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亮(黃驊博愛醫(yī)院 神經外科,河北 黃驊 061100)
對比觀察神經內鏡微創(chuàng)手術與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
閆 亮
(黃驊博愛醫(yī)院 神經外科,河北 黃驊 061100)
目的 對比觀察神經內鏡微創(chuàng)手術與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125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63例和對照組6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氣管插管進行全身麻醉,治療組采用神經內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對照組采用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觀察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腦內血腫清除率及患者預后情況。結果 治療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均少于對照組,且血腫清除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神經內鏡微創(chuàng)手術具有高效、快速、微創(chuàng)、出血少、對腦組織損傷小的特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高血壓腦出血;神經內鏡;開顱血腫清除術
高血壓腦出血[1]是神經外科常見的疾病,在我國約占神經外科疾病的25%。老年人血管脆弱,基礎病較多,為此病的高發(fā)人群。腦出血是一類致殘率、致死率最高的神經外科疾病,腦內血腫的形成和演變可以給中樞神經系統(tǒng)多種損害,50%的患者在發(fā)病后20多天內死亡,僅21%的患者在發(fā)病半年后能恢復自理能力,給社會及患者家庭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2]。近些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此病得到明顯的改善。我院選取神經外科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125例,對其進行手術治療,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125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在發(fā)病后48 h入院,有明確的高血壓病史,發(fā)病距離手術時間3~29 h(平均15.9 h);其中男78例,女47例,年齡36~83歲,平均年齡61.5歲;所有患者均符合手術治療標準,幕上腦出血血腫量>29 mL,幕下小腦出血血腫量>11 mL;入院對是所有患者進行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評分,<5分51例,5~8分43例,9~13分31例;其中小腦出血11例,顳葉腦出血64例,基底節(jié)區(qū)腦出血46例,額葉腦出血1例,頂枕葉腦出血3例;所有患者入院術前均常規(guī)行CT檢查。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63例和對照組6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氣管插管進行全身麻醉,治療組采用神經內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對照組采用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所有患者手術前后進行CT檢查血腫量情況;術后3個月后囑患者入院復查。
神經內鏡微創(chuàng)手術:所有患者經CT檢查后,顱骨鉆孔的位置在血腫中心及血腫量最多的CT層面且距顱骨內板最近處,且盡量避開皮層功能區(qū)。以骨孔為中心,向四周做一個長約3.5 cm的切口,再在顱骨處鉆一直徑約1.3 cm的骨孔。用雙極電凝切開硬膜后,用一次性腦穿刺套管進行穿刺,套管內芯拔除,薄壁外套管留置用于消除腦內血腫。內鏡下徹底對各角度血腫腔壁進行止血,再覆蓋止血紗于血腫腔壁。手術完畢后,將引流管留置于血腫腔外,退出腦穿刺外套管,用明膠海綿堵塞骨孔,縫合皮膚。3天后拔除血腫腔引流管。
開顱血腫清除術:對于幕上出血患者,選擇血腫距頭皮最近處做一直切口,切口要避開重要血管區(qū)、重要功能區(qū)。硬膜星狀樣切開,沿腦回方向切開皮質至血腫區(qū),于顯微鏡下將血腫清除。完全清除血腫后,置管引流,采取常規(guī)方法關顱。若患者血腫清除后腦腫脹加重,則進行去骨瓣減壓術。3天后,拔除血腫腔引流管;對于幕下小腦出血者,采取顱窩血腫清除加骨瓣減壓術進行治療。取俯臥位,根據(jù)血腫位置于枕下旁正中行切口,鉆孔并剪開硬腦膜,切開小腦皮層行血腫清除術,最后進行徹底止血。放置引流管,并嚴密縫合頭皮腦層與肌肉各層。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腦內血腫清除率及患者預后情況。腦內血腫清除率=手術前后腦內血腫體積之差/術前血腫體積×100%。
1.4 療效判定標準
恢復良好:患者生活能自理全恢復,說話清晰,行動自如;輕度殘疾:患者說話清晰,下床走動仍需他人協(xié)助,生活自理能力恢復一半;重度殘疾:患者生活無自理能力,說話模糊;植物狀態(tài):患者只能臥床休息,失去說話能力,完全靠他人幫助生活。有效率=恢復良好率+輕度殘疾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本文相關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觀察指標
治療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均少于對照組,且血腫清除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觀察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觀察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手術時間(h) 術中失血量(mL) 血腫清除率(%)治療組 63 1.6±0.3* 33.1±5.2* 88.5±5.2*對照組 62 4.5±1.5 403.6±11.2 69.4±4.1
2.2 預后情況
治療組1例患者自動出院失訪,1例放棄治療;對照組2例因經濟原因放棄治療。3個月后入院復查,治療組恢復良好21例,輕度殘疾18例,其余均重度殘疾、植物狀態(tài)或死亡,有效率為63.9%;對照組恢復良好7例,輕度殘疾11例,其余均重度殘疾、植物狀態(tài)或死亡,有效率為30.6%。治療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高血壓腦出血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疾?。?],老年人為該病的多發(fā)人群,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方法進行治療。外科手術清除血腫不僅可以降低血腫的占位效應,改善局部缺血癥狀,還會減少血腫分解釋放的物質給體內造成的間接損害,進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手術方法較多,術后預后影響也不一,選擇合理的手術方法可提高神經外科治療此病的成功率,減少預后影響,減輕疾病治療給患者及家庭帶來的經濟負擔。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神經內鏡微創(chuàng)手術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采用此方法可在內鏡下對深部腦內的血腫進行徹底清除,無需做骨瓣[4-5],切口較小,可快速降低顱內壓、改善患者神經功能。與傳統(tǒng)的神經內鏡微創(chuàng)手術相比,神經內鏡微創(chuàng)手術減少了常規(guī)開關顱等環(huán)節(jié),縮短了手術時間,降低了術中出血量,減小了對腦組織的損傷,提高了血腫清除率。
綜上所述,神經內鏡微創(chuàng)手術具有高效、快速、微創(chuàng)、出血少、對腦組織損傷小的特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陳維釗,徐莉萍.神經內鏡應用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療效觀察[J].山東神經醫(yī)學雜志出版社,2011,3(42):126-130.
[2] 李志平,牛山蔥,那云山,等.高血壓引起的腦出血的3種不同治療方案的對比分析[J].中國精神病雜志出版社,2012,45(33):357-360.
[3] 楊金俊,張建軍,李莉莉.神經內窺鏡技術應用于臨床的療效[J].浙江醫(yī)藥學出版社,2013,55(12):568-570.
[4] 梅婷力,郭曉惠.神經內鏡微創(chuàng)手術應用于神經外科手術的進展與評價[J].中華外科雜志出版社,2014,31(69): 77-80.
[5] 季小軍,顧君平.34例神經外科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不良效果分析[J].上海臨床雜志專版,2012,25(6): 75-78.
R651.1
B
ISSN.2095-6681.2015.05.0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