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低溫脅迫對木薯組培苗葉片若干代謝生理指標(biāo)的影響

2015-10-21 19:04:09歐文軍羅秀芹李開綿
熱帶作物學(xué)報 2015年4期
關(guān)鍵詞:低溫脅迫生理指標(biāo)木薯

歐文軍 羅秀芹 李開綿

摘 要 以木薯SC8和MS5供試材料,研究5 ℃低溫處理0、7、10、12和15 d對木薯組培苗葉片若干生理代謝指標(biāo)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木薯種質(zhì)SC8和MS5在5 ℃低溫脅迫下,隨著脅迫時間的延長,葉片的相對電導(dǎo)率、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呈不斷上升趨勢,而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過氧化物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趨勢;低溫脅迫下,葉片的相對電導(dǎo)率與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可溶性蛋白含量與丙二醛含量呈顯著負相關(guān),與游離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過氧化物酶活性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與可溶性糖含量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與過氧化物酶活性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主成分分析顯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相對電導(dǎo)率在第1主成分中占有最大的信息量,與木薯耐寒性關(guān)系密切,可作為評價木薯耐寒性強弱的主要生理指標(biāo),其次是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和過氧化物酶活性。綜合分析生理數(shù)據(jù)認為木薯MS5的耐寒性高于SC8,這為下一步從離體保存庫中直接采用組培苗方式進行大規(guī)模篩選耐寒種質(zhì)提供參考方法。

關(guān)鍵詞 木薯;葉片;低溫脅迫;生理指標(biāo)

中圖分類號 S537 文獻標(biāo)識碼 A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又名樹薯、木番薯,系大戟科(Euphorbiaceae)木薯屬(Manihot P. Miller)植物,其塊根富含淀粉,有“淀粉之王”之稱,其單位面積食物的能量超過水稻、小麥、高粱和玉米,是人類(特別是熱帶非洲國家)主要的食糧,迄今已有4 000 a的栽培歷史[1]。木薯起源于熱帶美洲,喜高溫,不耐霜凍[2]。一年中有8個月以上無霜期,年平均溫度18 ℃以上地方均可栽培[3]。木薯發(fā)芽出苗最低溫度為14~16 ℃,最適生長溫度為25~29 ℃,在14 ℃時生長緩慢,10 ℃以下停止生長,光合作用最低極限溫度為14 ℃,最高為40 ℃[4]。當(dāng)溫度為0~4 ℃時,植株容易受到寒害;當(dāng)溫度<0 ℃時,植株體內(nèi)細胞活動幾乎停止,生長點被凍傷[5]。中國熱帶亞熱帶旱地資源達200萬hm2,可供開墾種植木薯的荒地達100萬hm2,隨著氣候變暖、抗寒品種選育和種莖越冬貯藏技術(shù)的逐步改善,中國木薯植區(qū)從目前北緯26°逐漸北移到27~30°,將現(xiàn)有木薯栽培面積約50萬hm2發(fā)展到100~150萬hm2[6],但低溫傷害成為限制中國木薯北移的主要原因。2008年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給廣西木薯產(chǎn)業(yè)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災(zāi)害[7-8]。目前,大多數(shù)學(xué)者對木薯耐寒性的研究采用地栽苗或莖桿盆栽苗等方式進行[9-12],鮮有用組培瓶苗的方式進行評價。因此,探討木薯組培苗葉片在低溫脅迫下的代謝生理特性,比較耐寒性的強弱,將為直接采用組培苗方式對離體保存庫的木薯資源進行大規(guī)模篩選耐寒種質(zhì)提供參考方法。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材料為木薯SC8和MS5,來自中國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木薯研究中心離體保存實驗室。

1.2 方法

1.2.1 前處理方法 選取培養(yǎng)40 d的組培苗置于恒溫恒濕箱內(nèi),在(25±1)℃、3 000 lx光照強度、16 h/8 h光照周期條件下將培養(yǎng)箱溫度設(shè)置為按0.03 ℃/min降低至5 ℃,其他條件不變,取低溫處理0、7、10、12和15 d的組培苗葉片(含葉柄),測定相應(yīng)的生理生化指標(biāo)。

1.2.2 生理指標(biāo)測定 質(zhì)膜相對透性測定采用相對電導(dǎo)率法(REC);可溶性蛋白含量(wSP)、游離脯氨酸含量(wPro)測定按李合生[13]研究的方法,可溶性糖含量(wSS)測定按朱政[14]研究的方法,丙二醛含量(wMDA)測定按高俊風(fēng)[15]研究的方法,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ASOD)測定按康俊梅[16]研究的方法,過氧化物酶活性(APOD)測定按孫文權(quán)[17]研究的方法,5項含量、2項活性指標(biāo)均以樣品鮮重(Fresh Weight, FW)為基數(shù)。

1.3 數(shù)據(jù)分析

采用Excel2003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利用SAS9.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新復(fù)極差測驗、相關(guān)性分析和SPSS19.0進行主成分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低溫脅迫對木薯組培苗REC的影響

由圖1可知,低溫脅迫對2個樣本的膜透性表現(xiàn)出隨著脅迫時間延長而呈增加的趨勢;處理7 d內(nèi),2份樣本間REC差異不顯著,且均呈緩慢上升的趨勢;處理10 d開始,SC8的REC則極顯著的高于MS5;處理12 d后,REC均呈急劇上升,且2個樣本間的REC差距幅度進一步擴大;處理15 d時,SC8的膜透性是對照(0 d)的5.2倍;MS5的膜透性是對照(0 d)的3.0倍,可見低溫處理后木薯組培苗葉片的膜透性都遭到嚴(yán)重破壞,細胞內(nèi)物質(zhì)外滲比率明顯提高,隨著時間的延長,細胞膜受傷程度不斷加深,MS5與SC8之間的細胞膜穩(wěn)定性存在明顯差異,且MS5表現(xiàn)出低溫脅迫對細胞膜更好的保護性。

2.2 低溫脅迫對木薯組培苗wSP的影響

由圖2可知,低溫脅迫對2個樣本的wSP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在5 ℃處理12 d時,wSP曲線出現(xiàn)拐點,然后明顯由上升轉(zhuǎn)為下降;在低溫處理過程中,2個樣本的wSP都先由高于對照,在出現(xiàn)拐點后慢慢低于對照;且MS5的wSP在同一處理時間內(nèi)均高于SC8;在處理12 d時,SC8和 MS5達到最大值,分別為42.73 mg/g和45.70 mg/g,是對照的1.07倍和1.12倍;處理10、12和15 d后,2個樣本的wSP均達到極顯著差異,說明wSP對低溫十分敏感;MS5增加wSP的能力顯著高于SC8,表現(xiàn)出對低溫脅迫更強的適應(yīng)性。

2.3 低溫脅迫對木薯組培苗wSS的影響

由圖3可知,在5 ℃低溫脅迫15 d,2個樣本的wSS曲線整體表現(xiàn)為上升趨勢;在0~12 d,葉片的wSS變化不明顯,但呈緩慢上升趨勢;低溫處理12 d后,wSS均呈急劇上升趨勢;在低溫處理15 d時,MS5的wSS 是對照的1.63倍,SC8的wSS是對照的1.45倍,此時MS5的wSS顯著高于SC8。表明低溫誘導(dǎo)了木薯組培苗葉片細胞內(nèi)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在低溫條件下,不同木薯種質(zhì)間可溶性糖累積的速度和量存在差異。

2.4 低溫脅迫對木薯組培苗wPro的影響

由圖4可知,低溫脅迫對2個樣本的wPro影響呈現(xiàn)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變化規(guī)律;低溫脅迫7 d內(nèi),葉片的wPro幾乎無變化;在低溫脅迫7~10 d,葉片的wPro快速上升,低溫脅迫12 d時,2個樣本的wPro均達到峰值,達極顯著差異,其中MS5的wPro是對照的10.67倍,SC8的wPro是對照的3.40倍;低溫脅迫12 d后,2個樣本的wPro均呈急劇降低趨勢,但比對照高。表明低溫提高了木薯組培苗的wPro。在一定時間內(nèi),低溫脅迫促進了木薯細胞內(nèi)wPro的升高;超過一定限度,低溫脅迫對脯氨酸的累積起負作用。

2.5 低溫脅迫對木薯組培苗wMDA的影響

由圖5可知,低溫脅迫對2個樣本的wMDA影響呈現(xiàn)逐步上升的變化趨勢;低溫脅迫7 d開始,SC8的wMDA急劇升高,到10 d后又轉(zhuǎn)而緩慢上升,處理15 d后含量達到38.17 nmol/g,是對照的1.61倍;而MS5幼苗葉片的wMDA在低溫脅迫7 d開始才緩慢上升,脅迫15 d后wMDA達到29.70 nmol/g,是對照的1.26倍;SC8的wMDA均高于MS5,且脅迫7 d開始,差異達極顯著,說明wMDA對低溫十分敏感。表明低溫處理前期(0~7 d)對木薯組培苗葉片內(nèi)wMDA影響不大,隨著脅迫時間的延長,wMDA迅速提高,這可能是由于過度的脅迫導(dǎo)致膜脂嚴(yán)重過氧化。MS5的wMDA低于SC8,增加也較SC8緩慢,說明MS5減慢了膜脂過氧化作用,對細胞膜保護作用較強。

2.6 低溫脅迫對木薯組培苗ASOD的影響

由圖6可知,低溫脅迫對2個樣本ASOD的影響表現(xiàn)為先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趨勢;處理7 d后,SC8的ASOD極顯著高于MS5;處理10 d后,MS5的ASOD極顯著高于SC8;處理12 d后,SC8的ASOD又反過來極顯著高于MS5;處理15 d后,2個樣品的ASOD差異不顯著。MS5在低溫脅迫10 d時其ASOD出現(xiàn)拐點,達到最大值58.62 U/(g·min),低溫脅迫15 d時降到21.47 U/(g·min)。SC8在低溫脅迫12 d時,ASOD出現(xiàn)拐點,達到最大值40.70 U/(g·min),脅迫15 d時降到21.37 U/(g·min)。低溫脅迫15 d時,MS5和SC8的ASOD低于對照,而處理10和12 d時,2個樣本的ASOD高于對照,表明ASOD對低溫十分敏感,低溫脅迫促使植物保持較高的ASOD來提高自身的防御力,而過長時間的脅迫,對整個SOD的防御系統(tǒng)造成嚴(yán)重損傷,導(dǎo)致酶活性迅速下降。

2.7 低溫脅迫對木薯組培苗APOD的影響

由圖7可知,低溫脅迫對2個樣本APOD的影響都出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規(guī)律;處理7 d時,2個樣本的APOD上升均不明顯;處理10 d時,2個樣本的APOD均呈急劇上升,且MS5上升速率顯著高于SC8,此時2個樣本的APOD均達到峰值,分別為138.87和242.07 △OD/(g·min),此后2樣本的APOD又開始急速下降。處理10和12 d時,MS5的APOD均極顯著的高于SC8,但處理到15 d時,SC8的APOD極顯著的高于MS5,說明MS5的APOD對低溫更敏感。2樣本隨低溫脅迫時間不同,其POD活性均表現(xiàn)出差異極顯著,說明木薯的APOD對低溫十分敏感,一定時間內(nèi),低溫脅迫使植物APOD保持較高水平,但過長時間的脅迫將嚴(yán)重抑制APOD。低溫脅迫下,不同木薯種質(zhì)的APOD響應(yīng)速度不一樣,MS5的APOD對低溫更敏感。

2.8 木薯葉片生理生化指標(biāo)的相關(guān)性分析

由表1可知,wSP與REC、wMDA和wSS呈負相關(guān),且與REC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與wMDA呈顯著負相關(guān),與wPro、ASOD和APOD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ASOD與wSS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與APOD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REC與wMDA和wSS呈極顯著正相關(guān),與ASOD和wSP呈極顯著負相關(guān)。說明植物在低溫脅迫下,可以通過降低細胞內(nèi)wMDA和wSS或提高ASOD和wSP來減少低溫對細胞膜透性的傷害,從而提高植物的耐寒性。

2.9 低溫脅迫對木薯葉片生理生化指標(biāo)的主成分分析

由表2可知,前3個主成分的累積貢獻率達到86.97%,基本綜合反映了2個木薯種質(zhì)耐寒性的絕大多數(shù)信息。因此,選取前3個主成分為主成分分析的依據(jù)并進行綜合評價。第1主成分的特征值為3.305,貢獻率為47.22%,因子負荷系數(shù)絕對值較大的依次為ASOD、wSP、wSS和REC(表3),因此第1主成分由ASOD、wSP、wSS和REC指標(biāo)決定。第2主成分的特征值為1.619,貢獻率為23.12%,以wPro和wMDA的負荷系數(shù)絕對值較大,因此第2主成分由wPro和wMDA決定。第3主成分的特征值為1.164,貢獻率為16.63%,其中以APOD的負荷系數(shù)絕對值最大,第3主成分由APOD決定。主成分分析結(jié)果(表3)顯示:木薯組培苗隨著低溫脅迫的加劇,細胞膜最先受到脅迫,膜脂過氧化作用加強,膜逐步被破壞,膜透性在不斷增大,丙二醛在細胞內(nèi)大量累積,植物通過提高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和細胞內(nèi)滲透調(diào)節(jié)物質(zhì)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來降低低溫所造成的傷害,保護細胞膜透性從而提高植物的耐寒性。其中,ASOD、wSP、wSS、和REC在第1個主成分中占有最大的信息量,與木薯耐寒性關(guān)系密切,可作為評價木薯耐寒性的主要測試指標(biāo)。

猜你喜歡
低溫脅迫生理指標(biāo)木薯
刮木薯
柬埔寨拜靈木薯喜獲大豐收,市場價格保持穩(wěn)定
挖木薯
根據(jù)萌發(fā)率和出苗率篩選高粱種子萌發(fā)期耐低溫材料
烯效唑?qū)π←湻N子成苗的影響
不同香樟品系嫁接苗的生理指標(biāo)測定
智能穿戴設(shè)備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的分析及研究
遮陽網(wǎng)覆蓋對枇杷幼果抗寒性影響機理初探
淺談鹽脅迫對紫穗槐生理指標(biāo)的影響
轉(zhuǎn)ICE1基因水稻耐冷性與膜脂過氧化和抗氧化酶活性的關(guān)系
西城区| 兖州市| 仲巴县| 江城| 咸阳市| 鄂伦春自治旗| 宁国市| 五台县| 邵阳市| 唐海县| 万山特区| 黄大仙区| 宁城县| 新泰市| 九江县| 台前县| 汉川市| 若尔盖县| 观塘区| 志丹县| 三原县| 林州市| 来安县| 连云港市| 宣恩县| 宣城市| 轮台县| 大邑县| 宝清县| 武隆县| 中阳县| 大新县| 肥乡县| 万宁市| 蒙城县| 上杭县| 庆云县| 环江| 博野县| 马公市| 江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