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摘要】混凝土具有高強度、高抗形變能力、高耐久性等優(yōu)勢特點,正是憑借著這些優(yōu)勢,其在建筑領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幾年,城市基礎建設日益完善,市政道路建設發(fā)展迅速,推動了混凝土技術的實際應用。雖然混凝土技術在當前市政道路建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想要切實發(fā)揮該技術所以具有的特點并非易事,需對許多問題進行關注。簡單敘述了技術運用準備階段的主要內(nèi)容,并在此基礎上,對混凝土技術的具體應用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旨在提高混凝土技術應用水平,為推動市政道路工程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市政道路;混凝土技術;技術應用
如今,在經(jīng)濟與科技的雙重推動之下,城市基礎建設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績,這離不開混凝土技術的大力支持?;炷良夹g的實際應用情況直接決定了道路的強度、耐久性以及壽命,因此,相關施工隊伍應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混凝土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細致的分析,及時找到解決方法,進而保證混凝土施工順利完成,發(fā)揮出預期效用。
1.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前期準備
1.1 混凝土材料選取
從施工成本角度講,實踐證明,傳統(tǒng)與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成本近乎一致,但在具體的工期方面,相同工程量條件下傳統(tǒng)混凝土可有效縮短約10%的工期,而且還有相對較多的勞動力,保護費用也是列入其中的,盡管如此,若使用清水混凝土,由于不需要抹灰,而且吊頂與面層無需進行裝飾,所以梁、柱等材料用量得到了大幅縮減,間接節(jié)省了施工成本,對于后期的養(yǎng)護也無需投入過多成本。由此可見,清水混凝土具有更高的經(jīng)濟性與可行性,是市政道路施工的首要選擇對象。
1.2 混凝土技術準備
(1)明確規(guī)范的要求對所選混凝土材料進行驗收,嚴格按照設計方案與相應規(guī)范中提出的要求,必要時應運用樣板墻的方式進行試驗選取。
(2)優(yōu)化各個結構物的具體施工內(nèi)容,并對施工圖紙進行多方會審,掌握鋼筋保護層以及拉螺栓固定位置等細節(jié)要求,通過全面的協(xié)商與管理之后進行澆帶操作。
(3)針對各個組成部分的實際尺寸進行細致的分析核對。
(4)注重施工方案中對于面板模板接縫、施工縫以及拉螺栓等重要部分的設置要求,同時有針對性的對模板細部進行細化設計,完善混凝土技術方案。
2.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市政道路建設中的具體應用
2.1 控制生產(chǎn)配比
將切實可行的原材料與澆筑方式作為基礎,應采取相應的措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與水灰比。通過對實際情況的調查分析,按照方案提出的要求,將沁水情況進行有效的控制,限制在80-100mm范圍之內(nèi)。另外,還需對混凝土初凝的具體時間進行有效的控制,含氣量不得超過1.7%。在選取原材料時,應嚴格的進行限制,選取硅酸鹽水泥,查清水泥的制造廠家、批號以及強度等信息,水泥應在施工過程中保持足夠的一致性。粗骨料一般選用具有較高強度的級配碎石,其粒徑為5-31.5mm不等,所選粗骨料的含泥量不得超出1%,且不含任何雜質,產(chǎn)地、規(guī)格等都必須無誤。細骨料應不含有任何雜物,細度模數(shù)必須超出2.5,且含泥量應保持在2%以內(nèi),產(chǎn)地、規(guī)格等都必須無誤。使用高效減水劑作為主要外加劑,明確所選水泥的適應性、廠家以及品牌等信息,以免出現(xiàn)坍落度降低或沁水率上升等情況。作為混凝土材料的重要構成,礦物摻合料除了要具備足夠的活性以外,在對其內(nèi)部進行充填時,應充分發(fā)揮出幫助作用,確?;炷撩軐嵭缘玫酱蠓奶嵘?。同時,為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流動性,可適當選取粉煤灰,要求粉煤灰中不得含有任意雜質,并且細度等級必須達到二級以上。
配比應與各類材料在生產(chǎn)時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嚴格按照試驗成果中給定的配比進行生產(chǎn),杜絕隨意性行為的發(fā)生,嚴謹控制實際水灰比與拌和的時間,針對碎石與沙子所進行的含水率測驗應根據(jù)氣候的實際變化不定期實施,實際用水量并非一成不變,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在生產(chǎn)混凝土的過程中,主導因素是水灰比,其外觀取決于骨料,所以混凝土的砂石材料色澤度、顆粒應盡可能的均勻,使用一直的骨料可以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視覺面。
2.2 施工技術控制
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技術應用對于模板有著十分嚴格的要求,主要涉及到設計、制備、安裝以及綁扎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模板施工是整個工程的關鍵,在開展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將建筑實體結構作為主要依據(jù),對模板進行制備和設計。在對模板進行設計時,需要對模板安裝與拆卸的難易程度以及穩(wěn)固性進行全面的分析考慮,并保證模板在安裝完畢之后可以達到符合要求的穩(wěn)固性與平整性,以免出現(xiàn)形變的問題的發(fā)生,還要保證結構物斷面均勻,防止?jié){液流失等情況。按照要求選取適宜的模板,要求具備良好的耐腐蝕性、強度與平整性。形狀與規(guī)格存在一定差的構件在選取時應考慮實際強狂,模板要和構件相互匹配,否則會影響到后續(xù)的安裝施工。
E、T型構件的截面相對復雜,需要和自行制備的鋼模板匹配。鋼模板的內(nèi)部表面必須要經(jīng)過拋光處理,以保障其表面光亮整潔。在固定螺栓的過程中,不僅要接縫緊密,還要將金屬帽固定在模板的拉桿之上,這樣可以顯著減小其表面所受到的損傷,并易于拆卸。使用發(fā)泡劑封堵外部,并用油膏對內(nèi)部進行批嵌,為有效防止?jié){液泄露,還需設置封條。在澆筑時,應嚴格按照規(guī)范執(zhí)行,掌控混凝土運輸時間,隨時測量其坍落度,禁止使用變質的混凝土材料。
下料時,應對實際厚度與高度進行嚴控,每層下料的厚度不得超過50cm。正確操作混凝土振搗,即確保振搗均勻性,過振或漏振都會使混凝土出現(xiàn)質量問題。對于混凝土表面存在的氣泡,可使用多次振搗法予以處理,首次振搗需在澆筑的過程中進行,而二次振搗則應在靜置的過程中進行。每層混凝土在振搗完0.5h之后再對下層進行振搗。實際的振搗時間與深度應得到嚴密的控制,深度不得超過5-10cm范圍,振搗結束標準為表面不再產(chǎn)生氣泡,且無翻漿現(xiàn)象。
2.3 混凝土后期養(yǎng)護與修補
2.3.1混凝土養(yǎng)護
混凝土構件較為常見的問題有:色差與裂縫都是由于其表面水分失去造成的,進而會對混凝土的耐久性造成直接的影響,因此應切實加強其早期硬化階段的養(yǎng)護處理。強度與天氣兩項因素決定了構件所對應的側模,在對混凝土試塊進行拆除時,應確保其強度已經(jīng)達到預期標準。拆除完成之后,建議選用塑料薄膜作為主要養(yǎng)護材料,應避免使用草包等材料。此外,也可選用指定的養(yǎng)護噴涂膜,保證有效養(yǎng)護時長不低于14h。
2.3.2混凝土修補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許多問題都可以通過有效的養(yǎng)護進行妥善解決。然而,由于沁水性與漏漿等情況所造成的問題是難以避免的,砂帶等可能會在混凝土的表面上產(chǎn)生,所以常規(guī)修補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模板拆除完成之后,先清理掉表面附著的浮漿與砂子,修補材料選用水泥漿液,主要原材料為強度與品種保持相同的水泥。在已完成硬化的構件表層上,需要使用砂紙進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潔,最后再使用清水對構件進行清洗。
結束語
通過對市政道路施工中所運用的混凝土技術的分析得知,想要有效提升混凝土技術應用水平,不僅需要嚴格控制技術運用,使其落實到位,還要加大力度積極做好后期的養(yǎng)護與修補工作。在科學、準確的施工操作基礎上,才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李軍.加強城市市政路橋工程施工質量管理[J].建材與裝飾,2011.
[2]黃木良.淺談市政路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J].中國科技縱橫,2011.
[3]陳羅生.市政路橋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J].廣東科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