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等
摘要:以牛糞、菌糠為主要栽培料進行平菇栽培試驗,篩選出適宜配方,并以此配方為基礎添加碳酸鈣,生產(chǎn)高鈣平菇。結果表明:配方3的試驗效果最佳,菌絲滿瓶天數(shù)、現(xiàn)蕾時間、采收時間均最短,菌絲濃密潔白;子實體鮮質量、干質量、生物學轉化率等表現(xiàn)最佳。碳酸鈣不僅促進平菇菌絲生長,而且提高了子實體的單位產(chǎn)量,增加了子實體中的鈣元素含量。最適配方為:牛糞80%、菌糠10%、麩皮5%、米糠4%、石膏1%、碳酸鈣2.5%。
關鍵詞:平菇;牛糞;菌糠;高鈣
中圖分類號: S646.1+4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9-0280-03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Jacq.:Fr.) Kummer]別稱北風菌、蠔菌,是大眾喜食的食用菌。平菇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礦質元素,其含有的蛋白多糖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1]。平菇具有適應能力強、易栽培、周期短、成本低、效益好、培養(yǎng)料來源廣等特點。目前,平菇傳統(tǒng)栽培的主要原料為棉籽殼、木屑、玉米芯等。近年來,隨著我國畜牧業(yè)的發(fā)展,牲畜糞便處理便成為一大難題,不僅污染環(huán)境,而且可能危害人類健康。利用牛糞、菌糠為主要培養(yǎng)料,既可降低成本,又能減少環(huán)境污染[2]。鈣是人體必需的礦質元素,對人體骨骼生長發(fā)育、生理代謝調節(jié)具有重要作用[3]。常用的化學鈣制劑具有吸收率低、含有副產(chǎn)物、成本高等缺點[4]。平菇菌絲子實體對鋅、鐵、硒等元素有比較高的富集[5-6],平菇子實體對鈣的富集卻鮮見報道。本試驗以牛糞、菌糠為主料栽培平菇,并以優(yōu)選配方為基礎添加不同比例碳酸鈣,探索高鈣平菇子實體栽培的可行性,以期為平菇生產(chǎn)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供試菌種:平菇(糙皮側耳)供試菌種為優(yōu)光1號,購自四川省綿陽市食用菌研究所。培養(yǎng)基用料:蔗糖、碳酸鈣、硝酸為分析純,過磷酸鈣為化學純,菌糠(食用菌栽培廢料),牛糞,玉米芯,麩皮,尿素,米糠,石灰,石膏。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
1.2方法
1.2.1母種擴繁采用PDA培養(yǎng)基。用接種針挑取母種菌絲接種至斜面培養(yǎng)基中部,每支母種接30~40支試管,將接種好的試管置于25~28 ℃恒溫箱中培養(yǎng)10~15 d備用[5]。
1.2.2配方及栽培牛糞、菌糠為主料配方組成見表1。從7個配方中選擇試驗效果最佳的2個配方A、B,按0、2.0%、2.5%、3.0%、4.0%、5.0%濃度梯度添加碳酸鈣。拌料滅菌:按照配方準確稱料。將菌糠、牛糞、麩皮、米糠混合均勻,用石膏和石灰混懸液拌料,確保培養(yǎng)料含水率達60%,以手緊握培養(yǎng)料指尖有水滴但不滴下為準。用洗凈的培養(yǎng)瓶裝料打孔后以封口膜封口,壓強1.5 kg/cm2、溫度121 ℃下滅菌2 h。滅菌后于無菌避光條件下自然發(fā)酵4~5 d后接種,試驗3次重復,每次重復50瓶。
表1栽培培養(yǎng)基配方
編號配方(%)菌糠牛糞麩皮米糠石膏石灰12560581122070532310805414405059154430101316404051017585541注:表格中空白表示配方中不含該物質;料 ∶水=1 ∶1.6。
1.2.3栽培管理接種后置于25~28 ℃通風避光環(huán)境下進行菌絲生長。7 d后檢查污染情況,保證每個配方無污染至少50瓶。待菌絲滿瓶后搬至出菇室,揭膜等待出菇。出菇溫度15~20 ℃,空氣相對濕度90%~95%,較明亮散射光,每天通風2次,每次1 h,確保不直接吹到菇體。前期菌絲體生長以黑暗條件為主,有光會導致菌絲生長速度下降,子實體形成后要有足夠的光線、空氣,此時打開瓶口[7]。整個出菇過程中,確保通風良好。平菇菌蓋充分展開后,菇蓋重疊呈覆瓦狀,顏色由褐色變成灰白色或子實體的菌蓋達到商品要求時即可采收。
1.2.4鈣含量測定將平菇子實體干燥至恒質量,粉碎過100目篩,每個樣品稱取0.7 g放到坩堝中用電爐碳化至無煙后以600 ℃高溫灰化。待冷卻后加入2 mL硝酸溶解樣品,用去離子水定容至50 mL容量瓶中待測。同時做2份空白試驗[8]。參考李氣清等的方法[9],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檢測待測液鈣含量。
2結果與分析
2.1牛糞與菌糠配方的菌絲形態(tài)及生長情況
7種栽培配方的平菇菌絲形態(tài)及其生長情況見表2。表2不同栽培培養(yǎng)基配方下平菇菌絲形態(tài)及其生長情況
配方編號粗壯度致密度顏色爬壁現(xiàn)象菌絲滿瓶時間(d)現(xiàn)蕾期到采收期時間(d)總用時(d)最短最長最短最長最短最長1粗密集淡黃弱68762527991252粗稀疏淡黃很弱741262325991463很粗濃密純白很強40761020551074較粗密集純白很強57851527801055粗密集白強611101729901306粗密集白弱6887182492967粗稀疏淡黃無000000
由表2可以看出,7個配方中,3號配方的菌絲最粗壯、濃密、顏色純白,爬壁能力很強,長勢最好;其次是4號配方。菌絲滿瓶天數(shù)、現(xiàn)蕾至采收時間、總用時均以3號配方為佳,7號配方中菌絲生長緩慢,沒有相應數(shù)據(jù)。
2.2牛糞與菌糠配方平菇的子實體性狀
3號配方的平菇菌蓋灰色、光亮,中央凹陷最大,呈漏斗狀,肉厚,柄長且粗,菌蓋上有許多絨毛,每簇朵數(shù)最多,經(jīng)濟性狀最好,生物學效率最高。其次是4號配方。1號、2號、6號配方中菌蓋色澤不均勻,肉薄且多為畸形菇,菌柄連生,菌蓋邊緣呈鋸齒狀,柄細,蓋上絨毛較少。7號配方菌絲始終沒有將培養(yǎng)料吃透,所以沒有得到子實體(表3)。
2.3富鈣配方下平菇生長情況及菌絲形態(tài)
選擇3號配方為A,4號配方為B,進行碳酸鈣添加栽培試驗。A0、A2、A25、A3、A4、A5分別表示在A配方中添加0、2.0%、2.5%、3.0%、4.0%、5.0%的碳酸鈣,B0、B2、B25、B3、B4、B5分別表示在B配方中添加0、2.0%、2.5%、30%、40%、5.0%的碳酸鈣。添加碳酸鈣后平菇菌絲形態(tài)及生長情況見表4。
從表4可以看出,碳酸鈣在一定濃度范圍內(nèi)對菌絲及其子實體的生長發(fā)育有促進作用。除A5、B5之外,其他配方培養(yǎng)基與未添加碳酸鈣的A0、B0培養(yǎng)基相比,菌絲粗壯、致密度較高、色澤正常、爬壁能力正?;蚋鼜?。從滿瓶天數(shù)、現(xiàn)蕾至采收時長、總用時長來看,A配方試驗組均比對照組用時更短;但B配方中各試驗組除滿瓶天數(shù)、現(xiàn)蕾至采收時長均比對照短外,總用時長只有B2.5比對照短。A配方中2.5%、3.0%、4.0%碳酸鈣配方菌絲生長最好,表現(xiàn)為菌絲潔白、粗壯、致密度好且爬壁能力也很強,束狀明顯。B配方中添加2.0%、3.0%碳酸鈣的配方菌絲長勢較好,菌絲潔白、粗壯、致密度好且爬壁能力也很強,束狀明顯。添加5.0%碳酸鈣的A5、B5配方菌絲生長狀況差,菌絲纖細,長勢較差,稀疏,顏色淡黃,幾乎無爬壁現(xiàn)象。將封口膜打開,有黃水溢出,部分菌絲干枯變黃,說明碳酸鈣濃度過高對菌絲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
2.4富鈣配方平菇的子實體性狀
由表5可見,A2.5配方下平菇鮮質量、生物學效率均最高;A4配方平菇干質量最高,達6.45 g。對照組一般出2潮菇,形成的原基少;珊瑚期顏色偏白;子實體菌蓋薄、顏色灰白;菌柄細(最粗2 cm);菇形不整齊。試驗組平菇平均鮮質量在 20 g 以上,且頭潮菇的產(chǎn)量增加,平菇形成的原基多;珊瑚期深灰色,外觀好,營養(yǎng)、水分充足;幼菇期子實體長勢好,表4富鈣平菇菌絲形態(tài)及生長情況
菌蓋大多呈深灰色;菌蓋厚,呈灰色,有光澤,菌蓋上都長有絨毛;菌柄粗(最粗達5 cm);菇形整齊;培養(yǎng)料利用率較高,只出1潮菇,營養(yǎng)成分被充分利用,產(chǎn)量比對照組2潮菇總產(chǎn)量還要高。
2.5平菇子實體對鈣的富集
由圖1可知,A組添加2.5%碳酸鈣配方下平菇子實體鈣含量最高,達18.68 mg/kg。理想配方為:牛糞80%、菌糠10%、麩皮5%、米糠4%、石膏1%、碳酸鈣2.5%。
3小結
本研究結果表明,以牛糞、菌糠為主料栽培平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添加適當?shù)奶妓徕}可以縮短生產(chǎn)所需時間,菌絲生長、出菇、菇形以及菇色也更佳。盡管試驗中對于營養(yǎng)成分的比例、溫濕度控制尚不準確,鈣對平菇生理生化的影響尚不清楚,但試驗結果對于特色食用菌研究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具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建化,王萍,孫高飛. 一種傳統(tǒng)食用菌——平菇[J]. 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學刊,2012(5):140-141.
[2]宋偉偉. 合理利用牛糞資源有效解決牛糞污染[J]. 河南畜牧獸醫(yī):綜合版,2014,35(1):16-17.
[3]王雄清,陳封政. 人體鈣的生理作用與合理補鈣[J]. 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23(5):62-66.
[4]李志成,劉志剛,許牡丹. 畜骨保健食品的開發(fā)利用[J]. 肉類研究,1996,23(3):33-35.
[5]趙巖. 鋅在平菇中的富集及對平菇生長的影響[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6(7):21-23.
[6]王新風,張艷軍,李揚,等. 富硒平菇栽培的應用研究[J]. 北方園藝,2005(4):90-92.
[7]赫丹,夏雪梅,張力敏.平菇高產(chǎn)栽培技術要點[J]. 吉林蔬菜,2009(1):59.
[8]韓建國,馬俊. 食用菌中 Ca、Mg 含量的測定[J]. 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05,12(9):41-44.
[9]李氣清,王緒茂. 鈣含量測定[J]. 食品檢驗檢測,2006,23(4):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