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關于金院本著錄的思考

2015-10-13 02:26:05趙興勤

趙興勤

(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

關于金院本著錄的思考

趙興勤

(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江蘇 徐州221116)

陶南村《輟耕錄》中所收院本名目,未必皆具備相對完整的情節(jié),也未必皆為由人物扮演故事,當有相當?shù)碾s耍、游戲以及近似于古代俳之表演伎藝的語言類節(jié)目。“院本名目”中所著錄的劇目,多應是金太宗之后的產(chǎn)物,視這一時段為金院本的繁盛期,殆距事實不遠。無論是“沖撞引首”,還是“打略拴搐”,都很難稱得上獨立意義的戲曲。在演出時,很可能是或用于前(類似于宋話本的“入話”或“頭回”),或置于后(相當于宋雜劇的“紐元子”),而“諸雜砌”,則或是劇中穿插表演以彌補劇情不足的“小玩意”。

金院本;著錄;思考

金王朝時的戲曲樣式當是院本?!督鹗贰ざY志》中所記載的招待夏使的雜劇表演,也當是院本表演。元末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五曾有“院本名目”,可參看。大抵一個世紀以來,不少學者在金院本的研究方面都做了許多很有價值的探索性工作。王國維、鄭振鐸、李嘯倉、葉德均、馮沅君、譚正璧、胡忌諸位先生,在既有條件下,盡可能地占有材料,冥搜旁討,矻矻不已,為院本的研究拓寬了途徑。近幾年,又有一些學者先后涉及這一領域,且取得了不少成果。

然而,金院本的著錄僅見于陶氏該書,且對于該材料的來源,陶氏一字未予透露。金代文獻極少有相關載述,畢竟給這一研究帶來困難,即使對有些詞語的詮釋,各家意見也并不一致。筆者學識所限,無力解決各家研究者所遺留的諸多問題,只能由對院本名目的考察所得,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是陶南村《輟耕錄》中所收院本名目,未必皆具備相對完整的情節(jié),也未必皆為由人物扮演故事,當有相當?shù)碾s耍、游戲以及近似于古代俳之表演伎藝的語言類節(jié)目?!霸罕久俊钡姆诸惷Q,一般多不易理解。然“打略拴搐”中的許多名目,卻大多令人一目了然。如果子名、草名、州府名、魚名、星象名等,顯然是由雜體詩移植而來。如孔毅父藥名詩謂:“鄙性常山野,尤甘草舍中。鉤簾陰卷柏,障壁坐防風??屯烈涝茖崳魅{木通。行當歸去矣,已逼白頭翁”,“此地龍舒骨,池隍獸血余。木香多野橘,石乳最宜魚。古瓦松杉冷,旱天麻麥疏。題詩非杜若,箋膩粉難書”。[1](P361)上引二首就隱括進甘草、卷柏、防風、木通、當歸、木香、石乳、天麻、杜若等藥名,由此可見一斑。此類雜體詩,詞、曲中亦有時而可見。湯顯祖《牡丹亭》第十七出“道覡”中石道姑的大段念白,所嵌入的乃是周興嗣所編《千字文》中語句,亦用此例。其實,這不過是古代文人的一種文字游戲。“學者終日討說答問,呻吟習復,應對進退,掬溜播灑,則罷憊而廢亂,故有息焉游焉之說”[2](P247)。

古人于讀書之余,為調劑孤寂的生活,往往別出心裁,寫一些雜體詩、雜韻詩、雜數(shù)詩、雜名詩、離合詩、詼諧詩之類,在文字里尋找情趣而自娛自樂。如雜名詩,“有用建除名者,有用星宿名者,有用州郡縣名者,有用斜冗名者,有用姓名者,有用將軍名者,有用古人名者,有用宮殿屋名者,有用船車名者,有用藥草樹名者,有用鳥獸名者,有用卦兆相名者,古集所載,僅見數(shù)端。然推而廣之,將不止此”[3](P161)。宋人呂祖謙所編《皇朝文鑒》,于卷二九列有“雜體”一目,星名、藥名等,均被列入。

香港學者羅忼烈,曾這樣形容雜體詩的起因,“它的產(chǎn)生,一則由于詩人好奇,愛創(chuàng)新,別制新體,爭奇斗勝。二則由于以難見巧的心理,要在既有的格律限制之外,加上更多的限制,能人之所不能”。并分類曰:“屬于造句規(guī)格的,有聯(lián)句、離合、集句、回文、轆轤、雙關等等;屬于嵌字的,有兩頭纖纖、三婦艷、四色、四氣、六府、六甲、八音等等,而嵌入特別名詞當為普通詞解的,如數(shù)名、地名、人名、星名、屋名、舟名、車名、鳥名、獸名、草名、樹名、卦名、相名、藥名、針穴名、歌曲名、將軍名等等,基本上也是嵌字;屬于聲韻的,有雙聲、疊韻、全平、全仄、口吃、禽言等等。五花八門,洋洋大觀?!保?](P133)這一文字游戲,因其好玩、新奇,所以才會被用為院本。

至于“詩頭曲尾”,則是一種不同文體語句的嫁接,“諸雜院爨”中的雙聲疊韻,亦為雜體詩之一種。人稱:“雙聲者,同音而不同韻也;互護同為唇音,而不同韻,故謂之雙聲,若彷佛、熠耀、騏驥、慷慨、咿喔、霡霂之類皆是也。迭韻者,同音而又同韻也,磝碻同為牙音,而又同韻,故謂之迭韻,若侏儒、童蒙、崆峒、巃嵸、螳螂、滴瀝之類皆是也?!保?](P160)此類雙聲、疊韻詞語,若快讀,常出現(xiàn)差錯,引人發(fā)笑,故亦列入其中。

“賭撲”,乃是一種賭博游戲。撲,即古時博之戲。宋、元時,人們往往以錢為博具,擲地視字、幕定輸贏,叫撲賣。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池苑內縱人關撲游戲》,“有以一笏撲三十笏者。以至車馬、地宅、歌姬、舞女,皆約以價而撲之”[5](P725)。以此可知,“賭撲名”一欄中各項,當與博戲有關。但由其中的《著棋名》、《袞骰子》諸名目來看,亦當多為語言類節(jié)目。

至于各類“家門”,胡忌《宋金雜劇考》曾于李文蔚《張子房圯橋進履》、佚名《飛刀對箭》二劇,分別勾勒出“先生家門”中的《清閑真道本》和“卒子家門”中的《針兒線》兩院本,表演者所念誦,基本上是七字句,讀來押韻合轍、瑯瑯上口,恰如胡氏所言,非常近似于近世舞臺上的數(shù)板,也與早期話本《快嘴李翠蓮記》中用語相近,且上場者不管多少,用韻語講述者僅此一人,顯然有從說唱文學蛻化而來的痕跡。還有,韻語盡管是在表述某種事件,但側重點是在“述事”,還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演事”,表現(xiàn)形式與說唱文學相近。再者,所演述者,僅為某一事件的一個側面(或一個細節(jié)),很難說得上情節(jié)的完整。王國維稱,“必合言語、動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戲劇之意義始全”。[6](P29)而這里僅具備言語、動作,還不具備完整意義上的戲曲創(chuàng)作之要求。

圖1 修武金墓雜劇磚雕

鑒于此,我們不妨作一個大膽的設想。在“打略拴搐”這一大類中,幾乎所有劇目都應屬于和當今相聲、鼓詞、快板書相仿佛的語言類節(jié)目。哪怕是有人名出現(xiàn),也不可能去敷演一個情節(jié)復雜的劇目?!按蚵浴?,或依據(jù)宋人劉昌詩《蘆浦筆記》卷三“打字”條,其謂:“街市戲謔,有打砌、打調?!保?](P24)就此認為“打略”即“打調”之意,亦恐不妥。宋人歐陽修在《歸田錄》一書中,亦曾就“打”字而發(fā)論,謂:“今世俗言語之訛,而舉世君子小人皆同其繆者,惟‘打’字爾。其義本謂‘考擊’,故人相毆、以物相擊,皆謂之打,而工造金銀器亦謂之打可矣,蓋有槌擊之義也。至于造舟車者曰‘打船’、‘打車’,網(wǎng)魚曰‘打魚’,汲水曰‘打水’,役夫餉飯曰‘打飯’,兵士給衣糧曰‘打衣糧’,從者執(zhí)傘曰‘打傘’,以糊黏紙曰‘打黏’,以丈尺量地曰‘打量’,舉手試眼之昏明曰‘打試’,至于名儒碩學,語皆如此,觸事皆謂之打。”[8](P36)足見“打”字用途之廣泛,當時用語之習慣也由此可知。所以,《蘆浦筆記》又載及“飲席有打馬、打令、打雜劇、打諢”[7](P24)之說?!按颉保灿斜硌葜x。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打略,或為演說大略。果若如此,這一推論,則與胡忌所鉤稽出的《清閑真道本》、《針兒線》之表演形態(tài)恰相吻合。如此看來,本欄曲目,大致可以分作兩大類,“賭撲名”、“官職名”、“飛禽名”、“花名”等以“名”綴于后的各種劇目,重在演述“物”,而以“家門”名義出現(xiàn)的劇目,所演述則重在各類人。所演述的不管是“人”還是“物”,都傾向于側面表述,演述大略,而不是事件進程的逐一展示、搬演。結合不少專家所發(fā)現(xiàn)的有關院本來看,這一推論比較符合客觀實際。

二是“院本名目”中所著錄的劇目,就學者考證所得而論,多應是金太宗之后的產(chǎn)物。女真部族,北宋太宗時,才有眾萬人。人無定居,行以牛負物,遇雨則張革(或用樺皮)為屋,絕少米麥,常以射獵而得的禽獸為食。初無城郭,部落首領所居,人以皇帝寨呼之。樂器雖也有腰鼓、管笛、琵琶之類,但比較粗陋。雙陸之戲也偶爾為之,對內地文化所知甚少。據(jù)載,阿骨打在接受遼人來降時,“與群臣握拳坐殿戶限上受降。且詢黃蓋有幾柄,欲與群臣共張之。中國傳以為笑”[9](P1825)。盡管如此,但以勇武立世的女真人,卻演出了一幕幕驚天動地的活報劇,開創(chuàng)出令世人矚目的業(yè)績。就考證所得的相關資料來看,金院本對女真族中的英雄豪杰或賢人雅士卻極少敘及,恰說明北方人們雖尚歌舞,但僅停留在抒情層面,很少有以歌舞述事者。由此推論,金之戲曲之形成,當是在與宋互派使臣,雙方頻繁接觸且進行文化交流之后。金章宗曾于明昌二年(1191)冬十一月,“禁伶人不得以歷代帝王為戲及稱萬歲者”[10](P889),則從另一層面說明,章宗之前,即已出現(xiàn)以帝、妃入戲之事。但是,大概不會早于金熙宗(1136—1149)時期。

再從所著錄的劇目來看,“題目院本”有《蔡消閑》,“院么”有《王子端卷簾記》、《吳彥高》,“上皇院本”有《春從天上來》。這幾種院本,皆涉及金王朝人物。蔡消閑,即蔡松年(1107—1159),自號蕭閑老人。歷任真定府判官、吏部侍郎、戶部尚書等職。王子端,即王庭筠(1151—1202),子端乃其字,明昌中仕于朝,詩、書、畫均有名于時。吳彥皋,“皋”當為“高”之誤。吳激(1090—1142),字彥高,乃著名書畫家米芾之婿,亦是由宋入金者,工詩能文,與蔡松年齊名,號“吳蔡體”。《春從天上來》一目,有學者認為與嗣漢三十代天師張繼先【春從天上來·鶴鳴奉旨】詞有關,然查閱《漢天師世家》,翛然子張繼先(1092—1126),北宋崇寧二年(1103)因澥州鹽池水溢,為徽宗召問。以后,與徽宗雖有幾次接觸,但多與討論“道法同異”、“時政”得失有關,似無多少故事情節(jié)可言。[11](P617)緣此之故,筆者以為,此作與吳激【春從天上來】詞之寫作有關。吳詞曰:

海角飄零,嘆漢苑秦宮,墜露飛螢。夢回天上,金屋銀屏。歌吹競舉青冥。問當時遺譜,有絕藝,鼓瑟湘靈。促哀彈,似林鶯嚦嚦,山溜泠泠。梨園太平樂府,醉幾度春風,鬢變星星。舞破中原,塵飛滄海,風雪萬里龍庭。寫胡笳幽怨,人憔悴,不似丹青。酒微醒。對一窗涼月,燈火青熒。

詞前小序曰:“會寧府遇老姬,善鼓瑟,自言梨園舊籍,因感而賦此?!保?2](P5)清沈雄《古今詞話·詞評下卷》載述道:“又在會寧府遇老姬,善琵琶,自言梨園舊籍。因有感而制《春從天上來》。后三山鄭中卿,從張貴謨出使北日,聞有歌之者?!保?3](P1015)清葉申薌《本事詞》卷下也稱,吳激本詞與【人月圓】,“南北無不傳誦”[13](P2374)。既稱老姬“梨園舊籍”,當為宣和間京師教坊樂人流落北地者,彥高此詞南北傳誦,時有人歌之,被移至場上搬演,則是可能之事。

還有,“院本名目”,時有以《孝經(jīng)》名之者,如“諸雜大小院本”中的《孝經(jīng)孤》、“諸雜院爨”中的《擂鼓孝經(jīng)》等。這固然是受到宋人官本雜劇的影響,但也不能忽略當?shù)匚幕瘜∽鲀热莸臐B透。史載,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八月乙未,世宗“以女直字《孝經(jīng)》千部付點檢司分賜護衛(wèi)親軍”[10](P184)。九月己巳,“譯經(jīng)所進所譯《易》、《書》、《論語》、《孟子》、《老子》、《揚子》、《文中子》、《劉子》及《新唐書》”,世宗謂宰臣曰:“朕所以令譯《五經(jīng)》者,正欲女直人知仁義道德所在耳?!保?0](P184-185)于是下命令頒行以上諸書。燕地百姓本來就重武少文,“少思慮,多輕薄”,“好勇義,寡詐謀”,“豪勁任俠,渾厚敦雅”,而帝王卻令赳赳武夫誦讀《孝經(jīng)》。以其情趣不諧,自然會帶來許多不協(xié)調之事,笑話自然而生?!缎⒔?jīng)》類劇目的產(chǎn)生,或與這種特定時段的軍營逸事有關,故有“擂鼓孝經(jīng)”之目。另外,目中“沖撞引首”欄,有《定魂刀》一目,似演徐文事?!督鹗贰ば煳膫鳌分^,徐文“少時販鹽為業(yè),往來瀕海數(shù)州,剛勇尚氣,儕輩皆憚之。宋季盜起,募戰(zhàn)士,為密州板橋左十將。勇力過人,揮巨刀重五十斤,所向無前,人呼為‘徐大刀’”[10](P1785),后入金。“宗弼復取河南,文破宋將李寶于濮陽、孟邦杰于登封。宋蔣知軍據(jù)河陽,文遲明至其城下,使別將攻城東北,自將精銳潛師襲南門。城中悉眾救東北,文乃自南門斬關入城。宋軍潰去,追擊敗之。破郭清、郭遠于汝州。鄭州叛,復取之,擊走宋將戚方。河南既平,宗弼勞賞將士,賞文銀幣鞍馬?!保?0](P1785-1786)因揮刀相向,所向無敵,世人奇之,敷衍其事入戲,倒是很可能的。

在“打略拴搐”中“都子家門”欄,有《后人收》一劇,本事亦有跡可循?!督鹗芳o事本末》卷六《太宗克汴》引江萬里《宣政雜錄》云,宣和間,“又有伎者投竿,念詩曰:‘百尺竿頭望九州,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歡喜,更有收人在后頭?!保?](P1834)并稱,此歌謠與《臻蓬蓬》一樣,同為遼人所作。所謂《后人收》,當即此而敷衍。再如“諸雜砌”中收有《告子》一目。此亦似有所本。據(jù)《金史·刑志》載,世宗時,“大興府民趙無事帶酒亂言,父千捕告,法當死。上曰:‘為父不恤其子而告捕之,其正如此,人所甚難??商販p死一等?!保?0](P1019)民間家庭沖突,竟驚動朝廷,自然為時人所樂道。藝人將之搬演于戲曲,也有此可能。

上述各劇目,均產(chǎn)生在金太宗至章宗之時,而其前故事卻很少演述。依此而論,視這一時段為金院本的繁盛期,殆距事實不遠。

三是地方風情、市井生活對金院本內容的滲透。在“院本名目”所載六百九十目中,有不少是由宋人雜劇移植而來,王國維稱,“今此目之與官本雜劇段數(shù)同名者十余種”。[6](P51)胡忌在《雜劇、院本名目類同表》中,從金院本名目中找出與宋雜劇相類者達六十余種。[14](P151-155)金院本受宋雜劇影響之大顯而易見。然而,由于它產(chǎn)生的地域不同,除了像宋朝藝人那樣對固有的歷史題材故事繼續(xù)搬演外,還注意對都市市井細事的吸納以及對北方風習的擷取,從而形成自己的基本形態(tài)。如《打馬鋪》即是一例。北方民族以騎馬擅長,故特別看重馬匹。馬者,甲兵之用,甚至殯葬也殉以良馬。馬永真《懶貞子》云:“胡人長騎射,所取勝,獨以馬耳。故一人有兩馬,此古法也?!辈⒁侗闭髟姟吩唬骸瓣庯L西北來,慘澹隨同鶻。其王愿助順,其俗喜馳突。送兵五千人,驅馬一萬匹?!笨芍蝗藘神R。趙翼《廿二史劄記》云:“金初最重馬。景祖為部長時,有黃馬,服乘如意。景祖歿,遼貴人爭欲得之,世祖不允,割其兩耳,謂之禿耳馬。遼人乃弗取?!保?](P1807)馬匹,不僅用于戰(zhàn)事,還用于射獵取樂?!侗泵虽洝吩唬骸芭嫔乞T,上下崖壁如飛,精射獵,每見巧獸之蹤,能躡而推之,得其潛伏之所。以樺皮為角,吹作呦呦之聲,呼鹿射之。”馬擴《茆齋自敘》謂:“擴隨金主打圍,自拉林河東行。每旦,金主于積雪中以一虎皮背風而坐,諸將各取所佩箭一枝,擲占遠近,各隨所占。左右上馬,軍馬皆單行,每騎相去五七步,接續(xù)不絕,兩頭相望,常及一二十里。候放圍盡,金主上馬,去后隊一二里立,認旗以行,兩翼騎兵視旗進趨。凡野獸自內赴外者,四圍得迫射;外赴內者須主將先射。凡圍如箕掌,徐進約三四十里,近可宿之處,即兩梢合圍漸促。須臾,作二三十匝,野獸迸走,或射、或擊,盡斃之。取火炙啗。騎散之宿處。金主言:‘我國中最樂,無如打圍?!保?](P1809)《打馬鋪》、《劈馬樁》、《睡馬杓》之類劇目的產(chǎn)生,均與這一風俗有關。馬杓,舀取湯、水用的帶柄器物,北方多用之?!督鹗芳o事本末》卷三《克遼諸路》引《北盟錄》云:“凡食器,無瓠陶,止用木盆。注粥以木杓,數(shù)柄,回環(huán)共食。下粥,肉味無多,止以魚生、獐生,間用燒肉。飲酒無算,亦用木杓,循環(huán)酌之?!保?](P1813)貴族飲酒則用玉杓,金世宗宴東宮,志寧奉觴上壽。帝“取御前玉大杓酌酒,上手飲志寧,即以玉杓及黃金五百兩賜之”[10](P1934)。大馬杓,以其便于攜帶,北方常用之,亦用于飲馬。南方則多用桶。柳簸箕(見《列良家門》),即用柳條編制而成的前低后高的用具,用于簸糧食用,亦主要見于北方。南方則用竹編。

金院本中,還有不少作品側重于反映市井生活。如《粥碗兒》、《卦鋪兒》、《鬧浴堂》、《壞食店》、《鬧酒店》、《壞粥店》、《鬧結親》、《鬧平康》、《鬧棚闌》、《雙藥盤街》、《醫(yī)作媒》、《雙鬧醫(yī)》、《賒饅頭》、《蒙啞質庫》、《打五鋪》、《眼藥孤》、《卦鋪》、《酒樓伊州》、《截紅鬧浴堂》、《雙女賴飯》、《一貫質庫兒》、《私媒質庫兒》、《賴布衫爨》、《啞伴哥》、《請車兒》等,粗略統(tǒng)計,大概不少于三十種。即以劇目而論,所反映的乃是當時都市百姓的生活細事。這是都市商業(yè)經(jīng)濟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產(chǎn)物。都市人口增多,經(jīng)營門類豐富,流動人員加大,才會產(chǎn)生各種類型的生活需求,從而促進商業(yè)繁榮。飲食之類服務行業(yè)的發(fā)展,正與這一都市經(jīng)濟繁榮的背景緊密相關。在當時,鄉(xiāng)村農業(yè)自然經(jīng)濟,從事草原、森林之游牧與林業(yè)者,以其居住分散、百姓貧窮,自然無需浴堂、酒樓、食店、質庫、青樓供其消費。史載,遼“道路無旅店,行者息于民家。主人與飲食而納之。其市易,惟以物博易,無錢,無蠶桑,無工匠,屋舍車帳,往往自能為之。俗重油煮面食,以蜜涂拌,名曰茶食,非厚意不設。寢榻皆土床,厚鋪氈褥及錦繡貂鼠被,大頭枕”[9](P1812)。金之所處地理環(huán)境,與遼相似,鄉(xiāng)野生活自然也是如此。所以,稱這類作品為市井生活的產(chǎn)物,是符合客觀實際的。至于院本中時而有以盜賊故事為題材的戲,如“邦老家門”中的《腳言腳語》、《則是便是賊》等,盡管相關學者對其本事作過不同程度的考證,但仍可以推想,其中很可能融進了女真族喜好扮賊、捉賊的風俗。

四是對“院本名目”中詞語的詮釋。這個問題,困擾了幾代學者,至今仍留下了許多遺憾。如“和曲院本”中的“和曲”一詞,王國維、鄭振鐸、李嘯倉、胡忌諸學者均作過詮釋,或釋作“合曲”、“和曲而唱”、“和唱”[14](P162),或析為“平和吉祥”[15](P186),似均難以令人滿意。本欄目收有十四種院本,每種后均附有曲調名如法曲、伊州、熙州、逍遙樂、萬年歡、降黃龍之類。既然該目每種院本都明白標出用何種曲調演唱,又究竟與何“曲”相“合”,何來“和曲而唱”?豈非越解釋越費解。筆者以為,“合曲”云云,近似之。所謂“和”,或有“混合”、“混雜”之意,《漢語大字典》即有此義項。意謂非用一種曲調演唱,用法近似“諸雜大小院本”、“諸雜院爨”、“諸雜砌”中的“諸雜”之含義。

又如“沖撞引首”,譚正璧謂:“沖撞引首之義無考?!住赏ā惺住?,即班頭之意?!保?6](P218)胡忌認為,“把引首解作行首(即班頭),雖也略通,但究是牽強的”。[14](P194)所言有理?!皼_撞”,有沖擊、碰撞、冒犯之意。既言“沖”,就意謂著直上、向前?!耙住?,本意為伸頸。歐陽修《與韓忠獻王》曰:“欣歡鼓舞,而引首北望,惟恐來朝之緩也?!币隇橐印㈤_頭之意。李嘯倉釋作“開場”、“引起”[17](P7),甚是。由此我們可以推測,無論是“沖撞引首”,還是“打略拴搐”,都很難稱得上獨立意義的戲曲。在演出時,很可能是或用于前(類似于宋話本的“入話”或 “頭回”),或置于后 (相當于宋雜劇的 “紐元子”),而“諸雜砌”,則或是劇中穿插表演以彌補劇情不足的“小玩意”。舊時舞臺上,就有不少適用于各類劇目的雜耍表演或任意添加的唱段,亦可證明。王國維曾稱,“此種戲劇,實綜合當時所有之游戲技藝,尚非純粹之戲劇也”。[6](P51)可謂不刊之論。

由上述可知,我們在研究古代戲曲時,既要充分尊重前輩學人的研究成果,盡可能地吸收他們的長處,又不能囿于成說,人云亦云,一味盲從,而應廣泛搜索并占有該戲劇形式產(chǎn)生時代的相關文獻史料,努力使其回歸特定時代的歷史現(xiàn)場,進而回視該戲劇形態(tài)的文化成因,以對相關術語作出較為接近歷史實際的詮釋。

[1]郭紹虞.宋詩話輯佚(上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0.

[2]柳宗元.讀韓愈所著毛穎傳后題[A].柳河東集[M].北京:中國書店,1991.

[3]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4]羅忼烈.兩小山齋論文集[C].北京:中華書局,1982.

[5]伊永文.東京夢華錄箋注(下冊)[M].北京:中華書局,2006.

[6]王國維.宋元戲曲考[A].王國維戲曲論文集[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

[7]劉昌詩.蘆浦筆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6.

[8]歐陽修.歸田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1.

[9]歷代紀事本末(第二冊)[M].北京:中華書局,1997.

[10]脫脫.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1]胡道靜,等.道藏要籍選刊(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2]趙興勤,等.中州樂府[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0.

[13]唐圭璋.詞話叢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6.

[14]胡忌.宋金雜劇考(訂補本)[M].北京:中華書局,2008.

[15]薛瑞兆.宋金戲劇史稿[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5.

[16]譚正璧.話本與古?。ㄖ赜啽荆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7]李嘯倉.李嘯倉戲曲曲藝研究論集[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4.

Speculations on the Catalogue of Jin Yuanben Zhuolu

ZHAO Xing-qin
(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China)

The Jin Yuanben(theater opera scripts of Jin Kingdom)collected in Tao Nancun's Cuogenlu are not entirely full-length operas or human-played stories;they also include many vaudeville,games and language-focus shows which were resemble to ancient farce.The operas recorded in the Catalogue should be productions of period after the Reign of Jin Taizhong,which is safely to be regarded as the blooming time of theater opera scripts in Jin kingdom.However,neither"chongzhuangyinshou"(Collision Guide)nor" dalueshuanchu"(Hit slightly tied convulsions)can be called a self-stand opera.They were probably used in the front of a performance(similar to"ruhua"or"touhui"of Song huaben)or at the end(similar to"niuyuanzi"of Song zaju),or as"zazhuqie",i.e.,an little interlude for complementary of performance time.

Jin Yuanben;catalogue;speculation

I207.37

ADOI:10.3969/j.issn.1674-8107.2015.01.011

1674-8107(2015)01-0061-05

(責任編輯:劉伙根,莊暨軍)

2014-10-25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中國早期戲曲生成史論”(項目編號:11FZW004);江蘇高校優(yōu)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項目編號:PAPD)。

趙興勤(1949-),男,江蘇沛縣人,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戲劇戲曲學研究。

平山县| 井研县| 白河县| 饶阳县| 宜兴市| 德清县| 河间市| 岗巴县| 炎陵县| 牙克石市| 天镇县| 灵川县| 缙云县| 扎囊县| 山西省| 衡东县| 镇雄县| 维西| 永嘉县| 招远市| 南乐县| 南丰县| 隆德县| 海兴县| 游戏| 石嘴山市| 永登县| 衡东县| 威海市| 乐平市| 永嘉县| 应用必备| 桃园县| 河源市| 通海县| 望城县| 克东县| 双牌县| 大邑县| 长宁县| 海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