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琴
她是一位居住在莫斯科郊外的富孀,清麗秀美,高雅不凡。她喜愛音樂藝術,從小是聽著母親甜美的歌聲長大的。然而她的生活并不如意,她16歲嫁為人婦,丈夫是德國一位工程師,名字叫卡爾·馮·梅克,后來成為鐵路運輸大亨。不幸的是,1873年,卡爾因心臟病突發(fā)病逝,她繼承了亡夫豐厚的遺產,在自己的莊園擁有一切,內心卻深感寂寞。
1876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深居簡出的她在朋友家第一次聽到了鋼琴曲《暴風雨》,頓時傾倒了。更使她感到震撼的是,她聽朋友說年輕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正陷入經濟困境而無力自拔。從那一刻起,一個拯救這位音樂天才的使命感在她的心中油然升起。就這樣,音樂使她和他宿命般地相識了。為了讓高傲而敏感的作曲家能夠接受自己的資助,梅克夫人以收藏樂曲為名,寫信委托柴可夫斯基編曲,然后給予很高的報酬,卻并不親自出面。
柴可夫斯基很愿意為這位情趣高雅的夫人創(chuàng)作。漸漸地,兩人書信頻繁,超越了一般的友誼,向著藝術與人生、音樂與愛情的縱深處擴張。柴可夫斯基為梅克夫人寫了《喪禮進行曲》《譴責》《第四交響曲》等等。雖然他們在音樂世界里互通款曲,有著不可言傳的默契,但這不是一般的羅曼史。因為梅克夫人并沒有情誓,柴可夫斯基亦無許諾。魚雁款款來往,使他們各自的生活注入了難以抑制的激情,他們卻僅僅保持著通信形式。
梅克夫人向柴可夫斯基索要了照片,回信說:“那可愛的照片使我的世界燃燒,使我的心又光亮又溫暖。”她還在信中直言不諱地對柴可夫斯基說:“我曾一度熱望和你本人見面,但是我現(xiàn)在感到你越是使我著迷,我越怕和你見面。目前,我寧可遠離你而想像你,寧可在你的音樂中和你相映?!?/p>
他們一生頻繁書信往來14載,卻從未謀面也不想謀面。梅克夫人從1877年開始,每年給予柴可夫斯基優(yōu)厚的經濟資助,使柴可夫斯基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創(chuàng)作,無后顧之憂。在他們14年的書信交往中,善解人意的梅克夫人始終在遠處靜靜地關照柴可夫斯基的生活。她對他說:“你是唯一能給我這樣深刻、這樣巨大幸福的人,我無限感激,只希望這一切永無盡期。”而他回信給她亦說:“你像空氣一樣不可缺少?!彼麨樗I上《第四交響曲》,稱為“我們的交響曲”。
1879年的一個初秋時節(jié),在通往梅克莊園的樹林小路上,他與她的馬車無意相遇了,彼此都感覺很尷尬。柴可夫斯基回到彼得堡后,寫信向梅克夫人致歉。梅克夫人給柴可夫斯基寫信說:“我很高興遇見你,在這個世界上,我愛誰都不及愛你……”
遺憾的是1890年10月4日,她寫來一封信說:“由于遇到麻煩,我面臨破產,從此以后不得不停止對你的資助。希望你有時還能想起我?!辈窨煞蛩够私獾矫房朔蛉瞬⒉皇钦娴钠飘a,而是有其他不得已的苦衷,感到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他們就這樣分手了。
1893年,俄國發(fā)生了一場常見的霍亂時疫。柴可夫斯基因粗心大意喝了一碗受污染的水而患病不起,五天后去世。他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萬分痛苦,疲憊不堪,卻又極其清晰地說著臨終遺言,反復呼喚梅克夫人的名字,心里充滿復雜的情感說道:“冤家!”在生命最后一刻,柴可夫斯基所念叨的,正是給他帶來藝術靈感和思想撞擊的梅克夫人。柴可夫斯基逝世的噩耗傳到梅克夫人那里,兩個月后,她也憂郁而終了。她和他的愛,誠如作家王小波說的,愛你就像愛生命。
(司機摘自《愛人》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