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艷宇
最新信息2016年《海底總動員2》將與廣大影迷見面,讓我們再次觀賞美麗的海底世界,開啟全新冒險之旅。這則消息讓我們追憶2003年《海底總動員1》時的瘋狂場面: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制作,華特迪士尼發(fā)行的美國電腦動畫電影,上映初期就獲得了一致好評,并且在2004年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整部電影獲得了約8.67億美元的票房收入。如此受歡迎的程度,讓我們不禁好奇——什么樣的劇情可以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一、主角配角的性格特點
《海底總動員1》中主角各有特色,首當其沖的是有著嚴重心理陰影的老爸馬林,十分叛逆的兒子尼莫,時常健忘的母魚多利。盡管在大部分影片中母親總是偉大的,這次父親卻成為了故事的英雄。
馬林(Marlin)是一只生活在大堡礁的藍色小丑魚,性格特點是膽小、懦弱,因為心中具有難以磨滅的記憶而更加突出這一點,在一次鯊魚的襲擊中馬林失去了他親愛的妻子和除尼莫外的所有孩子,這樣使得他更加謹小慎微,而且非常深愛自己的兒子尼莫,甚至是過分溺愛。父親的性格讓觀眾有了從弱小變的強大的內心期許。
尼莫(Nemo)在片中扮演著淘氣的兒子形象,是一只橙色帶條紋的小丑魚,他喜歡冒險、叛逆、頑皮而又頑強。尼莫和父親馬林形成鮮明的對比,并且很不理解父親的所作所為,不覺中增添了父子的矛盾情節(jié),為故事發(fā)展帶來轉折鋪墊。
多利(Dory)是一只雌性藍唐王魚,熱心、樂觀、還很毛躁,并且時常伴有健忘的小毛病。這樣一個性格多變的角色好心地帶馬林尋找兒子尼莫,可想她是一位朋友、幫手,更是一個充滿戲劇效果的因素。
主角的不同特點及相互關系使得故事充滿趣味的發(fā)展方向,配角讓故事更加豐滿有趣,雖然戲份很少,但是《海底總動員1》的各個配角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那只瘋癲的大白鯊、倒霉的鵜鶘、樂觀的海龜……
布魯斯(Bruce),一只崇尚素食主義的大白鯊,故事中矛盾的心理與行動,讓我們笑料不斷,表情夸張而推動故事情節(jié)步步緊逼。
奈杰爾(Nigel),一只奇特的鵜鶘,他對除了海鷗以外的任務物種都懷有好感,在港口費勁心思捕獲了尼莫,卻最終落得個失敗的下場。
柯路西(Crush),一只綠海龜,與生俱來十分準確的方向感,順著洋流自由自在的灑脫,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與動物本身的緩慢形成的對比,讓觀眾認識到這只配角海龜?shù)某霈F(xiàn)魅力。
二、劇情的跌宕起伏
這部動畫片的故事和劇本是由安德魯·史丹頓編寫的,故事主要講述了一只過度保護兒子的小丑魚馬林,因為要尋找失去的兒子尼莫,在路上碰到的藍唐王魚多利,兩人一同在汪洋大海中的奇幻經(jīng)歷。故事發(fā)展的過程使膽小怕事的父親馬林漸漸了解到它自己有能力去冒險和很好地照顧好兒子,不僅見證了親情的偉大,也促成了一場愛情的開始。
整部動畫片的講述角度別具匠心,從魚類的角度出發(fā)看待人類,使得故事妙趣橫生,而且也極具現(xiàn)實意義。小丑魚父親馬林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可是一只鯊魚毀掉了這平靜的一切,不僅吃掉了妻子珊珊還吃掉了除去尼莫外的所有孩子。這份在澳洲外海大堡礁的幸福生活結束了。但留給經(jīng)受了巨大打擊的小丑魚父親馬林的是更加謹小慎微,行事縮手縮腳。正因為這點,兒子尼莫常常與馬林發(fā)生爭執(zhí),甚至有很多事情瞧不起自己的父親。直到有一天尼莫游向了深海停在海上的游輪底部。而正當尼莫要返回時,被潛水員撈走了。并將它帶到了澳洲悉尼灣內的一家牙醫(yī)診所里。
小丑魚父親馬林出于對兒子的愛,戰(zhàn)勝了自己的懦弱,踏上尋找自己兒子的征程。然而雖說已經(jīng)下定決心,但這并不代表馬林可以在一夜之間拋棄自己怯懦的性格。在漫漫旅途中與大白鯊布魯斯的幾次驚險追逐,險些使父子重聚的希望化為泡影。但是馬林遇到了來自撒馬力亞的藍唐王魚多利。多利是一只熱心助人、胸懷寬廣的母魚。雖然嚴重的健忘癥常常搞得馬林哭笑不得,但是有多利在身邊做一些引導,漸漸令馬林明白了如何用勇氣與愛戰(zhàn)勝自己內心的恐懼。
就是在這樣前提下,兩條小魚在遼闊的大海上開始他們的冒險之旅,并且使它們交到了形形色色的朋友,也遭遇了各式各樣的危機。而小丑魚爸爸馬林也終于克服困難,與兒子團聚并安全地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過去那個讓自己兒子都瞧不起的膽小鬼馬林,經(jīng)過這次的考驗后成為兒子眼中真正的英雄!
三、趣味點的精雕細琢
在整部影片中除了性格各異的角色性格和跌宕起伏的劇情,還有印象深刻的趣味細節(jié)。當馬林和多利被鯊魚邀請參加他們的活動時,游向那幽暗的海洋深處,不僅讓觀眾感到危險的到來,也讓觀眾對劇情細節(jié)的感同身受。
海龜在洋流中奔波翱翔的畫面讓我們也體會了劇本的竅門之處,本身動作緩慢的海底紳士,卻有這樣一番瘋狂的舉動,強烈的反差對比也更加突出了小丑魚父親馬林的膽怯。并且在這一細節(jié)中也深刻地刻畫小丑魚父親馬林的對尋找兒子的認識,在不知覺中更加強大起來,為故事的結局做好鋪墊的細節(jié)。
誤闖水母群中的奔跑快樂,讓我們看到了魚類的天真活潑一面,然后一個細節(jié)的安排,讓好朋友多利留在了美麗而充滿危機的水母群中。考驗馬林的時候到了,除了克服強大的親情而勇敢的面對,細節(jié)的安排上讓我們知道了馬林的成長是一步步前行的。
通過對角色、劇情和細節(jié)的設置分析,可以看到一條主線正能量的傳遞過程,讓小丑魚父親馬林變得越來越強大,兒子尼莫能夠理解父親對自己的愛,而多利可以感受親情、友情甚至愛情的升華,在不斷的挑戰(zhàn)自己和自然中,使正能量發(fā)揚光大。雖然一部成功的動畫片在一個個驚喜中解開了層層謎團,也讓我們知道劇本的創(chuàng)作是需要不斷有心的編排,才能吸引更多的觀賞者。
試想一下,在《海底總動員2》中,故事的發(fā)展無論是從馬林一家的幸福生活開始,還是勇敢的尼莫又惹出什么亂子,或是多利的病情加重給了我們更多的無厘頭劇情……這些都是編寫劇本的人們發(fā)揮無限的想象能力,發(fā)覺更多可以使劇情更加吸引入的地方。故事終將結束,無論是《海底總動員》“1”還是“2”,但是新的故事仍會發(fā)生,讓我們無限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作更多更好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