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亮
劉小東并沒有為此次的作品及展覽臆造出一個不存在的載體,相反,藝術家用在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駐留期間創(chuàng)作的數(shù)十張不同尺幅的畫作,并結合楊波導演的紀錄片《全勝》,以多媒介方式構成了這座看得見—如果你想去,也一樣摸得著的空城。
這座空城,正是現(xiàn)實真實存在并“馳名中外”的“鬼城”鄂爾多斯,而空城里的主角,則是在城鎮(zhèn)化浪潮背景下不得不在原址“背井離鄉(xiāng)”,并開始與新城顯得彼此格格不入的草原牧民們。地貌的改變使得他們在這樣的浪潮中流離失所,也讓面對沒有居民的“城市”有點不知所措。但伺機觀察,發(fā)現(xiàn)敵人(城市)非常弱小的牧民們,竟然與城市“晝伏夜出”的打起了“游擊”。
劉小東在此次展覽上,將本該涇渭分明的真實與荒誕也“混為一談”,借由“失去家園”“坐擁草原城市”的邊緣牧民與鬼城的詭異對比,似乎也在影射現(xiàn)代人與城市關系危機的暗流涌動,人們雖然坐擁偌大城市,卻又有著來自城市生活中各自不同的困惑:在城市中的人,真的充分擁有、享受城市生活嗎?
“當我剛到這里時,有人問我,你喜歡鬼城還是擁擠的城市?我很難回答,但我可能回答,我喜歡鬼城。因為在中國享受沒有人的城市實在太奢侈了,這么大一片資源,這么少的人去享受,當然是非常美的一個狀態(tài)?!薄獎⑿|
這是展廳展墻上眾多配文的一處,藝術家巧妙的指出了今日城市問題的關鍵:“正常”的城市,雖然服務一應俱全,但人口的上升和空間的有限,使得人均可享受資源愈發(fā)緊張。而鬼城雖然地廣人稀,但畢竟其容量過剩,現(xiàn)有人力遠遠不足以完全驅動城市機器的正常運轉,所以這可能也是藝術家“很難回答”的原因之一吧。
而看似荒誕打趣的設問與回答,事實上并不能讓“無關群眾”處于隔岸觀火的狀態(tài),劉小東雖然沒有選擇一座正常的城市作為創(chuàng)作主題,但通過對一座鬼城的描述,引申出人們對整個城市系統(tǒng),乃至現(xiàn)代文明危機一隅的思索,使任何一座看似“正常”的城市,都難以獨善其身。難道今日處在尷尬境遇的,只有鄂爾多斯的“城”與“民”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或人們在某種程度上,都是一座座“美麗城市”里的孤兒。
劉淳:……很多畫家對中國的社會問題和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東西很感興趣,你為什么沒有介入到這其中來?
劉小東:我不喜歡,也沒那個興趣。政治有時會讓人感得惡心,我想用幽默和含蓄的方式逃避……
這是筆者在劉小東過去的一段訪談中的摘抄,其實此次展覽上或多或少都能嗅到一些上述對話中的氣息。比如說,每當我們提到“鬼城”,就自然聯(lián)想到房地產(chǎn)泡沫、聯(lián)想到經(jīng)濟、政策,直到政治,然而劉小東確實像他在這段訪談中所說,采用了一些幽默和含蓄的方式去規(guī)避—雖然矛頭所向十分清晰。
“農(nóng)業(yè)社會像堂吉訶德一樣,中午打累了休息,下午迎接新的戰(zhàn)斗,晚上工業(yè)社會休息了,農(nóng)業(yè)社會仿佛覺得自己勝利了,但其實是徹底失敗了,他們在自我安慰”—劉小東
凝練的三言兩語,似乎讓人感覺劉小東很早就有了對相關問題的看法和立場。這場在看客眼中可以輕描淡寫當作飯后談資的感官荒誕劇,卻被藝術家定義成了一場“戰(zhàn)爭。
在這段調侃配文和相關作品上可以看出,劉小東借鄂爾多斯牧民的現(xiàn)狀,不僅指出城市問題,也同時影射了整個農(nóng)業(yè)社會的遭遇。
此外,藝術家不僅在文字上不留情面的指出農(nóng)業(yè)的“茍且”,在畫作表達上傳達的情感也更加立體:嶄新錚亮卻被弱化的城市圖景,在神采飛揚的牧民形象襯托下,顯得贏弱不堪,沒有生命力;另一方面,牧民們看似仍然延續(xù)著古老的生存方式、似乎是“勝者”,但在不合時宜的“穿越”場景中顯露的強烈“違和感”,也使他們看起來像在夾縫中求生存。而這些元素都加劇了作品的諷刺與荒誕感,甚至還為畫面本身附上了一層莫須有的“超現(xiàn)實主義”氣息。細讀過后,不難發(fā)現(xiàn)藝術家的文字與作品是可以相互佐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