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元生 高建明 呂品 徐瑞生
[摘要] 目的 探析PFNA治療不穩(wěn)定性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方法 隨機抽選該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治療的80例不穩(wěn)定性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給予PFNA治療與股骨近端解剖鎖定鋼板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分別是(111±34)mL、(44±16)min,對照組分別是(261±34)mL、(76±24)min,差異性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是(13.5±2.5)周,對照組是(14.0±2.5)周,無顯著差異性(P>0.05)。觀察組患者的Harris功能評價優(yōu)良率是92.5%,對照組是82.5%,顯著差異性(P>0.05)。 結論 PFNA治療不穩(wěn)定性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能夠提高患者骨折固定的穩(wěn)定性,減輕患者受到的損傷。
[關鍵詞] PFNA治療;不穩(wěn)定性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
[中圖分類號] R68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8(b)-0032-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unstable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Methods 80 elderly patients with unstable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1 and December 2014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which PFNA and proximal femur anatomic locking plate were used respectively for the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peration duration, excellent-good rate according to Harri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111±34)mL,(44±16)min, 92.5% and (261±34)mL,(76±24)min, 82.5%,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fracture healing tim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13.5±2.5)weeks and(14.0±2.5)week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PFNA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unstable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can provide good fixation and fewer damages to them.
[Key words] PFNA treatment; Unstable senile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Curative effect
老年群體中多發(fā)股骨粗隆間骨折[1],老年人受到年齡、體力、自身免疫力等因素的影響,普遍合并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等疾病,臥床時間過程會加重患者原有疾病的病情,大大增加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因此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多使用手術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受到骨質疏松、外力小等因素的影響,造成患者存在不穩(wěn)定性骨折[2]。該研究隨機選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來該院就診的80例不穩(wěn)定性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實施不同手術治療方法,以探討PFNA治療不穩(wěn)定性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隨機該院在接收的80例不穩(wěn)定性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中男患者26例,女患者14例,患者年齡跨度是24~83歲,平均是(61.2±2.8)歲,包括23例右側,17例左側;觀察組中男患者29例,女患者11例,患者年齡最大是80歲,最小是21歲,平均是(62.5±2.5)歲,包括20例左側,20例右側,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骨折部位等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80例患者中包括26例交通傷,12例墜落傷,42例摔傷。80例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同意參與該次研究。
1.2 方法
患者一入院,醫(yī)務人員給予患者牽引治療,并在牽引5~8 d后,再接受手術治療。若患者合并頭、胸、腹等部位的傷,需邀請相關科室專家進行會診,以保證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兩組患者均選擇全麻或是硬膜外麻醉進行麻醉。觀察組患者實施PFNA治療[3-4],患者選擇仰臥位,并將骨折部位牽引于床上,利用C型臂機輔助醫(yī)務人員進行患者骨折部位的閉合與復位等操作,在確認患者骨折對線狀況較好后,選擇距離患者大轉子頂點近端開一5 cm切口。并選擇大轉子頂點前側用作進針點,將導針插入,順著導針方向進行股骨粗隆位置的擴髓操作,順著導針把PFNA主釘插進患者股骨髓腔中,依據(jù)C型臂中的反映情況,對主釘?shù)那皟A角、深淺進行調整,以保證螺旋刀位置的合適性。利用C型臂,確定導針與股骨頸的距離,最理想狀態(tài)是在患者股骨頸中下1/3位置,患者股骨外側皮質呈現(xiàn)開口狀態(tài),把選擇好的螺旋刀片調整是解鎖狀態(tài),釘入規(guī)定深度,隨后鎖定,醫(yī)務人員將遠端螺釘鎖定,并進行螺帽安裝操作,設置引流管后,進行切口縫合;對照組患者實施股骨近端解剖鎖定鋼板進行治療,患者選擇仰臥位,并將患者患側的髖部墊高,選擇患者股骨大粗隆遠側進行切口,以保證患者骨折斷端暴露的充分性,隨后對患者骨折外側的骨膜剝離,以將患者股骨大粗隆部顯露,手術助手需牽引患者小腿,以幫助患者骨折復位,通過股骨近端解剖鋼板進行骨折固定,鎖釘3枚進行患者大粗隆部位的固定,患者骨折遠端的鎖釘數(shù)量是3~4枚,對患者正側位進行透視,以確定患者骨折復位的良好性,并設置乳膠引流管,隨后進行切口縫合。
術后,兩組患者均需給予抗生素,連用3 d,年齡超過50歲的患者,手術24 h后,給予患者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以降低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促進患者的股四頭肌進行等長收縮運動,并在術后48 h內將患者引流管拔除。術后3 d,醫(yī)務人員可指導患者開展屈髖訓練[5],術后3個月患者不進行負重行走,且每間隔4周均需進行X線片檢查。
1.3 統(tǒng)計方法
通過SPSS 15.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資料,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用χ2完成計數(shù)數(shù)據(jù)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對比
該次探究過程中,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Harris功能評價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Harris功能評價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現(xiàn)代交通工具的發(fā)展極為迅速,臨床治療中常見粗隆間粉碎性骨折,集中發(fā)病于老年群體,需進行手術治療。PFNA治療屬于對PFN系統(tǒng)[6]的一種創(chuàng)新,不僅具備PFN的優(yōu)點,而且有效提高患者骨折固定的穩(wěn)定度,與生物學原理相符合。
PFNA治療在臨床治療中應用時,放棄PFN螺釘固定,選擇螺旋刀進行鎖定,有效提高骨髓質的擠壓力,增加固定效果,提高穩(wěn)定度,在老年骨質疏松患者中較為適用,避免破壞患者的骨皮質。PFNA主釘屬于空心主體結構[7],因此順著導針方向,能夠保證患者骨折固定的順利完成,與患者大轉子的生理角度相符,降低患者受到的手術創(chuàng)傷,簡化手術操作。而臨床治療中的遠端PFNA鎖定孔,能夠有效避免患者大轉子頂端受到的破壞,將垂直應力分散,從而提高患者骨折端固定的穩(wěn)定性,降低遠端鎖定釘斷裂的發(fā)生率。
在該次探究過程中,筆者選擇80例不穩(wěn)定性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111±34)mL、(44±16)min與對照組(261±34)mL、(76±24)min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Harris功能評價優(yōu)良率(92.5%)明顯高于對照組(82.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殷勇等人的探究結果相差不大。
綜上所述,PFNA治療在不穩(wěn)定性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減少患者的術中出血量,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減輕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夠改善患者的預后,具備良好的應用價值,可在臨床治療中進行大范圍的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金勇.PFNA和Gamma釘內固定治療老年不穩(wěn)定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2,14(4):604-605.
[2] 李大鵬,黃永輝,沈鐵城,等.DHS與PFNA治療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分析[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2,19(3):364-365.
[3] 洪潮,顧小華,黃秩暉,等.PFNA治療老年不穩(wěn)定性股骨粗隆間骨折及粗隆下骨折[J].中國醫(yī)師雜志,2010,12(7):935-936.
[4] 朱二山,孫俊英,王勇,等.PFNA與DHS治療老年不穩(wěn)定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觀察[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9,24(2):150-151.
[5] 喻任,倪誠,徐文停,等.三種固定方式治療老年不穩(wěn)定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比較[J].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13,10(4):37-39.
[6] 徐松,張雄文,王建龍,等.PFNA治療老年不穩(wěn)定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0,25(8):721-722.
[7] 展振江,李明,張元凱,等.PFNA與DHS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不穩(wěn)定性骨折療效對比[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51(12):92-94,99.
[8] 殷勇,周賢杰.股骨近端抗旋髓內釘(PFNA)治療老年不穩(wěn)定股骨粗隆間骨折[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1,26(8):733-734.
(收稿日期:201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