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慎寶 李孝訓 李念軍 魏代國 董偉偉
地理標志產品沂南黃瓜日光溫室優(yōu)質高產綜合栽培技術
呂慎寶李孝訓李念軍魏代國董偉偉
導讀:沂南黃瓜具有80多年的種植歷史,當?shù)毓限r和技術人員不斷引進新品種、應用新技術,黃瓜產量高、品質好,沂南黃瓜順利通過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當?shù)丶夹g人員在總結瓜農生產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沂南黃瓜生產技術規(guī)程,采用日光溫室優(yōu)質高產綜合栽培技術,促進了沂南黃瓜標準化生產,實現(xiàn)了黃瓜產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山東沂南縣自1934年開始種植黃瓜,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fā)展溫室大棚黃瓜,目前,全縣黃瓜種植面積達23000hm2,總產量260萬t,其中日光溫室黃瓜13000hm2、早春大棚黃瓜7000hm2,實現(xiàn)了全年種植,周年上市,是全國最大的黃瓜生產基地。一般冬春茬日光溫室每667m2產黃瓜2萬~2.5萬kg,收益4萬~5萬元。溫室黃瓜種植主要分布在沂南縣蘇村鎮(zhèn)、辛集鎮(zhèn)、湖頭鎮(zhèn)、依汶鎮(zhèn)。因地域條件特殊、栽培方法獨特,沂南黃瓜色深條直、脆甜清香、營養(yǎng)豐富,暢銷上海、廣州、長沙、武漢等全國20多個大中城市,2009年獲國家綠色食品認證,2010年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和國家工商總局注冊登記地理標志商標。
溫室通過棚內下挖30~50cm,取土堆在墻體后面,增加墻體厚度,增強保溫性。新建溫室墻體采用2層空心磚中間填土結構,厚度1m,按照棚內跨度10、11、12m3種類型,分別列出相應的墻高和棚高(表1)。
日光溫室改造提升后,采光性、保溫性大大提高,冬季棚內最低溫度15℃以上,黃瓜提前到春節(jié)前上市,667m2收入能增加1.2萬元,同時,配套卷簾機、微滴灌、放風滑輪等設備,降低勞動強度。
沂南縣蔬菜發(fā)展每年都引進國內外最新黃瓜品種進行試驗篩選,特別是2012年中國園藝學會黃瓜分會第3屆年會在沂南縣召開,共收集黃瓜新品種178份,集中安排在7個溫室內試驗篩選,共選出了山東省農科院蔬菜所的冬靈102、天津德瑞特種子公司的德瑞特L108等6個表現(xiàn)突出的溫室大棚專用品種,這幾個品種抗寒性好、產量高、瓜條質量好,符合沂南黃瓜種植的品質要求。
表1 不同跨度大棚溫室規(guī)格
3.1培育壯苗
①播期選擇經過摸索,確定溫室黃瓜最佳播期為10月下旬11月上旬,12月上旬定植,翌年1月中旬上市,2~4月為結瓜盛期,產量高、價格好、經濟效益最高。播種過早,黃瓜12月上市,價格較低,當2~3月行情好時,植株生長衰弱,產量降低;播種過遲,黃瓜結瓜盛期后移,雖產量高但效益不佳。
②營養(yǎng)土配制大田土與腐熟好的有機肥按6∶4比例混勻、過篩,加入25kg/m2生物菌肥,拌勻裝缽。或者使用基質穴盤育苗,注意補充水肥,防止苗老化。
③砧木選擇可選擇黑籽南瓜或白籽南瓜,白籽南瓜前期長勢較弱,晚上市10天左右,但中期產量超過黑籽南瓜,瓜條色澤好,賣價高。
④嫁接方法靠接、插接、貼接。
⑤種子處理播前將黃瓜種子在陽光下暴曬數(shù)小時并精選,然后投入50~55℃溫水中,不斷攪拌,待水溫降至30℃時停止攪拌,浸泡3~4h,然后撈出、攤開,晾10min,用潔凈濕布包好,置于28~30℃下催芽,經1~2天可出芽。或將南瓜種子投入60~70℃的熱水中,來回攪拌,當水溫降至30℃時,搓掉種皮上的黏液,再于30℃溫水中浸泡10~12h,撈出瀝凈水,在25~30℃下催芽,經1~2天可出芽。
⑥嫁接注意事項晴天嫁接,避開陰雨天。嫁接前黃瓜苗、南瓜苗都噴施1次碧護或阿爾比特,促進嫁接傷口愈合。
⑦嫁接后的管理嫁接好的苗擺放到苗床上,澆水,蓋上新地膜,保溫保濕,苗床上搭小拱棚,蓋上薄膜,夜間再蓋上草苫,氣溫白天保持在25~28℃,夜間18~20℃,空氣濕度保持90%~95%。嫁接后第2天開始,每天揭開地膜進行短時間晾曬,防止因地膜下高溫高濕引起南瓜子葉腐爛,4天后可揭去地膜,噴1次碧護,促進嫁接傷口愈合和根系生長,提高抗病和抗低溫能力,促進雌花分化。1周后接口愈合,靠接的在嫁接后10天左右斷黃瓜根。
苗期要求低溫,尤其是夜溫以12~15℃為宜,促進雌花分化,要求每5天長1片葉。幼苗3葉1心,苗齡30天左右定植,苗齡太大易形成老化苗,影響前期產量。定植前1周,夜溫降到10℃左右煉苗。
3.2土壤消毒改良和科學平衡施肥
①溫室大棚土壤消毒改良技術土壤化驗表明,目前種植黃瓜的溫室土壤普遍板結、酸化、鹽漬化,土傳病害發(fā)生嚴重,急需進行消毒改良??蛇x擇石灰氮、威百畝、棉隆等土壤消毒改良劑。
a.消毒時間。每年黃瓜拉秧后進行,一般為7~8月,此時光照充足、溫度高、消毒效果好。
b.消毒前準備。清理大棚內的黃瓜秧、雜草,修補損壞的大棚膜。
c.消毒。固體石灰氮消毒技術:施用農家肥后,每667m2撒施石灰氮50kg、深耕,灌水保持土壤含水量70%以上,用薄膜覆蓋畦面,密閉大棚增溫,15天后揭膜,旋耕2遍,充分散氣,晾曬10天以上。
液體石灰氮、威百畝、棉隆消毒技術:撒施土雜肥、深翻、耙平、作畦,畦寬1.4m,蓋好地膜,然后隨水把威百畝、棉隆或液體石灰氮沖施到地膜下面,667m2用量50kg,熏蒸15天后,揭去地膜,旋耕2遍散氣,晾曬10天以上。
土壤消毒后、種植蔬菜前,每667m2施用生物菌肥200kg,增加土壤中的有益菌。
②沂南黃瓜科學施肥技術通過對全縣黃瓜種植區(qū)溫室土壤化驗,發(fā)現(xiàn)土壤普遍酸化、氮磷鉀豐富、鈣鎂硫鋅硼鐵等中微量元素缺乏、有機質偏低。結合黃瓜需肥特點,制定出溫室黃瓜施肥原則:增加有機肥施用量、減少化肥施用量,化肥留在結果后施用;增施生物鈣肥,改良土壤酸化狀況,補充鈣鎂鋅硼等中微量元素;增施生物菌肥,補充土壤中的有益菌和有機質。
a.底肥。每667m2施用天脊復合肥(15-15-15)100kg、藍得土壤調理劑75kg、味丹生態(tài)有機肥75kg、沃豐康生物菌肥120kg,均勻撒施后深翻。
b.追肥。結瓜前不再追肥,結瓜期每10天隨水沖施1次肥料,冬季選擇全營養(yǎng)水溶肥,4月之后選擇高氮高鉀復合肥。追施2次復合肥、1次硝酸鈣,667m2每次20kg。
推薦菜農安裝水肥一體化系統(tǒng),通過微滴灌進行澆水施肥,能提高水肥利用率,節(jié)水節(jié)肥,省工省力,使黃瓜根系發(fā)達,產量提高30%,還能有效控制土傳病害發(fā)生、降低棚內濕度,減輕病害發(fā)生。
3.3定植
選擇晴天上午定植,定植時先在壟上開溝,從營養(yǎng)缽中取出黃瓜苗擺放到壟上,在溝內放滿水,把苗蹲到水中即可,要求株距30cm,之后培土,土坨與地面持平。定植后多劃鋤,促進根系生長,10~15天后蓋地膜,瓜秧放在地膜上,澆水施肥在地膜下面,避免肥水浸泡瓜秧,可有效防止瓜秧腐爛。
3.4結瓜前的管理
①緩苗后噴1次碧護和百菌清,提高黃瓜的抗病、抗寒能力,并沖施臺灣味丹營養(yǎng)液或甲殼素類肥料和晶體二胺(667m2用量5kg),促根壯棵。
②根瓜坐住前蹲苗,控水防秧旺長而坐不住瓜。用白籽南瓜嫁接的黃瓜苗前期長勢較弱,以促為主,不蹲苗,同時提高棚溫到30℃左右,以促進根系和植株生長。及時綁蔓、吊秧。
③結瓜前葉面噴1次碧護、阿米西達(嘧菌酯)和中生菌素,防病促進結瓜。
④留瓜不要過早、過多,一般8~10片葉開始留瓜,2片葉留1條瓜,根瓜及時采收,防止墜秧引起瓜打頂。
3.5嚴冬季節(jié)的管理
①增強大棚透光、保溫早敞草苫、勤擦薄膜,采取“高溫養(yǎng)瓜”措施,白天溫度保持在30~33℃,以增加棚內的熱量,下午22℃時蓋草苫,草苫上再蓋一層舊薄膜,加強保溫、防霜濕草苫。
②加強肥水管理結瓜中期每10~15天澆1次水,隨水沖1次肥。澆水要澆小溝,不宜大水漫灌,防止地溫大幅下降引起死棵,化肥選用全營養(yǎng)水溶肥,如挪威雅苒康晶等,沖2次后沖1次硝酸鈣,每次每667m2施20kg,結合沖施能養(yǎng)根的甲殼素類肥料等。
③瓜秧早衰和瓜打頂時葉面噴碧護調節(jié)。
④及時掐葉落秧黃瓜葉片長到10天,完全展開時,制造養(yǎng)分的能力最強,應注意保護,并去除老化葉片,一般保持13~15片完全展開葉;注意落秧,保持株高1.4m左右。
⑤揭苫連續(xù)陰雨天后的第1個晴天揭苫,隔1個拉1個,同時早放風、防大風,讓棚溫緩慢升高,防止葉面水分過度蒸發(fā)、根系因地溫低吸水供不上引起植株萎蔫;切忌澆水,已發(fā)生萎蔫的可把秧苗放在地上,同時葉面噴施碧護,恢復后再吊起。
3.6綜合防控溫室黃瓜病蟲害
①提高黃瓜的抗病性a.拉大晝夜溫差,低溫煉苗。溫室大棚黃瓜定植后的生長前期,若棚內不注意通風,在長期溫度偏高的情況下,易出現(xiàn)徒長,降低抗逆性。因此,應調控好棚內溫度,拉大晝夜溫差,低溫煉苗,白天26~32℃,夜間12~15℃。
b.合理施肥澆水,培育壯棵。溫室大棚黃瓜定植后,平衡施肥、合理澆水、增施磷鉀肥、多施腐熟土雜肥和生物肥、腐植酸肥,使黃瓜植株健壯,提高產量。黃瓜定植后至結果前,在澆好定植水和緩苗水的基礎上,無需再施肥澆水。
c.選擇適宜激素,調節(jié)生長。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調節(jié)植株長勢、增強植株抗逆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葉面噴施碧護或阿爾比特,提高黃瓜抗逆性。
②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炭疽病、褐斑病、蔓枯病、灰霉病、根結線蟲病等;主要蟲害有瓜蚜和煙粉虱。優(yōu)先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農藝措施等方法防治,輔助化學藥劑防治。
a.物理防治。大棚防風口覆蓋60目防蟲網,棚內懸掛黃色粘蟲板誘殺白粉虱、蚜蟲。黃板規(guī)格25cm×40cm,每667m2懸掛30~40張,高度隨植株生長調節(jié),一般高于黃瓜植株頂部5cm即可。
b.生物藥劑防治。優(yōu)先采用瀏陽霉素、農抗120、大黃素、農用鏈霉素、新植霉素、嘧肽霉素、寧南霉素等生物農藥。
c.農藝措施。降低棚內濕度、提高棚內溫度,如采用膜下暗灌,澆水后注意通風排濕;合理輪作,與蔥、韭、蒜、辣椒等蔬菜輪作,尤其是水旱輪作;高溫滅蟲,利用7、8月高溫,關閉大棚,使地表溫度達60~70℃,10cm地溫達30~40℃,10~15天可殺死部分線蟲;清潔田園,收獲期結束后將植株病殘體等清除棚外銷毀。
d.化學藥劑防治。嚴禁使用劇毒農藥,嚴格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
3.7應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
溫室大棚黃瓜栽培應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冬天20cm地溫提高7~9℃,氣溫提高3~4℃,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增加4~6倍,減少化肥用量60%,減少農藥用量70%,提前10~15天上市,收獲期延長30天以上,平均增產30%以上。該技術是溫室黃瓜優(yōu)質高產栽培的重要措施。
呂慎寶,沂南縣蔬菜發(fā)展局,山東沂南縣政府辦公樓,276300,電話:18660928757,E-mail:ynscj2005@163.com
李孝訓,沂南縣大莊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站
李念軍,魏代國,董偉偉,沂南縣蔬菜發(fā)展局
201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