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紅霞DENG Hongxia
蘭州文理學院,蘭州 730000(Lanzhou University of Art and Science,730000 Lanzhou)
甘肅華夏文明特色旅游商品設計*
——敦煌壁畫的形、色、意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鄧紅霞DENG Hongxia
蘭州文理學院,蘭州 730000(Lanzhou University of Art and Science,730000 Lanzhou)
從設計藝術學的角度,分析了敦煌盛唐壁畫的形、色、意,并詳細論述了敦煌壁畫的形、色、意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敦煌壁畫作為中國最具文化意蘊的藝術形態(tài),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是對敦煌壁畫精神氣質(zhì)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敦煌壁畫;形、色、意;敦煌樣式;平面設計
敦煌石窟藝術從前秦公元366年開窟,至今已有1 60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藝術遺產(chǎn),也是世界文化藝術的寶庫。其燦爛輝煌的壁畫,更是讓敦煌石窟熠熠生輝,堪稱“世界藝術史上的奇跡”、“世界上最大的美術畫廊”。這些遺留下來的寶庫,不僅是一種思想文化的積淀,而且更是一種時代精神的體現(xiàn)。經(jīng)過時間的洗禮和提煉,愈發(fā)顯現(xiàn)出其獨特的韻味,形成了獨特的敦煌樣式。
隋唐時代,全國統(tǒng)一,政治經(jīng)濟大發(fā)展,大量壁畫一反早期悲慘的氣氛,呈現(xiàn)出樓臺金碧輝煌、歌舞升平的歡樂景象。
本文主要研究隋唐壁畫的視覺元素——“形、色、意”。“形”是大家所熟悉的敦煌壁畫中各種經(jīng)典的藝術形態(tài),“色”是指隋唐敦煌壁畫中獨特的色彩平面構成特征,“意”則是指敦煌壁畫高超的意匠表現(xiàn)以及蘊含的佛教思想與中國宗教文化融合的文化意蘊。
敦煌壁畫精美的藝術形態(tài),獨特的色彩表現(xiàn),高超的意匠表現(xiàn),深遠的文化意蘊,共同形成了敦煌樣式,深深影響著現(xiàn)代平面設計的發(fā)展。
敦煌壁畫中各種精美的藝術形態(tài),其造型優(yōu)雅,形式美感極強,尤其以隋唐時期最為繁榮。其中,隋代407窟和盛唐205窟的三兔飛天藻井圖案,其精彩的構成形式,無不為現(xiàn)代人所稱道。還有那美輪美奐的唐代飛天形象,更是敦煌藝術的名片,其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而精美絕倫的藝術“異象”——“反彈琵琶”舞姿圖,更是莫高窟112窟中的經(jīng)典內(nèi)容[1]。另外,其“線形”的藝術表現(xiàn),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吳帶當風,就是唐代敦煌壁畫的一種風格。
1.壁畫元素的直接引用
敦煌壁畫是敦煌石窟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2]。大敦煌酒包裝(見圖1)設計,是2005年“世界之星”的獲獎作品。設計者在包裝設計上,充分引用了敦煌壁畫的各種元素,外包裝盒的下方,猶如洞窟入口造型,唐代“飛天”由上而下緊緊圍繞在“洞窟口”兩側?!岸纯呖凇眱?nèi)的內(nèi)包裝盒,直接引用了敦煌壁畫。該包裝將敦煌石窟壁畫作為裝飾元素,整個包裝盒的顏色大氣沉穩(wěn),敦煌意蘊濃厚,“大敦煌”三個字簡潔有力,極具敦煌意蘊。
圖1 大敦煌酒包裝設計[3]
2.飛天的借用
“敦煌壁畫飛天,僅敦煌莫高窟現(xiàn)存四千五百多身?!保?]“唐代,敦煌飛天藝術日臻成熟,簡練的線條更富于韻律感,飄帶更加靈動多變。人物面頰圓潤、體態(tài)豐腴、動態(tài)豪邁有力、神采昂揚飄逸,充分地體現(xiàn)了大唐盛世的審美理想?!保?]今天,飛天已經(jīng)作為一種符號,一種民族性的符號,被廣泛應用到各種設計領域。
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對飛天藝術造型的引用,更多的是對盛唐飛天的引用。盛唐飛天的藝術形態(tài)——風神氣韻完美統(tǒng)一,在平面設計中應用,更能體現(xiàn)出民族文化特色。
比如,蘭州城市旅游形象標識(見圖2)。該旅游形象標識在設計中,直接借鑒了唐代敦煌飛天的藝術造型——剪影式的飛天,婀娜多姿,從天而降,與彎曲的黃河,共同構成了漢字“蘭”,詮釋了“中國西北游,出發(fā)在蘭州”的理念。該旅游形象標識設計對于飛天的應用,不僅突出了地域文化,而且還讓飛天這一形象,更好地詮釋了主題,給了人們美好的遐想[6]。
圖2 蘭州旅游形象標識[6]
3.“線形”的創(chuàng)新引用
隋唐敦煌壁畫中,線條不僅是造型的主要手段,而且還是敦煌韻味之美的載體和形象構成[7]。其抑揚頓挫,如行云流水般,創(chuàng)造出了各種鮮明的藝術形象?!熬€即形,形即線”,放眼望去,盡顯“天衣飛揚、滿壁風動”之美。眾多的壁畫形象,都是由線構成,充分展示了古代工匠高超的線描能力。唐朝壁畫的線,不但富有節(jié)奏和韻律,而且同時在抑揚頓挫中,流露出情感的波動和生命的氣息,盡顯大唐盛世的氣度。
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學院唐國峻老師設計的第十屆全國美術展覽的獲獎作品——《合璧系列》(見圖3),其主要表現(xiàn)了中西合璧的理念。簡單的“線形”,描繪出敦煌壁畫里“佛手”的藝術形態(tài),三個畫面,每只手分別與西方音樂的指揮棒、網(wǎng)絡代表符號“@”,以及西方的咖啡結合在一起,傳遞出中西合璧的創(chuàng)意理念。該招貼設計作品,充分借鑒了盛唐壁畫中的線條樣式,寥寥數(shù)筆,卻呈現(xiàn)出力量感、韻律感以及敦煌韻味之美感。
圖3 《合璧系列》招貼設計作品[7]
宗白華先生說,“線條、色彩、形象,無一不飛動奔放,虎虎有生氣”[8],敦煌壁畫中,色彩和形象、線條,有著同樣重要的作用。“色”離不開“形”,“形”離不開“色”?!吧迸c“形”的巧妙組合,共同演繹了敦煌壁畫輝煌燦爛的篇章。敦煌壁畫每個時期的“色”,既有一定的共性,同時又有著典型的不同。敦煌壁畫在兩魏(曹魏、北魏)時期的“色”,還是以石青、石綠等重色為主,手法比較單一。而到了隋唐時期,敦煌壁畫的色彩“明亮恢宏,絢爛,調(diào)性豐富”,這也許與大唐盛世氣度,有著一定的關系。敦煌壁畫的色彩平面構成特征,給現(xiàn)代平面設計以眾多啟示。
1.“色”與“形”統(tǒng)一的借鑒
敦煌壁畫的“色”,是依附在“形”上的“色”,“線形”與“色調(diào)”的微妙組合,在唐代達到了高峰,“色”與“形”高度統(tǒng)一。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設色對現(xiàn)代平面設計的影響,重在招貼設計方面。例如,在現(xiàn)代招貼設計中,往往需要通過一定的圖形,來傳遞一定的信息。但是,圖形同時又需要一定的“色”,來賦予其圖形深刻的內(nèi)涵。這里,也正是對敦煌壁畫中“色”與“形”高度統(tǒng)一的再次表現(xiàn)和借鑒。
另外,對敦煌壁畫的“色”與“形”統(tǒng)一的借鑒,可以避免招貼設計中,圖形表現(xiàn)因色彩要素缺位,而凸顯設計平等性缺失的不足[9]61。“形”離不開“色”,“色”離不開“形”,“色”與“形”的分離,就會導致信息傳遞的障礙,這也正是招貼設計所忌諱的。所以說,“色”與“形”統(tǒng)一,也是招貼設計中,特別需要注重的問題之一。
2.對比和諧的色彩
隋唐民族統(tǒng)一,壁畫色彩上也呈現(xiàn)出一片繁榮的景象。大量的經(jīng)變畫在其色彩上,一改往日沉悶的色彩調(diào)色,呈現(xiàn)出富麗堂皇的景象,但同時又不失其沉穩(wěn)、淡定的本色。
隋唐大量使用黑、白、灰與土紅、石青、石綠搭配,畫面色彩既有對比又很和諧,既濃烈又沉著,畫面色調(diào)顯得高度統(tǒng)一。色彩在整個畫面上,具有均衡、對稱、統(tǒng)一、諧和的裝飾效果[10]。
另外, 壁畫畫面以墨線來調(diào)和,并采用對比色與同類色相結合的方法,使得畫面中的色彩,具有了音樂般的節(jié)奏和舞蹈般的動感。而色彩的這種均衡、對稱、統(tǒng)一、諧和的裝飾效果,無論在平面設計中,還是在環(huán)境設計中,都需要有很好的把握。
同樣,對比色與同類色相結合,使對比中有統(tǒng)一,統(tǒng)一中有差異,這種色彩構成的方法,是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色彩設計的重要理念。無論是在包裝設計中,還是在標識設計中,設計者往往都需要運用色彩的對比與統(tǒng)一,來調(diào)度整個色彩的均衡。如圖1中大敦煌酒的外包裝設計中,就采用了土黃色和暗紅色兩種主要色彩。其色彩設計,既有對比,同時又不失和諧統(tǒng)一,具有強烈的敦煌韻味之美,還傳遞出了敦煌精神。
3.象征色彩的應用
敦煌色彩具有典型的象征意義,金色、紅色作為主調(diào)襯托出輝煌大氣、尊貴典雅的天國世界,這也與大唐盛世的基調(diào)是一致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俺跆啤⑹⑻平?jīng)變畫以青、綠、赭為主色調(diào);中唐壁畫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石黃色,如第158窟《金光明經(jīng)變》和第112窟的《觀無量壽經(jīng)變》中,就以石黃、石綠、赭石為主,色調(diào)清新柔和。”[11]可以用“立色以盡意”,來形容這些壁畫色彩的應用。
這里的“色”,不僅是指顏色,而且還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壁畫上那夸張的象征色彩,能夠詮釋人物及其精神。而在標識設計中,色彩的象征意義,要大于色彩本身的意義。設計者往往通過象征色彩的應用,來傳遞出更具內(nèi)涵的信息。比如,陳幼堅個標,就恰到好處地使用了黃色,來寓意其是黃皮膚的中國人,詮釋了一顆濃烈的中國設計之心。
另外,如圖2中蘭州旅游形象標識的設計,也是通過大面積使用黃色,來傳遞出強烈的地域文化屬性,寓意和象征蘭州作為黃河穿城而過的唯一城市,是黃河魅力之城。
現(xiàn)代平面設計的最高境界,是通過“意”來傳遞主題信息。敦煌壁畫中“意”,不僅是指敦煌壁畫中所包含的佛教文化意蘊,而且還包含古代工匠高超的設計意匠及其獨特的敦煌氣質(zhì)意蘊。通過將這些“意”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更能傳神地表現(xiàn)出敦煌獨特的藝術韻味以及敦煌的文化精神。
1.設計意匠的應用
敦煌壁畫藝術的燦爛輝煌,源于古代工匠設計意匠的高超表現(xiàn)。三兔飛天藻井圖案(見圖4),出現(xiàn)在隋代407窟和唐代205窟,三只兔子只用三只耳朵,組成它們你追我趕、循環(huán)奔跑的紋樣[12]。其輪廓共生的表現(xiàn)手法,無不被現(xiàn)代設計師所贊嘆。其設計意匠,體現(xiàn)出了古代工匠高超的對圖形共生的把握,也成為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
圖4 三兔飛天藻井圖案[13]42
陳幼堅個標(見圖5)的設計意匠,與三兔飛天藻井圖案中的三只兔子輪廓共生的表現(xiàn)手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其中,四個人物形象分別共用兩個頭部,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妙趣視覺效果。
圖5 陳幼堅個標[13]42
2.敦煌壁畫意蘊的應用
敦煌莫高窟壁畫的美學境界與現(xiàn)代平面設計的結合,是現(xiàn)代平面設計師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需要設計師設計手法嫻熟,還要具有敦煌文化相關的知識,這樣設計師才能將敦煌的意境美與設計的形式美合二為一,也才能創(chuàng)作出符合主題意境的設計作品[14]。
敦煌飛天是敦煌壁畫中最具藝術特性的藝術形態(tài)之一,具有獨特的意蘊之美。只要人們看到優(yōu)美的飛天,就會聯(lián)想敦煌莫高窟,想到敦煌藝術。其飄逸的飛天,是敦煌藝術的標志,也最具有中國民族的特色。
隋唐壁畫飛天其獨特的形式意味和蘊含的審美情愫,是任何一個時代的飛天都無法比擬的。“在唐代敦煌壁畫中,飛天或在佛陀頭頂飛繞,或在極樂世界上空盤旋,……這些飛天的舞帶飄旋,衣裙搖曳,身材頎長,姿態(tài)優(yōu)雅,充滿了一種飄渺、靈逸之感,既體現(xiàn)出佛教文化中天國的歡樂自由,又體現(xiàn)出一種向上的精神和飛行美感?!保?5]這種向上的精神意蘊,也正是當前藝術設計所需要追求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
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有大量以飛天為創(chuàng)意元素的設計作品,如圖2中的蘭州旅游形象標識,就是其中之一??梢哉f,現(xiàn)代平面設計對飛天的引用,更多的,是想傳遞出一種敦煌意蘊、敦煌精神、敦煌氣質(zhì)。
3.敦煌壁畫的意象聯(lián)想應用
所謂意象聯(lián)想,是指將表面不相干的事物,拋開它們的外形表層,通過它們之間某種本質(zhì)上的共性引發(fā)的聯(lián)想[16]。藝術意象必須要有相適應的表現(xiàn)方法和技巧,才能使它表現(xiàn)為客觀的藝術形象[13]18。
中唐112窟中那精美的反彈琵琶形象,帶給現(xiàn)代人不僅是優(yōu)美的異態(tài)舞姿,而且更是其意象的聯(lián)想應用。看到反彈琵琶形象,大家一方面能夠聯(lián)想敦煌之美,另一方面也能聯(lián)想反彈琵琶出新意的創(chuàng)意思維。
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設計師需要運用逆向思維,而這種逆向思維,正與反彈琵琶意象不謀而合。
隋唐帝國,國富民強,尤其是唐代前期,國勢強大,形成了佛教藝術的空前繁榮。正如魯迅先生所言,“唐代佛畫之燦爛”,無以倫比。唐代300多年的壁畫,雖然在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各有不同,但整體上生動輝煌,生氣勃勃,其藝術形態(tài)的表現(xiàn),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形成了鮮明的敦煌樣式。
常書鴻先生在1940年間反復強調(diào):“敦煌藝術是一部活的藝術史,一座豐富的美術館,蘊藏著中國藝術全盛時期的無數(shù)杰作,也就是目前我們正在探尋著的漢唐精神的具體表現(xiàn)?!保?]13現(xiàn)代平面設計要重視民族文化的發(fā)展,要在自己的民族文化基礎上,予以傳承、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敦煌豐富的壁畫內(nèi)容,多姿的藝術形態(tài),給現(xiàn)代平面設計提供的不僅是審美作用、認識作用、借鑒作用,而且更多的是一種內(nèi)在的精神氣質(zhì)傳遞。這種精神氣質(zhì)就是:勇猛、進取、熾烈、浪漫、豪放與自由自在,而這種精神氣質(zhì)與文化特征,也形成了獨有的敦煌樣式。我們相信,敦煌氣質(zhì)、敦煌樣式,將會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作品中代代傳承,帶給現(xiàn)代人一種永遠的敦煌精神。
[1]劉文良,晏凈天.中唐敦煌壁畫之“異象”探析[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3(2):5-8.
[2]胡同慶,羅華慶.解密敦煌[M].蘭州: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30.
[3]劉兵兵.中國壁畫元素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的拓展應用[J].包裝工程,2013 (12):18-20.
[4]譚書桐.敦煌飛天藝術初探[A]//敦煌文物研究所.1983年全國敦煌學術討論會文集:石窟·藝術編:下.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11.
[[5]李東風.吉祥美好的化身:敦煌飛天的藝術美感[J].文藝研究,2009(2):142-143.
[6] rologo. 蘭 州 發(fā) 布 旅 游 形 象 標 識[EB/ OL].(2012-05-14)[2014-10-21]. http://www.visionunion.com/article. jsp?code=201205140032.
[7]馬振龍,朱荔麗.從敦煌壁畫的藝術表現(xiàn)談現(xiàn)代平面設計[J].敦煌研究,2008 (4):54-57.
[8]宗白華. 略談敦煌藝術的意義和價值[EB/OL].(2013-01-11)[2014-10-21].http://www. china001.com/show_hdr.php?xname=PPDDMV0&d name=APS1L41&xpos=8.
[9]潘汶汛.唐及唐以前敦煌壁畫設色研究及其在現(xiàn)代繪畫的影響[D].北京:中國美術學院,2010.
[10]高興.敦煌壁畫中的形色統(tǒng)一與設計平等性感悟[J].甘肅社會科學,2009(1):159-162.
[11]段文杰.唐代前期的敦煌藝術[J].文藝研究,1983(3):92-109.
[12]史忠平.意與象的融合[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7:17.
[13]崔生國.圖形設計[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14]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石窟藝術[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79:14.
[15]段文杰.飛天:乾闥婆與緊那羅:再談敦煌飛天[J].敦煌研究,1987(1):1-13.
[16]侯奔奔.唐代敦煌壁畫的佛教文化意蘊[J].民族藝術,2013(3):148-149.
(責任編輯:孫玉萍)
Tourism Products Design with Huaxia Characteristics: on the Application of Dunhuang Murals of Form, Color and Meaning in Graphic Design
The paper studies the shape, color, meaning of Dunhuang mur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sign art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application in modern graphic design. As Dunhuang frescoes represent China's rich culture, the implic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modern design require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Dunhuang murals; form color and meaning;Dunhuang style;graphic design
J022
Adoi:10.3963/j.issn.2095-0705.2015.01.003(0013-05)
2014-10-29
甘肅省高等學??蒲许椖苛㈨椯Y助項目(2013A-134)。
鄧紅霞,蘭州文理學院美術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