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錫林
“掌柜的,我這柄劍斷了,能幫我重新鑄造嗎?”
這是一位十六七歲的少年郎,身材高挑,眉目秀朗,身穿一襲白衫,來到街口的頭一爿劍鋪,將手中的木匣放到柜臺上。
劍鋪的掌柜凝神端詳了一下匣中的劍,只見這柄劍的劍身比一般的劍要短一些,狹一些,隱隱可見劍身上布滿了精美的菱紋,只是如今從中間斷成了兩截,便像是一位氣息奄奄的病人,臉上蒙上了一層憔悴,變得光彩全無。
“小客官,你這劍身上有一個印記,當初應該是楊記劍鋪鑄造的,你可以到他家去看一下!”掌柜的指著劍把處一個米粒大小的印痕說道。
這是江南小鎮(zhèn)上的一條老街,街北有七座翠峰聳立,街南有三條清溪環(huán)繞,街口有一座牌坊,街中有一口雙眼井,街尾有一座石拱橋。
這條街從東到西足有三里,擠擠挨挨地開了二十四家店鋪,這些店鋪清一色都是打造刀劍的,所以這條街叫刀劍一條街。
這二十四家刀劍鋪子無一例外都有三大特點:一是每家店鋪里,從掌柜到伙計都是自己家里人,或夫妻,或父子,或兄弟,沒有外人;二是每家店鋪都是前面是店面,后面是作坊;三是每家店鋪都有自己的祖?zhèn)鞯慕^活秘技,都有不同于別家店鋪的招牌產(chǎn)品。
因此,每家店鋪在這里都是獨一無二的。
白衣少年循著掌柜的指點,很快就找到了門口掛著一面繡著“楊”字旗幡的劍鋪,當他將木匣一打開,那位四十多歲的楊掌柜瞥了一眼就說了:“不錯,這劍上面是我爺爺?shù)挠∮?,請等一等,讓我拿進去給他老人家看一看?!?/p>
原來這家劍鋪是祖孫兩人開的。
很快,楊掌柜捧著木匣就出來了,說:“我爺爺說了,這劍確實是他鑄造的,不過你這匣中的兩柄斷劍,并不是同一柄劍,那斷下來的劍尖部分是另一柄劍上斷下來的?!?/p>
“啊,這怎么可能呢?”
白衣少年聽了,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瞧,將這兩截斷劍的斷口處拼在一起,完全是絲毫不差,怎么會不是同一柄劍呢?”
“小客官,你再仔細想一想,這劍當初是怎么斷的,是在哪里斷的?”
白衣少年凝神細想了一會,不由喃喃自語道:“難道,難道是那一刻,我撿錯了,撿的是他的那一截斷劍?"
那是三天之前,這位名叫華一舟的白衣少年帶著這柄劍,來到金陵城的雞鳴寺前,這里正在舉辦三年一度的劍王擂臺賽。
憑著他父親傳授的七十二招降龍劍法,以及手中的這一柄精工鑄造、鋒利無比的寶劍,華一舟接連擊敗了九位對手。
這九位對手中,有的是被他那招式凌厲的降龍劍法逼到臺上畫好的紅線之外,按規(guī)定,就算輸了。
還有的是被他出神入化的招式削去了發(fā)髻或者削斷了腰帶,按規(guī)定,這也算輸了。
而更多的是對手手中的劍器,被他那柄看上去有些狹、有些短的寶劍,“錚”的一聲干凈利落,像削甘蔗一樣攔腰截斷的,這無疑也就是輸了。
每當這時,臺下立刻會爆發(fā)出雷鳴般的贊聲:“好劍,好劍 !”
然而,當他與第十位對手對壘時,令人料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
昂昂然走上臺來的也是一位少年,年齡看上去要比華一舟稍小一兩歲,個子也稍矮些,腰身比較粗壯,闊鼻子濃眉,穿一襲黑衣衫,自報名叫尉遲璧。
而他手中的劍,讓所有人看了都不禁一愣,因為他那柄劍也是狹狹的,比一般劍要短一些 ,或者說,幾乎與華一舟的劍一模一樣。
而讓華一舟感到驚疑的是那尉遲璧在臺上站定后,那持劍側(cè)立、蓄勢待發(fā)的身姿看上去是那么的熟悉,便不禁問道:“請問,你也是練的降龍劍法嗎?”
“不,我練的是伏虎劍法?!?/p>
“伏虎劍法? 可我怎么覺得你那劍法的架勢與我的降龍劍法是同一路數(shù)呢?”
“這有什么奇怪?天下劍法千萬種,其中總有相似相近的,閑話少說,比劍要緊!”尉遲璧不耐煩地說道。他此刻一門心思想的是要戰(zhàn)勝這位連勝了九場的華一舟,好一舉奪取劍王的桂冠。
“那好吧,看劍!”華一舟也被對手的傲慢惹惱了,一挺劍,飛身躍起。
然而,就在這一剎那間,他感覺到從手中的劍上傳來一股強大的力量,逼得他往后連連退了幾步。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難道是這位尉遲璧練的什么邪門功夫?
華一舟驚疑地抬眼望去,卻見尉遲璧也是握著劍往后退了幾步。
華一舟再次挺劍向前,可依然被劍上發(fā)出的那股勁道推得踉蹌后退。
華一舟冒火了,他認定這是尉遲璧耍的花招,雖然他看到尉遲璧也同時往后直退。
這一回,他猛一提氣,運足功力,雙手握劍,奮身向前,而對面的尉遲璧恰好漲紅了臉,使盡了渾身之勁,也挺著劍直撲過來。
兩柄劍終于碰到了一起,只聽得“砰”的一聲響,讓人瞠目結(jié)舌的是,兩柄劍同時斷了,兩個人手里都只剩下了頓失光彩的半截劍。
按規(guī)定,既然兩人的劍都斷了,那么,兩人就都輸了。
兩個人對視了一下,默默無言地同時彎下腰來,撿起掉落在地上的半截劍,各自轉(zhuǎn)身,神色沮喪地離開了比劍臺。
令華一舟感到匪夷所思的是,自己的這柄劍從來都是將別人的劍一削兩截,怎么會與尉遲璧的劍碰撞成兩截的呢?
但不管怎樣,他絕對不肯將這柄由他父親親手傳給他,他像生命一樣珍視的寶劍就此拋棄掉。于是,他跋山涉水找到了這座江南小鎮(zhèn),來到這充滿了傳奇色彩的刀劍一條街,想將這兩截斷劍重鑄成一柄好劍。
可沒想到的是,那楊掌柜的爺爺竟然說這兩截斷劍不是同一柄劍!
難道是擂臺上兩劍相撞的那一刻,他們各自都撿錯了,撿起的是對方的那一截斷劍?
但既然撿的是對方的那一截斷劍,那為什么與自己手中的斷劍如此之吻合,根本就不差分毫呢?
“因為,你與他的這兩柄劍,最早時,是由同一柄劍鑄成的。”
說這話的不是別人,是握著一柄黝黑的鐵拐杖從里屋走出來的一位耄耋老翁。他就是這楊記劍鋪的老掌柜,現(xiàn)在的那位楊掌柜的爺爺。
別看他偌大的年紀,發(fā)須白如霜雪,握著鐵拐杖的手掌卻是那么的粗壯有力,說話聲響如洪鐘。
“我與他的劍,是由同一柄劍鑄成的?”
老掌柜點點頭:“對,那是六十年前,我那時也不過二十來歲,跟我祖父學鑄劍已經(jīng)有十七八年了。有一天,來了一位寬袖長袍的白眉道長,帶了一柄寶劍。我一看,此劍是用十分罕見的精鋼打造而成,拿在手里靈光閃爍,劍氣逼人。
“白眉道長說,他有兩個徒弟,跟隨他學劍多年,他已經(jīng)老了,來日不多了,又沒有別的可留給他們,于是,他就想將這柄寶劍鑄成一模一樣的兩柄劍,分贈給這兩個徒弟,以作留念。他問我是否可行。我一口答應了。經(jīng)過七天七夜的烈火鍛造,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我正要將兩柄燒得通紅的劍放入水中作最后一次淬火時,旁邊的白眉道長突然說‘且慢,只見他掏出一把牛角尖刀,在自己的左右手上各劃了一個口子,然后,將兩手傷口上滴出的鮮血分別滴在兩柄劍上,只聽得滋滋作響,兩柄劍經(jīng)這鮮血淬火,頓時便光華四射。這樣,這一對孿生劍就鑄成了?!?/p>
“孿生劍?”華一舟還是頭一回聽到這么個名稱。
“是啊,這兩柄劍是由那白眉道長的一柄劍,一分為二而鑄成的,不就像是一個娘胎里生出來的兩個孿生兄弟嗎,加之白眉道長用自己左右手上的鮮血為它們淬火,更讓它們?nèi)缤瑢\生兄弟一樣血脈相連。正因為如此,一旦你們拿著這兩柄劍不是共同對敵,而是相互為敵時,它們便寧可自斷,也不肯自相殘殺,就連斷,也都是斷得一模一樣的,這可是一對有靈性有情義的劍啊?!睏罾险乒袷指锌卣f道。
聽了這番話,華一舟沉吟良久,原本一些紛亂的思緒頓時清晰了,不禁頗為傷感地說道:“如此說來,這位白眉道長就是我父親所說的我的師祖青虛大師了,我父親正是他的兩位弟子中的一位。我父親傳授給我的降龍劍法就是在師祖的青虛劍法的基礎上變化而形成的。我聽他講過,當初他之所以與他的師兄弟分手,就是因為兩人在這青虛劍法該如何變化招式上各持己見,最終鬧得不歡而散的。后來,我父親也為此事感到后悔,就想去與這位師兄弟和好,可是找了好多地方,卻聽說他已經(jīng)去世了。我父親又悔又恨,從此,也就一病不起,最后將此劍留給了我。不過,據(jù)我所知,我父親的那位師兄弟是姓龔,并不姓尉遲呀?”
楊老掌柜呵呵笑道:“這又有何奇,難道你這位姓龔的師叔就不可以把自己的劍與劍法傳授給姓尉遲的徒弟嗎?”
華一舟一聽,恍然大悟:“對呀,我怎么就沒想到這一點呢?”
“實話告訴你吧,這位尉遲璧三天之前就已經(jīng)來過了。他跟你一樣,也是拿著兩截斷劍找到這里,想要重鑄。他還很自責地說了一句話,當初他師傅曾叮囑過,如果遇到與他手中一模一樣的劍,千萬不要與之相斗。可是他卻為了去爭劍王之稱號,竟迷了心竅,忘記了這一叮囑。當時,我讓他三天之后再來,因為我估計,帶著另外兩截斷劍的你,一定也會找到刀劍一條街,找到我這個楊記劍鋪來的。”說到這里,老掌柜目光一亮,用鐵杖一指外面,“瞧,這不是他來了嗎!”
華一舟扭頭望去,果然,看到尉遲璧從街那頭大步走來了,不禁心頭一熱,立即迎了上去。
正如楊老掌柜說的,尉遲璧三天之前已經(jīng)從楊老掌柜那里知道了自己這柄劍的來歷,知道了與華一舟之間的淵源,所以此時看見了華一舟,就像看見了親兄弟一樣,頓時熱淚盈眶,老遠就伸出雙手,直奔了過來。
“尉遲兄弟,真對不起!”
“華大哥,是我不好,我向你賠罪!”
兩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久久不愿分開。
于是,楊家劍鋪的祖孫兩代掌柜,一齊披掛上陣,將那四截斷劍一起放入了熊熊的熔爐中。
經(jīng)過七天七夜的千錘百煉,精心鍛造,到第八天早晨,那乒乒乓乓的錘打聲終于停下來時,楊掌柜攙著他的祖父楊老掌柜帶著未擦凈的汗水,十分疲憊地從后面作坊里出來了,楊老掌柜手中捧著一個劍匣。
早已在前面店鋪里等得望眼欲穿的華一舟與尉遲璧,迫不及待地上前問道:“劍,鑄成了?”
“鑄成了?!?/p>
楊老掌柜點點頭:“不過,只鑄成了一把。”
“只鑄成了一把?”兩人不約而同地驚問道。
“是的,”楊掌柜帶著歉意解釋道,“說來也奇怪,這四截斷劍放在一起熔成一團之后,無論我們爺倆怎么努力,也無法把它分開來,無法將它分成兩半,仿佛它執(zhí)意不肯分成兩柄劍,沒辦法,我們只好把它鍛造成了一柄劍,實在對不起?!?/p>
說著這話,楊掌柜打開劍匣,里面果然只有一柄劍,不過,那可是一柄精美絕倫的好劍啊。
只見它遍體籠罩著一團如月亮般皓潔的寒光,劍身上刻著魚鱗般細密的菱紋,劍刃上如有冰晶在閃爍,可見其鋒利無比。
可是,這么一柄人見人愛的好劍到底該歸誰呢?
華一舟從劍匣中拿起了劍,看了一看,毅然說道:“尉遲兄弟,這柄劍你拿著吧,它應該歸你!”
說著,他就將劍送到尉遲璧手中。
尉遲璧一時還沒回過神來呢,愣愣地接過劍來,問道:“華大哥,為什么應該歸我?”
“因為我比你大,現(xiàn)在這劍只有一柄,作為哥哥,理應讓給弟弟 ,再說當年,我爸爸就是因為與你師父分手而抱憾終生。既然現(xiàn)在我們兄弟相聚了,我愿意用這一柄劍來補償他當年對你師傅的愧疚?!?/p>
聽了這番情真意切的話語,尉遲璧卻連連搖頭:“不,華大哥,這劍應該歸你,你是兄長,我是小弟,按先長后幼的順序來,也應該先輪到你。我?guī)煾翟谑罆r,時常念叨他師兄就是你父親對他的好,責怪自己忘了兄弟情誼,所以,如今他在天之靈,也一定會贊成我,將此劍歸于大哥的!”說著,尉遲璧十分堅決地將劍送還到華一舟的手里。
“不,應該歸你!”
“我不要,應該歸你!”
兩人將那柄劍三番五次地推來讓去。突然,他們倆誰也不推,誰也不讓了,而是兩眼直直地愣在那里。
因為,他們驚愕地發(fā)現(xiàn),就在他們再三推讓的過程中,不知何時,這原本的一柄劍變成了兩柄劍。他們倆手中都已經(jīng)各自捧著一柄一模一樣的劍,同樣的長短,同樣的寬窄,同樣的晶光四射,鋒刃凜冽。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難道是這柄具有靈性的劍被他們兄弟的真誠感動,自己由一柄劍化身為兩柄劍?
那這柄劍也太神奇了!
是不是這楊記劍鋪的祖孫兩位掌柜故意將鑄造好的兩柄劍天衣無縫地合成了一柄劍,來考驗這兩位少年的品性?
那這楊記劍鋪的技藝也太高超了!
從那以后,有兩位少年劍俠并肩行走在江湖上。他們雖然不是親兄弟,但他們手中的劍卻是一對孿生劍。他們倆手持這一對孿生劍從不分離,所向無敵。
圖·黑 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