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鎮(zhèn)上中學(xué)拿回了大學(xué)錄取通知書,也就拿回了一家人的慌亂。
先是父親賣豬糶糧籌備我上學(xué)的費用,而后母親也舍下地里的農(nóng)活,托人從集市上買回一塊的確良布,趕著為我裁剪兩件像樣的衣服。
奶奶,平日里最疼愛我的奶奶卻像沒事兒一樣,一天起床后對母親說,她要去趕一趟圩。
“趕圩?!”奶奶說要去趕圩,一家人都愕然。自從前兩年奶奶腿腳不便后,奶奶就再也沒到鎮(zhèn)上去趕圩了。
“是,去趕圩。”奶奶說得異常堅決。
“路不好走,你要買什么托人買回來就是?!?/p>
從我家到鎮(zhèn)上,有十里路,都是崎嶇的羊腸小道,母親勸奶奶。
“我還能走?!蹦棠桃ペs圩的決心沒得商量。奶奶一貫是有主張的人,誰也勉強不了她。
奶奶吃過早飯拄著一段杉木枝就出發(fā)了。
掌燈時分,一家人忙亂了一天準(zhǔn)備吃飯,奶奶還沒回來。
父親火燒火燎地出門想去找奶奶。這時奶奶拄著杉木枝回來了。
“你瞎折騰啥?!蹦棠炭罩p手,父親沒好聲沒好氣地抱怨。
總算平安回來!母親趕緊打圓場叫吃飯。
趕了圩后,奶奶也忙亂開了。
奶奶找村里的阿根,央求阿根下井里掏捧泥土上來。
村里就只有一口井,全村三百多人全部喝這口井的水。這井用石頭砌成圓柱形,深而寬,石頭上長滿綠茸茸的青苔,一般人都不敢下井。
阿根起初不愿意下井,耐不住奶奶的再三央求,阿根下井了。
阿根從井里提出半水桶泥土?xí)r,奶奶千恩萬謝。
奶奶從水桶里掏出一捧泥土,放到平時裝糕點用的簸箕里,讓我放到屋頂上去曬。
奶奶天天守著那捧土。誰也不知奶奶想干啥。
簸箕里的土?xí)窳巳烊购?,奶奶讓我端下來?/p>
奶奶仔仔細細地挑走土里的石粒,就像從花生米里撿走土粒一樣。
挑完了石粒,奶奶從屋里找來一塊手帕。那是塊土灰色的,四周裹有白線邊,全新的手帕。
“奶奶哪來新手帕?”要知道,我們這些讀書郎,也輕易用不上手帕,何況奶奶。
“買的。奶奶買的?!蹦棠桃荒樀牡靡狻?/p>
奶奶把手帕平鋪在簸箕里,接著小心翼翼地把簸箕里的土捧到手帕上。隨后,奶奶提起手帕的四個角,把四個角擰在一起,土均到了手帕中間。奶奶把手帕四角打成個結(jié),奶奶手帕里包著土就像從前官家紅布裹著官印子一樣。
我臨出門時,父親千叮嚀萬叮嚀我路上小心,看好錢物。母親則是一會兒把我的毛衣塞進皮箱,一會兒又取出來,眼里始終有淚珠在轉(zhuǎn)。平日里最疼愛我的奶奶卻是神神秘秘地把我拉進她的屋子。
“孩子,把這帶上?!蹦棠潭抖吨职寻嗤恋耐粱疑峙吝f給我。
“……”我愣愣地接過奶奶遞過來的手帕。
“孩子,把這土帶到學(xué)校去,撒進學(xué)校的水井里。”奶奶一臉的嚴(yán)肅一臉的虔誠,“把土撒進井里,你就永遠不會水土不服?!?/p>
“奶——奶——”接過奶奶的那手帕土,我似乎明白了許多許多。
“孩子,切記切記!黑黑的是井土?!?/p>
奶奶的嚴(yán)肅奶奶的虔誠震撼著我,到了學(xué)校,放下行李,我就在校園里找水井。
城里的學(xué)校早就喝上自來水,學(xué)校里根本沒有水井!
我把那捧土,撒在城里的一片草地上。
那片草,多年來長勢一直很旺。
(選自《高空博弈》)
小說包點評
韋名寫的是普通的子孫情,但材料的選取和小說情節(jié)的鋪陳卻有著震撼人心的力量。緣何如此?老奶奶得知孫子金榜題名,遂神秘進城,空手而歸。這里已然為讀者留下懸念,奶奶進城要干什么?為什么空手而歸?隨后,作者不露聲色地道出奶奶精心挑選一塊手帕,并求人大費周折掏出井土,細心用手帕包起來,這時讀者又生疑惑,包土作甚?最后,才告訴我們“把土撒進井里,你就永遠不會水土不服”,這良苦用心經(jīng)層層包裝,終公之于眾,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而奶奶這一人物形象,也借助作者細心設(shè)下的“包袱”刻畫得入木三分,這位有點迷信卻執(zhí)著、細心的老人對孫子灌以全部的親情,實在令人動容,顯現(xiàn)出作者對人性真情的細致體察,也體現(xiàn)出作者善于調(diào)動情節(jié),運用細節(jié)來描摹人物性格特征。小說結(jié)尾“那片草,多年來長勢一直很旺”傳達了作者對于至善至真的感情十分珍重,更顯親情深厚,主題進一步深化。(薛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