷全城的熱情,如今或許只有奧運會才能與之相比。后表示要進站看火車。正崗把頭一偏,讓他們找蔣文豪。
蔣文豪見他們?nèi)硕啵屯锿藥撞?,讓他們到陰涼的地方說話。聽了他們的陳述,他很為難地說了“不同意”的話。他們又說今天是老師安排他們來“寫生”畫火車,不畫回去交不了作業(yè)。蔣文豪自然還是不能同意。學(xué)生們急了,要求戰(zhàn)士向他們講述一下火車的樣兒,讓他們過把“看火車”的癮,也好畫畫交作業(yè)。在這種情況下,蔣文豪開口了:“火車分車頭車皮,車頭是個大鐵筒,鐵筒內(nèi)裝水、裝煤、燒蒸汽,蒸汽帶輪跑……車皮嘛,裝東西,裝糧食……”
這時一個學(xué)生插話說:“我看見過狗皮……車皮是啥子皮?”“我看見過牛皮、羊皮……”“我看過銅皮、蛇皮……”學(xué)生們七嘴八舌,吵吵嚷嚷把蔣文豪逼懵了,脫口而出:“哎呀,我也說不清楚,你們自己去看嘛!”“??!”學(xué)生們高興得跳起來,“看車皮啰!”邊唱邊往里跑。
蔣文豪這才回過神來:“糟了,說錯了——要犯錯的!”眼見學(xué)生們已經(jīng)跑了進去,又不可能強行去拖拽。一向不擅言辭的他憋了半晌,突然咚地一聲跪倒!大聲喊道:“學(xué)生們,我錯了!我給你們‘跪下',退出來,退出來。我還背起個錯誤,不能再犯錯……”
孩子們哪見過這陣仗,嚇得一動不動,這場小小的“危機”才得以解除?!澳顷囉彩呛┐蠹t花戴在上面,兩側(cè)紅綾直披到煤水箱后。車頭后掛七節(jié)車皮和一節(jié)有兩盆鮮花的平板(表示“七一”)。“七一”后面又是一臺與前面一樣打扮的車頭,這個車頭的鏡框內(nèi)是朱總司令像。這一前一后兩臺裝飾鮮艷的車頭,將車皮送進站臺后慢慢停穩(wěn),調(diào)整位置后并排立在兩股道上以展雄姿,供人們觀賞。之后,又一齊發(fā)出長鳴,成渝鐵路正式通車。
從火車進站之日起,市民們都想先睹為快。特別是那些少年。一天,蔣文豪在大營門副崗位上,遠遠看見十幾個穿白襯衣打紅領(lǐng)巾的學(xué)生走來。他們向正崗敬少先隊禮慘老!”半個世紀(jì)過去,蔣老再次提起這段往事,依舊把自己樂得前仰后合。
向煉,據(jù)他自己說是個生錯了時代的人。他和蒸汽火車兩情相悅,但如今卻只能隔著玻璃相互欣賞。這倒不是抒情,因為向煉的家就是一個蒸汽火車博物館——玻璃罩子與模型火車,隨處可見。
如果你不是圈兒里人,也許從沒聽說過“火車迷”這個群體,其實火車的“粉絲”已經(jīng)成千上萬,遍布世界各地。他們的名字也多姿多彩。除了“鐵路粉絲”以外,還有“鐵路怪客”、“看火車者”等。
但向煉最中意的名字則是“吐白沫者”(foamers),原本用來形容火車迷見到火車后會興奮得喋喋不休,直至嘴角出現(xiàn)白沫。雖然它有一定的侮辱意味,但許多火車迷還是為這個稱號感到驕傲。
火車迷當(dāng)中也會“細分”。有人只對火車頭感興趣,有人則青睞車廂,還有人專門研究隧道和高架橋等與火車有關(guān)的建筑;有人喜歡貨車,有人偏愛客車;有人癡迷于火車的歷史,還有人對與火車有關(guān)的機械問題“發(fā)燒”。有些人是因為從小擺弄火車模型才開始對它上癮,還有人是因為在鐵路上工作了一輩子而對它難舍難分。而向煉,則是古董蒸汽機車這一領(lǐng)域的鐵桿,圈內(nèi)人稱為“拜煙囪教”信徒。向煉與同教“信徒”朋友交談時外人一般聽不懂,因為“他們有自己的語言”。
火車迷就如攝影迷一樣,也有器材黨,向煉便是其中之一,一部RadioShacK數(shù)字通信頻率掃描儀必不可少,借助它們可以聽到工程師與列車長之間的無線電通話;迷你DVD攝像機、高清晰數(shù)碼相機是記錄影像的工具;True-train軟件則是“教眾們”的《圣經(jīng)》,因為上面不僅有各次火車的抵離時間,還附有車型及鐵道線路的介紹和車站調(diào)度員面前的車站平面圖。
而最讓向煉得意的是,他的老婆也是從火車上“撿”的。在一次從重慶開往昆明的火車上,向煉看到一個女孩子坐火車,于是便幫她拿行李。上車后,兩人開始攀談,下車前,據(jù)說追女孩很“高桿”的向煉便與這位唐女士留下了聯(lián)系方式。隨后,向煉到昆明上班,兩人一直保持聯(lián)絡(luò),2008年他回到重慶,兩人確立了關(guān)系開始交往——看起來這是一個平凡而溫馨的故事,但終于還是長出一截不平凡的尾巴。
2011年5月8號,沙坪壩站前廣場上人聲鼎沸。這不是春運,而是一場為了告別的紀(jì)念,在這最后一趟火車開過之后,沙坪壩火車站將停止運營。十倍于平時的乘客,等待著綠皮火車最后一次駛出沙坪壩車站。5608次火車,7點47分,將用“哐當(dāng)哐當(dāng)”的鐵軌聲,把乘客們送回到過去。32歲的沙坪壩老火車站,在最后的熱鬧之后,也將結(jié)束自己的歷史使命。
作為火車迷的女朋友,唐女士對陪著自己的男朋友去為老火車站送行早有準(zhǔn)備,但她卻沒有料到,這趟車剛剛從沙坪壩火車站出發(fā),“親愛的,嫁給我吧……”這句話便如曼妙的音樂一般從耳后響起,他們的戀愛從火車開始,又在火車上完美收官。
唐女士對向煉的精心安排頗為滿意,向煉本人卻頗覺遺憾:“可惜慘老!那天翻遍沙坪壩火車站,
左右頁圖:作為一個資深的火車迷,向煉不僅將自己家變成了一個火車博物館,還把自己的侄子也帶進了“火坑”。一輛蒸汽車頭的都沒得!只有在個內(nèi)燃機頭兒上整老?!?/p>
左頁圖:多年來向煉追隨著火車的蹤跡在國內(nèi)外行走,拍下了各式火車珍貴的駕駛室照片。
揭開一個巴掌大的紅色鐵皮盒子,一大堆藍色的火車票漫了出來。張希是典型的處女座女生,她小心翼翼地取出按順序整理好的車票,時間劃過指尖,2015年2月、1月、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
火車票的兩端,是成都與重慶兩座城,是張希和趙毅兩個人,是千千萬萬個往返在成渝線上旅者,是日日夜夜間思念著他鄉(xiāng)的異地戀人。
“真正認識了趙毅的那天,我正坐著火車去廈門?!睆埾_@樣開始講述她的故事。2010年夏天,成都和廈門之間并沒有直達火車,張希到重慶中轉(zhuǎn),正好客氣地聯(lián)系了工作中有過兩次交道卻從未謀面過的重慶崽兒趙毅。爽快,是趙毅給人的第一印象,他馬上熱情回應(yīng):“等你回程過重慶時,哥子請吃飯!記得聯(lián)系?!本瓦@樣,在重慶趙毅招待張希,在成都張希接應(yīng)趙毅,一來二去的,成渝鐵路牽起了二人的緣分。
從2010到2015的5年間,兩人如同所有身處異地卻彼此相戀的情侶一樣,每晚通過電話互道安好,偷空兒就坐上火車前往對方所在的城市。他們形容自己的生活是現(xiàn)代版“雙城記”,有句默契的名言叫“我要么在火車上,要么就在去坐火站的路上?!?/p>
張希坐在桌前,一張一張地數(shù)著缺了小口的火車票。對于這個從20歲開始愛上坐火車的女孩來說,一小盒子車票是她與趙毅戀愛的最佳見證:在每年的生日和紀(jì)念日,在元旦節(jié)、情人節(jié)、勞動節(jié)、兒童節(jié)、圣誕節(jié),在每一個互相思念的日子里,兩人總會找到一張寫有特殊日期的火車票。張希用秀氣的楷體在票面背后做著記錄,有“第一次見趙毅父母”、“第一個周年紀(jì)念”、“第一次趕掉火車”、“第一次使用12306和自動取票機”、“第一次前往成都東客站”、“第一次享受軟臥車廂”、“第一次到重慶北站北廣場”……
作為成渝線上的動車達人,張希對成都站、重慶站以及成渝鐵道線上的諸多細節(jié)了如指掌。5年的乘車記錄,讓她可以準(zhǔn)確地在39分鐘內(nèi)從自家出門到坐上火車,熟知搶出租車17種技巧,不用查詢就清楚哪幾號火車在成都站發(fā)車,而另外的得從成都東客站上,可以根據(jù)計劃選擇乘坐兩小時的車或是兩個半小時的車。她了解動車乘務(wù)員要求乘客將行李箱放置整齊的規(guī)則,也清楚到站前30分鐘會有收垃圾的服務(wù)員,終點報站10分鐘后火車才會真正進站。她偏愛火車中部車廂靠過道的座位,因為那是距離出站口最近的位置,每當(dāng)聽到“嘟嘟”兩聲開門鈴響,張希便會興致勃勃地沖出車門,搶在人潮之前,奔向出站口。
每一次,她都能在接站人群中一眼就看到趙毅的身影,也曾搶到過那么兩三次“第一個出站”的記錄!當(dāng)趙毅接過行李包,給撲面而來的張希一個大大的重慶式熊抱,那滋味堪比榮獲奧運會百米短跑金牌。
右頁圖:張希家里火車票“成山成?!保S手一抓便可以用來打撲克。
時間久了,擺點兒動車上所見所謂的龍門陣也變成異地戀人的感情調(diào)味劑。接到女友的趙毅總會笑瞇瞇地摟著她的肩膀問:“今年車上有沒有認識什么有趣的人?”張希細致地描述和生動地表達總是讓男友忍不住更喜歡她多一點兒。
記得有一次,張希在車上認識了個缺門牙的五歲男孩,那孩子喜歡坐火車,原因是車上可以吃他最愛的可平時卻不能吃的方便面。張希與孩子玩起猜詞游戲,她問:“說是豹不是豹?”男孩答:“海豹”。“說是玻璃不是玻璃?”他想了一會兒:“眼鏡!”“說是面條不是面條?”“rice-noodle(米線)!”“說是棉花不是棉花?”“云彩!”“說是老鼠不是老鼠?”“鼠標(biāo)”??葱∧泻⒎磻?yīng)如此迅速,張希終于想出一道難題:“說是梯子不是梯子呢?”男孩最終沒能猜出來……張希下車后,曾用同樣的題目考過趙毅,最后她給出答案是“鐵軌”,趙毅評價:“這還真是一個火車迷才想得出的問答!”
又有一次,張希在火車上遇到過滿滿一車廂的迷彩軍人,清一色二十出頭的“小鮮肉”,都是汽車兵。他們開過裝甲車、載貨車、冰柜車、洗澡車、油罐車,曾駐守在中緬交接地帶,整日與傣族、佤族和緬甸人打交道。他們聊起駐邊故事,張希聽得動了心,例如緬甸和越南的螞蟥誰更兇猛,又如東南亞國家的外語“過來”、“不許動”、“舉起手”、“放下槍”、“蹲下”如何說。張希不禁感嘆:“軍旅生活那么好玩,干脆我畢業(yè)后入伍算啦!”結(jié)果一個兵哥哥叫起來:“求求你,不要來禍國殃民了。有你這樣好看的女兵進來,軍心都動搖完了?!泵棵坑龅竭@類奇遇,張希下車時總神采飛揚,趙毅卻漠不關(guān)心:“以后少跟陌生小伙子聊天?!?/p>
“哐當(dāng)哐當(dāng)……”關(guān)于火車的記憶被拉長,無數(shù)趣事閃現(xiàn)在張希的腦海里,惟一不變的就是火車與鐵軌交匯發(fā)出的這一聲聲響。
火車送來一次次相聚與一次次的分別,無數(shù)對異地的戀人們在車站與鐵道間留下或喜或悲的記憶。在張希的盒子里,如今已積累了126張火車票,她抬頭微笑道:“這里只是一半,趙毅那兒應(yīng)該還有100多張?!迸⒆拥男乃?,被成渝火車牽著,從綠皮車到紅皮車到磁懸浮動車,從10小時到4小時到2小時,從陌生人到相戀人到一家人。雖然,一盒車票隔開了兩座城市,但也正是這一盒車票講述著一段雙城羅曼史。
當(dāng)2015剛剛來臨的時刻,張希問起趙毅新年的愿望。他說:“如果可能,我很想改行當(dāng)動車司機,每天都在回家的路上?!?/p>
左右頁圖:數(shù)以百計的火車經(jīng)歷,讓張希對成渝鐵路上的種種細節(jié)十分熟悉,從搶出租的方法,乘車的時間估算,動車車次與車站的關(guān)系,每班車行駛時長,無不了然于胸。
Their Love to Tr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