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婷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詩經(jīng)·周南·卷耳》
相傳古代有對(duì)夫婦,丈夫出征戰(zhàn)死在邊塞,妻子思念夫君,朝夕倚于門前樹下慟哭,淚水流干了,眼里流出了血,染紅了樹根,于是結(jié)出了凝聚無限愛意的紅豆。
王維也說“此物最相思”。一直以為最表相思的就是紅豆,讀過《卷耳》才知道,一點(diǎn)紅的相思雖濃烈,但太過局促。
相思應(yīng)如卷耳,漫過歲月的山野,而心是采摘的提籃,裝了一葉又一葉的青白。
一葉是愛人的英姿,一葉是愛人的微笑;一葉是噓寒,一葉是問暖;一葉是羈旅的苦楚,一葉是酒醉的牽腸;一葉是勞頓成疾,一葉是相思成災(zāi)……
閉上眼,我便穿越至兩千年前的綠野山坡,悄悄站在素衣女子的身旁。她在采摘卷耳,每每彎腰摘過一葉,就會(huì)起身呆立良久;而我在一側(cè),安靜地看她將摘下的卷耳一葉一葉遺失在提籃之外。
這會(huì)兒他是在上山嗎?山上是否布滿了石塊兒?他的車馬行走起來是不是異常艱辛?他也在想我吧?一定正在用飾金的小酒杯在以酒解愁吧?
這會(huì)兒他已經(jīng)登上那座山了吧?馬兒是不是已經(jīng)累得氣喘如牛了?他更想我了,小酒杯也失去了安慰的功效,他開始用犀牛角袋子喝酒了,只有這樣才能一醉解千愁。
那么艱難的路途,馬兒累壞了,仆人病倒了……這樣多的意外都可能發(fā)生,叫我如何放心呢?倘若真如我猜想,誰來照顧我的他呢?
多希望我能化作一枚卷耳,偷偷粘在他的衣袂間,一路隨行,以解相思。
卷耳是一種野菜,有毒,也解毒。因此我更加困惑,詩中女子真的是在采摘卷耳嗎?她要卷耳來做什么呢?兩千多年過去了,我仍見女子在田野中采摘不息,只是,即使靠得再近,我也看不清女子的面容,而她也無從告訴我摘進(jìn)籃中的到底是不是卷耳。
以卷耳對(duì)相思,這真是絕妙的比喻。相思本就隨處可生,無限瘋長;單單這點(diǎn)就像極了卷耳。卷耳有毒又解毒,相思又何嘗不是如此?恰當(dāng)?shù)南嗨剂钊擞鋹?,過度的相思使人痛苦,也唯有相思可解相思。
只是,相思到了這般濃烈的程度,也是嚇人的。對(duì)于真心相愛的人來說,不需過濃,亦不會(huì)過淡。不是似有似無的疏淡,但這絲絲入扣的相思卻無處不有。
由此看來,相思真應(yīng)如卷耳,一葉一葉地采摘,會(huì)比紅豆更持久,更端莊。
《卷耳》這個(gè)故事,說到底不過是個(gè)俗套的情節(jié):“她想他,希望他也同樣想她”,讀詩的我們卻為著千年之前不相干的人和事,一樣地,在卷耳鋪天蓋地的綠色思念里,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