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1月,晉綏地區(qū)抗日部隊幾百名被俘人員由日軍從山西太原分批押送到撫順炭礦老虎臺采炭所萬達屋井,從事采煤、掘進、支柱等最繁重、最危險的勞動。在這些“特殊工人”當中,有晉綏軍212旅作戰(zhàn)參謀南品、212旅政治部秘書馬蘇義、212旅56團副團長熊言順3名共產(chǎn)黨員。他們在沒有找到撫順黨組織的情況下,自發(fā)成立中共臨時黨支部,熊言順任書記,南品任軍事委員,馬蘇義任組織委員。12月,晉綏軍決死縱隊衛(wèi)生部長李新民、212旅連指導員高光鑒也參加了支部活動,支部曾發(fā)展到30多人。
臨時支部成立后,團結被俘人員開展對日斗爭,提出了“寧可英勇的死!反對屈辱的生!”等口號。針對一些人情緒波動較大、悲觀失望、缺乏斗爭信心的情況,支部積極開展思想教育。由于“特殊工人”每天勞動時間長達16小時,加之條件惡劣,很多人因病餓而死。支部將大家手中的錢集中使用,購買藥品、食物來救濟生病的難友,從而挽救了一些人的生命。
1941年12月,支部開始研究秘密逃跑的問題,決定在18日領到工資后暴動逃跑。支部將七八十名報名的工人編成班組,選出負責人,并準備了指南針等物品。支部根據(jù)形勢選定向熱河方向靠近,盡快與晉綏軍部隊取得聯(lián)系。21日晚9點,暴動隊員手握鐵棒,破壞電網(wǎng),秘密向指定地點匯聚,晚11點到達渾河南岸。隊員們冒著嚴寒涉水渡河,凌晨1時許到達前甸村東二道房屯,清晨6點抵達三家子村。但撫順城偽警察署前甸分駐所得知了隊員們的行動,于早8點30分將隊員包圍。工人們在南品的指揮下,占領了三家子村北山制高點,準備與敵人戰(zhàn)斗。敵人用機槍瘋狂掃射,3名暴動隊員當場犧牲,40人被抓,其余人逃走。第二天上午,敵人又在附近抓回了9人。敵人把這49人分別關押在撫順警察署和憲兵隊進行刑審,許多人被打得遍體鱗傷。南品、高光鑒、李新民3位黨員挺身而出,承擔了暴動的全部責任,解救了其他暴動隊員。日偽當局在將暴動隊員折磨兩個月后,將這些工人送回萬達屋井,南品等人被判刑。這次暴動給日偽當局很大震動,曾一度中斷了山海關至東北的鐵路。
為了防止工人逃跑,日偽當局實行了更為殘酷的高壓政策。在這種情況之下,黨員馬蘇義、張士俊等人決定恢復黨的組織。支部成立后,首先開展了宣傳教育工作,堅定對敵斗爭信心,繼續(xù)保持革命氣節(jié),總結暴動失敗的教訓,提出了“反打罵、爭人權、反饑餓、要活命”的新口號。工人們偷偷積攢路費,用堅持下井來麻痹敵人,改集體逃跑為以小組為單位行動。1942年他們聯(lián)絡到一個山東人,打通關系,秘密給原部隊寫信取得了聯(lián)系。此后,在臨時黨支部的嚴密組織下,分批分期將許多工人送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