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借新還舊”,是指債務人原有貸款在到期后不能正常清償的情況下,農信社又與借款人重新簽訂借款合同、以新貸款償還舊貸款的行為。長期以來,由于“三農”貸款的高風險性以及農信社內部管控不夠嚴密,導致“借新還舊”行為在農信社內大量存在。從表面上看,“借新還舊”降低了信貸風險,但實質上“借新還舊”弱化了貸后管理以及借款人的誠信意識,不利于農信社的健康發(fā)展。為此,農信社應積極加強“借新還舊”管理。
一、“借新還舊”危害深遠。
(一)積累信貸風險?!敖栊逻€舊”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增加了信貸風險:一是延長了貸款期限。辦理一次“借新還舊”,相當于給原來的貸款增加了一倍的貸款期限,而隨著貸款的期限增長,借款人的健康、經營狀況等影響還款的重要因素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大。二是錯過了最佳催收時期。貸款到期不能按期歸還,說明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已出現一定的問題,此時仍為借款人辦理“借新還舊”,待借款人還款能力進一步惡化,農信社有可能“顆粒難收”;三是掩蓋了貸款的真實質量。辦理“借新還舊”后本來已到期的不良貸款轉變成了正常貸款,雖然從表上掩蓋了貸款的真實身份,但實際并沒有降低其風險隱患,同時給領導層的管理和決策到來了誤導。
(二)不利于社會誠信環(huán)境的建設。農信社如若經常為借款人辦理“借新還舊”,容易給借款人帶來一種只要按期支付少量的利息,農信社的貸款可以長期占用,不須歸還的錯覺。久而久之,即便借款人有還款能力,也不愿意歸還農信社的貸款。最后在社會上形成了一種借信用社貸款無須歸還本金的共性認識,不利于社會誠信環(huán)境的建設。
(三)淡化信貸員的責任意識?!敖栊逻€舊”極大地降低了信貸員收回到期貸款的難度,有了這個捷徑,信貸員再也不用勞心費力地去加強貸后管理,極大地增強了信貸員的惰性。這種惰性一旦形成,在信貸員隊伍中將會產生“收與不收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錯覺,不僅貸后管理將進一步流于形式,信貸員將的責任意識也將進一步削弱。
(四)易發(fā)操作風險。辦理“借新還舊”時,由于信貸人員業(yè)務素質參差不齊,對法律法規(guī)的了解不夠深入,容易忽略補充相關手續(xù),而致使保證和抵押失效。如:未要求原保證人重新簽訂擔保合同,保證人不再承擔相應民事責任,使得原本的保證貸款轉變成了信用貸款;抵押貸款到期后,僅僅更換了抵押合同,而并未到登記機關重新辦理抵押登記,致使抵押無效。
二、“借新還舊”不能搞“一刀切”。
雖然“借新還舊”存在著許多的弊端,但依然不能簡單地一禁了之,這主要是因為農信社服務主體的特殊性。農信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貸款都投向了“三農”,而由于農業(yè)經營的高風險性,使得涉農貸款極易受到外部環(huán)境的制約,從而增加涉農貸款歸還的不穩(wěn)定性因素。因洪澇、瘟疫等自然災害導致農民生產經營出現異常而不能正常歸還貸款的現象大量存在,一旦禁止“借新還舊”這種到期貸款處理模式,不僅會使信貸員畏于發(fā)放涉農貸款,打擊服務“三農”的積極性,同時在發(fā)生較大面積的農業(yè)生產經營異常時,將使得農信社不良貸款集中爆發(fā)。為此,農信社不應簡單地禁止“借新還舊”,而應當加強管理,讓“借新還舊”走上健康發(fā)展的道路。
三、應完善“借新還舊”機制。
(一)嚴格準入門檻。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對生產經營正常、借款人還款能力沒有弱化等符合“借新還舊”的情形進行明確規(guī)定,讓信貸員嚴格按照準入條件辦理“借新還舊”手續(xù)。同時,“借新還舊”準入標準還應明確規(guī)定哪些情況不能續(xù)辦,對那些已喪失還款能力的情形,應明確規(guī)定不予“借新還舊”。
(二)嚴格操作程序。一是現金歸還貸款。借款人原貸款到期后,原則上要使用現金先歸還老貸款,經信用社審查認為符合“借新還舊”條件,再在3—5天內為原借款人辦理“借新還舊”手續(xù)。二是重新辦理相關手續(xù)。信用社為借款人辦理“借新還舊”手續(xù),應當嚴格按照現有流程重新簽訂信貸合同,重新辦理保證、抵質押手續(xù)。三是由聯(lián)社統(tǒng)一審批。對辦理“借新還舊”的借款人,應當由聯(lián)社統(tǒng)一審查、嚴格把關,嚴防二次貸前調查流于形式。
(三)明確責任劃分。對于原貸款包收信貸員與辦理“借新還舊”的信貸員不是同一人的,應科學劃分相關責任。辦理“借新還舊”手續(xù)是由于貸款到期后不能正常收回,原則上應由原包收信貸員承擔主要責任,但也不應當將所有責任全部劃分給原包收信貸員,對經聯(lián)社審批符合辦理“借新還舊”手續(xù)的貸款,經辦信貸員應當承擔20%-3096的管理責任,以防止出現“新官不理舊賬”的現象。
(四)加強管理,嚴控風險。辦理“借新還舊”的貸款其風險要高于首次辦理的貸款,信貸員應強化管理,加強監(jiān)測。一是建立“借新還舊”臺賬,為經營領導層提供決策支持。二是開展定期檢查,定期查看借款人的生產經營情況,并對借款人的還款能力進行分析評估,及時發(fā)現和防范風險,對借款人還款能力出現狀況的應第一時間進行催收保全。三是嚴格督促借款人按時歸還利息,一旦借款人出現不能按時歸還利息的情況,應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相關措施。
(文/李述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