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紀曉杰++++李成波
2014年度是全國實施監(jiān)管棉花入庫檢驗的第一年,借助監(jiān)管棉花這一全新的檢驗流程及新標準,通過一些檢驗數(shù)據(jù)的積累,談談對棉花感官檢驗的一些體會。
客觀理解顏色及顏色級概念
顏色是光作用于人眼而引起的除形象以外的視覺特性,光澤是由物體表面對光的反射情況而定的。人眼看到的顏色,不但取決于物體本身的特性,而且還與照明光源的光譜成分有關,即人眼看到的顏色是物體本身的屬性與照明條件的綜合效果。任何一種物體的顏色,都可以用色度學的三個基本參數(shù)來描述它的特性,即明度、色調和飽和度。對于非彩色棉花,不同的棉花色調是相同的,只要用明度和飽和度兩個值即可確定,通過孟塞爾顏色學相關理論這兩個指標可相應轉換為Rd反射率(屬于明度指標)和+b黃色深度(屬于飽和度指標),即決定棉花顏色級的兩指標。
影響棉花顏色級感官檢驗的要素
通過以上顏色及顏色級的定義我們知道,物體的顏色不僅取決于物體本身,還與光源、周圍環(huán)境的顏色以及觀察者的視覺系統(tǒng)有關系。主要影響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棉花本身的特性如產地,新疆棉還是內地棉。當年新花還是已經儲存過幾年的儲備棉;是早期花還是霜后花等等,我們應該根據(jù)這些棉花本身特性的不同來進行區(qū)分,利用不同的檢驗方法進行檢驗。
2.光源。分級室內的光源其照明質量應相當于北向中等陰天天空晝光的光譜分布,工作區(qū)表面即分級室臺面的光照度應該在(750+100) lx范圍內,且工作區(qū)上的光照應盡量均勻,不應有眩光和交叉照明。光照度在600 lx~1000 lx的范圍內也可以使用,但600 lx以下和1000 lx以上隨著光照度的降低或增加,對棉花反射率和黃度的影響逐漸增大。
3.檢驗周圍的環(huán)境。棉花分級室內墻壁和設備的顏色規(guī)格,要求是無光中性色,其灰度值N8.5為好,不允許深于N8.0;天花板白色不允許深于灰度值N 8.5;地板約灰度值N7.5。
4.人員因素,在我們日常檢驗過程中,檢驗人員作為主體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嚴格地說,每個人的視覺并不完全相同,即使在視覺正常的人們中間,也有一定的差別。這就要求我們在檢驗過程中遵循個體差異和棉花本身顏色的客觀規(guī)律,科學地進行感官檢驗。首先人的眼睛長時間處于高度集中狀態(tài)下會產生疲勞,尤其是棉花顏色級檢驗過程中,建議每隔45分鐘休息一次;再者檢驗人員之間、同一檢驗人員不同時間就同一個樣品應經常比對目光;另外,檢驗人員的心理狀況也是影響其感官檢驗的因素之一。
檢驗方法體會
依據(jù)新標準規(guī)定,顏色級共分為4個類型13個級別,比之前品級概念有本質的不同,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檢驗過程中要利用不同的方法,徹底拋棄之前品級三要素的概念。具體到實際檢驗過程中建議采取以下方法:采用先確定類型,再看級別的檢驗順序。棉花類型的確定是顏色級檢驗的第一步,只有我們明確了該棉花是白棉還是淡點污棉或者淡黃染、黃染棉4種類型的哪一種,才能去定級別。通常情況來說,我國主產區(qū)主要品種在正常天氣下成長成熟的棉花一般歸為白棉類型,給人的總體感覺是潔白、灰白、乳白色,不應該有偏黃、陰黃的感覺。淡點污棉是由白棉中混有部分未成熟就因霜或蟲害而死的發(fā)黃的纖維,還有就是受過輕度污染和長期儲存的棉花。根據(jù)國儲棉出庫檢驗的情況,我們可以了解到,正常白棉的二三級地產棉在放置一到兩年后,絕大部分歸為了淡點污棉。而淡黃染棉和黃染棉是我們在平時檢驗過程中很少遇到的棉花類型,基本上也是從淡點污棉變異過來或者多年的儲存變異,由于其特征較為明顯,檢驗也相對容易。而級別的檢驗應該充分理解顏色級文字描述后,比對實物標準進行檢驗。實物標準每個級別都有4塊棉樣,它們沒有高低之分,均為底線標準,分別代表不同黃色深度區(qū)域內的底線特征,因此我們在對比4塊標樣時不能有產區(qū)的概念,要充分考慮反射率和黃度的綜合指標,確定其級別。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在日常感官檢驗顏色級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一是定期維護分級室,包括檢查光源照度、燈管的亮度等;再者根據(jù)棉花本身不同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檢驗方法;另外加強實驗室之間和人員之間的比對,積累檢驗方法和技巧也是感官檢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單位:青島市纖維紡織品監(jiān)督檢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