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
《百喻經》里講了一個故事:一群人坐在屋子里議論別人的缺點,其中一個人說:“張三別的都好,就是脾氣太暴躁,動不動發(fā)火?!睆埲齽偤脧拈T口路過,立刻沖進屋內,捉住說話的人,舉手就打。眾人趕忙上前勸架:“有話好說嘛,你為什么打人呢?”張三怒氣沖沖道:“此人在背后說我壞話,還冤枉我脾氣暴躁,該打!”眾人道:“看你現(xiàn)在怒發(fā)沖冠的樣子,不是全都應驗了嗎?”
有一種人就像火柴,一遇摩擦就起火。按照佛教的說法,你一生氣,就犯了嗔戒。一個人動不動就發(fā)火動怒,是缺乏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
臺灣作家李敖曾經講到他的老師殷海光。有一次,殷海光正在家里吃飯,忽然想到某個政敵的種種行徑,不由得怒火萬丈,氣得連飯都吃不下。殷海光是自由斗士,見到不平事就氣不打一處來,后來不幸得胃癌去世了。誘發(fā)胃癌的因素很多,心情郁悶是重要原因之一。殷海光只活到49歲,而使他天天生氣的政敵,卻活到了89歲。他輸了,沒有打倒敵人,先把自己打倒了,原因是愛生氣。
李敖從中得到的教訓是:“無論遇到什么事情,我都不生氣,我跟你逗著玩。我要贏你,活過你。”看得通透,才能活得灑脫。雖有些調侃的味道,但悟出的道理就是——不生氣,你就贏了。
從某種角度來看,發(fā)怒就是無能的表現(xiàn)。當一個人遇到挫折,愿望不能達成時,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意見,所以才會發(fā)怒,這恰恰是最糟糕的表達方式,也是最無用的方式。脾氣人人都有,生氣誰不會?
一把火的憤怒,燒毀的往往還是自己。
(旺旺摘自《重慶晚報》,圖/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