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江
我媽在河門口(小城巷民習(xí)慣稱家附近的河邊為河門口)淘米、洗菜的日子,河水是清的,照得見人臉,望得見淺水里的石子、沙礫和泛白的貝殼殘骸。我能用淘籮舀到身體透亮的小魚。我是從彎曲幽靜的小巷,走到河岸邊的。小巷叫石頭巷東小街,我家的老宅就在巷中。那時(shí),我剛讀初一,我爸關(guān)了在小城里的一爿小店,回到了老宅。
這是一條古河,小城巷民都喊它蘇陳河。它的一端水面開闊流向古通揚(yáng)運(yùn)河,另一頭河道狹窄流去小城里。那時(shí)節(jié),我常在河邊玩,用細(xì)竹竿絲線釣鲹條魚,或者游水、摸螺螄,還有就是看老翟家放鴉捉魚。我站在河岸,就能看到老翟家的水碼頭,那里停靠著三五條尖頭窄身輕盈的放鴉船。準(zhǔn)確地說老翟家并不與我家同一個(gè)街巷,它有另一個(gè)名稱叫小漁行。早先小漁行的巷民都從事著一個(gè)古老的職業(yè):捉魚、賣魚、織漁網(wǎng)。老翟家就是其中之一。
老翟家有一幢帶圍墻的青磚瓦屋,天井中養(yǎng)了一群鴉,一進(jìn)老翟家大門,就聞到濃重的腥臭味,磚地上全是白屎。這鴉可不是現(xiàn)今時(shí)尚的寵物,它是漁人捕魚的獵手。鴉的學(xué)名叫魚鷹,當(dāng)?shù)貪O人卻喊它鴉。鴉臉相兇狠,有一雙凹陷、圓瞪、死定定的藍(lán)眼珠,還有一尖利帶鉤的長嘴喙。我去老翟家天井總是遠(yuǎn)遠(yuǎn)躲著它們,生怕被鴉冷不丁啄一口。隨便啄在哪里一啄一個(gè)洞,你怕不怕。不過,剛孵出的鴉還是蠻可愛的。那是一只羽毛蓬松大屁股的蘆花母雞孵的一窩鴉蛋,有十來只,青殼的,像鴨蛋,但小多了。孵出的小鴉,全身無毛,紅嫩的一只肉球,小鴉怕冷又怕熱,非常嬌貴。為保持恒溫,翟爺常用棉花包著,旁邊還放著一只扁圓的銅湯婆子。倘若是野生的鴉就沒有這般嬌貴了。野鴉產(chǎn)在鎮(zhèn)江金山寺一帶,棲息在樹上,野鴉產(chǎn)蛋在樹窩內(nèi)自己孵。野鴉能高飛,飛翔時(shí)必須把食全部吐光。它的食量很小,一頓只能吃一兩左右小魚。野鴉是無法訓(xùn)練成家鴉的。家鴉每年二三月份生蛋,一只鴉只生十來只蛋,生蛋時(shí)就不肯下河捉魚了。這些知識都是翟爺告訴我的。我們還是看看老翟家剛出殼的一團(tuán)小鴉吧。它們齜著牙,細(xì)聲地吱叫著,個(gè)個(gè)伸長脖子,急等著喂食。我見過翟爸與翟媽喂小鴉。翟爸與翟媽都很壯實(shí),臉膛黑紅發(fā)亮,手指頭粗粗地捏著一小白瓷勺,一勺一勺喂剁碎了的黃鱔糊,就像喂吃奶的嬰兒一樣。小鴉邊吃邊叫,好像蠻開心的。小鴉一日三餐,要喂兩個(gè)月,才長齊羽毛,這時(shí)要吃兩三塊豬肉,之后逐漸增加,越吃越多。那些在天井里的大鴉,每天只吃一餐,吃的時(shí)候熱鬧非凡,粗獷的叫聲呀呀一片。翟爸與翟媽是用木桶裝食的,一桶魚,一桶肉,一桶豆腐。翟爸與翟媽一手拎住鴉頭,鴉嘴張得大大的,一木勺一木勺往里灌,不管它吃不吃,鴉的脖子有個(gè)囊,灌到囊鼓起來才放手。大鴉一頓要吃一斤多魚,都是半大點(diǎn)鯽魚,小的羅漢魚、鲹條魚放在淺盆內(nèi)由鴉自己吃。翟爸與翟媽不是讓鴉白食的,老翟家原先不過是幾間草屋,是鴉為他們捉魚,才有錢造了磚墻瓦屋,鴉是老翟家的錢簍子。翟爸說,一只鴉值一只金戒指,好的良種鴉值一只金手鐲呢。我知道,能與黃金論價(jià)的東西,一定是很值錢的。
老翟家的大?。ó?dāng)?shù)厝朔Q大兒子叫大?。┤コ抢镒龉ち?,放鴉捉魚是二小。我時(shí)常在河邊看到,二小用竹篙輕輕一點(diǎn),柳葉尖頭鴉船就在河面上輕盈地漂起來,無聲無息地離開了水碼頭。二小也不過十三四歲,短發(fā)、大頭大腦,夏天是一件短袖紅衫,冬天是一件藍(lán)色的球衣,無論夏冬下身都穿戴防水的背帶膠褲膠靴。二小把鴉船玩弄得飄忽莫定靈活自如,忽東忽西、忽左忽右,或前或后、或停或行,還能盤旋劃圈。鴉船像活的有了生命一般在水上隨心所欲地游來游去。二小手中的竹篙更是如一根長長的魔棒神奇極了。只要二小用竹篙順著船沿往水下一探,憑手感就對河底一清二楚,平坦緩和的留不住魚,高低不平的一定有魚。二小一旦判斷水底有魚,他便竹篙一晃,腳一蹬船板,棲停在鴉船兩側(cè)船幫上的鴉,大約各有三四只,就紛紛拍翅躍入水中捉魚去了。二小手持竹篙停住船,立在船尾,雙眼目不轉(zhuǎn)睛,注視著水面的細(xì)微變化,哪怕一個(gè)小氣泡從水中泛出,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他的眼睛像鴉一樣亮,立即會認(rèn)出是氣泡還是魚花兒。魚花兒是魚游打起的,他會毫不遲疑,又一晃竹篙,三五只鴉就會拍翅出水撲騰過去。家鴉是飛不高的,它的翅膀中被剪掉了幾根羽毛,它的腳上拴了一根短繩,不讓它下水,就用腳踩住短繩,要把它從河里弄上船,就用竹篙尖鉤短繩,一鉤就鉤上船了。一旦鴉尖鉤嘴咬住魚有了收獲,大凡小魚它會吞下去,但是決不會吞下肚,因?yàn)樗念i脖子上有繩,不松也不緊地扎著,魚在喉嚨口的一個(gè)大大的囊里儲存著,又吐不出來。囊鼓足了,二小就用竹篙把它鉤上船,一拎腳,魚就會被吐在中間的船艙內(nèi),然后放鴉回河里繼續(xù)捉魚。因?yàn)轼f剛才咬到的魚,到喉不到肚,它餓,它要吃飽,就這樣不停地抓魚不停地吐魚,它始終吃不下魚。其實(shí),只會抓小魚的鴉并不是好鴉。優(yōu)良品種的鴉,毛色好,全身羽毛烏亮,下水不怕冷,出水后,搖頭一抖,水珠四濺,身上滴水不沾。而劣品鴉,羽毛下水就濕,出水濕毛披身,冷得發(fā)抖。這種好鴉常游到河中心,在水里鉆得深,專揀大魚抓,甚至憑著鴉尾拍打起的浪花,在被攪渾的水中可以準(zhǔn)確無誤地鉤咬到大魚,有時(shí)憑河底泥沙的氣眼,把大甲魚從洞窩內(nèi)鉤出來。
我就見過兩只好鴉一起協(xié)同合作抓大魚的情景。那是一個(gè)寒冷的冬天,剛下過大雪,我在河邊堆雪人,看到二小的鴉船在河上。后來,我才知道,這種天氣出河,抓的魚才多。只見一只鴉身影一閃,一個(gè)猛子扎入水中,涌出一圈白細(xì)的水珠,眨眼間消失得無影無蹤。我不吹牛,真的不消一分鐘,它在水面一冒頭又連扎三個(gè)猛子,一百來米下來了,它在水下追魚,這是一條大魚,它緊追不舍,它的眼睛犀利無比,一丈開外看得清清楚楚,大魚逃得快,它追得快。說來你可能不信,另一只鴉似乎事先用鴉語商量過一般,沿著扎猛子的鴉在水下追捕的方面貼水撲翅急飛,然后,在前候著,說時(shí)遲那時(shí)快,它也一扎猛子下去迎頭截住了大魚。在雪地的映襯下,水光通白,兩只鴉烏亮閃閃地用鉤嘴抬著一條白花花的大魚向鴉船游來。二小的鴉船隨即迎上去。二小手提一竹竿頭綁著鐵圈的網(wǎng)兜,捉魚的人叫它勺海。二小把勺海伸了過去,兩只鴉這才尖鉤嘴一松,大魚落在了勺海里。假若勺海不來,鴉是不肯松嘴的。這是一條大鰱魚。我估摸長短比我矮不了多少。后來聽說一稱有二十多斤。二小是我朋友,我在岸上喊起來:捉到大魚啦?二小不愛說話,他只向我一笑,然后朝兩只鴉喊到:大花臉、二花臉。這是剛才捉大魚的兩只鴉的名字。老翟家的鴉每只都有一個(gè)名字。我在老翟家混玩的時(shí)候,漸漸地知道了這些鴉的名字來歷。老翟家最興旺的日子有兩三百只鴉,翟爸與翟媽都能分辨出來。到了二小長大也撐船放鴉時(shí),老翟家的鴉已明顯減少,也不過七八十只鴉。二小都能辨出鴉名。一般來說,鴉名是從鴉的臉、嘴、頭色來起的。譬如說,鴉臉上是白毛,尖嘴上有黑斑,而且多,就叫它大花臉。黑斑少一點(diǎn),就叫它二花臉。如果腳上有白斑的就叫它花腳。尾巴上有十六根羽毛的就叫它十六尾。假若翅膀上間插幾根長白羽的稱它為花翅。全身黑羽毛的又稱它全黑。還有黑中帶暗花稱它暗花毛或毛老鴉。二小還能隨便一指說出這鴉是公是母。他對我說,其實(shí)也沒有秘訣,就看頭角與塊頭,頭角大、塊頭大一般是公的;頭角小、塊頭小一般是母的。他還說過,鴉的年齡主要看肚皮,一兩年的是白肚,叫一隔年;三四年的是花肚,叫中隔年;五六年的是黑肚,叫老隔年。肚皮的毛色隨鴉的年齡變化而變。最老的長壽鴉能活二十年。這種鴉叫大隔年。二小還送過我兩只鴉蛋,是蒙著家里偷偷塞給我的。他說,鴉蛋小孩吃了不生筋(生筋是什么我也不懂,大人常嘴上講,大概鴉蛋對小孩能起到安神作用,吃了不易受到驚嚇),我拿回家給了我媽。我媽煮給妹妹吃了。
我與二小的交往疏離,是在我初中畢業(yè)離開老宅去外地讀書之后。等我再回到老宅,翟爸與翟媽都已老了,我與二小也是中年人了。老翟家的院子里仍舊白屎滿地。二小還在放鴉捉魚。過了許多年,我又去過老翟家,我看到沿途的小巷的青灰的瓦宅墻上都有著白石灰圈圈,圈內(nèi)寫著一個(gè)大大的“拆”字。也就是說,小漁行這一帶的房子要拆遷了??纯词趴?,老翟家還有人,但院子里已經(jīng)沒有了白屎,也沒有了腥臭味,更沒有了鴉的叫聲,墻角落躺著一艘破舊的尖頭鴉船。二小在堂屋內(nèi)帶著妻小在祭祖,一張八仙桌上供著飯菜,點(diǎn)著香燭,依次叩頭,并在一扁平發(fā)黑的銅盆內(nèi)點(diǎn)燒著紙錢。二小發(fā)胖臃腫,眼睛的光亮消失了,顯得渾濁而遲鈍。他還是那樣一笑,只說了一聲:回來啦。我見到堂屋靠墻的香燭臺上供著翟爸與翟媽。紙錢的火光一亮一閃,我不想多說就告辭了。
我小時(shí)候熟悉的河邊已不復(fù)存在,老翟家的鴉船碼頭已塌了。岸上堆滿了生活垃圾,河水發(fā)黑,散發(fā)出火油的氣味。后來聽說,老翟家捉的魚有一股火油味,賣不出去,這才關(guān)門不做捉魚生意的。
圖·罐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