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
讓·熱爾曼今年67歲,頭發(fā)早已禿頂,戴著無框眼鏡。
熱爾曼是知識分子出身,曾當過法國一所大學的校長,和法國總統(tǒng)奧朗德關系親密。
從1995年開始,熱爾曼一直擔任圖爾市的市長,直到去年因為集體婚禮丑聞而敗北。
4月7日上午,法國參議員、圖爾市前市長讓·熱爾曼本應出現(xiàn)在法庭,為自己卷入的一樁牽涉到中國人集體婚禮的貪腐案辯護,但他沒有出現(xiàn)。
警察隨后在車庫發(fā)現(xiàn)了他的尸體。他在遺書中說,要以自殺來證明清白。這一事件震驚法國政壇,讓·熱爾曼的親密朋友、總統(tǒng)奧朗德和總理瓦爾斯均對他的自殺表示惋惜。
法國媒體評論稱,熱爾曼自殺所引發(fā)的震動不亞于1993年法國剛剛下臺的社會黨政府總理貝雷戈瓦的開槍自殺事件。事發(fā)誘因:發(fā)起“中國浪漫婚禮”
活動以發(fā)展旅游業(yè)
圖爾市位于法國中西部,法國第一大河盧瓦爾河穿城而過,多座中世紀的美麗城堡散落河谷之間,圖爾因此被譽為“法蘭西花園”。
2007年,想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的圖爾市市長讓·熱爾曼,發(fā)起了一個“中國人浪漫婚禮”的活動。
活動收費3萬歐元(當時約合30萬人民幣),已婚的中國夫婦可以在風景如畫的盧瓦爾河畔“旅游結婚”,并得到熱爾曼的見證和祝福。
2007年到2011年,身披法國國旗紅白藍三色綬帶的熱爾曼,在圖爾市政府大樓前,為數(shù)百對來自中國的夫婦舉行集體婚禮。除集體婚禮外,費用還包含兩天左右的“蜜月之旅”,新婚夫婦乘坐敞篷轎車,前往盧瓦爾河畔一座座漂亮的城堡參觀,在圖爾市的大街小巷兜風。
后來,這一項目的參加者不僅限于中國游客,還有來自亞洲其他國家的新婚夫婦。
丑聞發(fā)酵:助手被控收回扣,熱爾曼失市長職務
但未曾料到的是,浪漫的集體婚禮項目最終演變成為一場丑聞。2011年,法國諷刺報紙《鴨鳴報》披露,集體婚禮項目的背后組織者,是圖爾市政府市長辦公室的一位韓姓女子。這位名為韓麗莎(音譯)的女性,來自中國臺灣,是熱爾曼的助手,她被指控將集體婚禮項目中的80萬歐元裝進自己錢包。
據(jù)法國媒體報道,2008年,韓麗莎被圖爾市政府聘任,專門負責針對中國人的旅游事務。
這起貪腐案件中,共有六人被起訴:除韓麗莎之外,還有其丈夫和前夫,上述企業(yè)的負責人,圖爾市政府市長辦公室主任,以及熱爾曼本人。
韓麗莎被指控涉嫌在運作集體婚禮活動期間收受回扣、欺詐和非法使用公共資金等違法行為。而身為韓麗莎的上司,熱爾曼被控以“合謀”的罪名,于2013年10月30日接受司法調查。
持續(xù)不斷的媒體報道令丑聞發(fā)酵,最終給了熱爾曼致命的一擊,2014年他在市長競選之中敗北,結束了自己近20年的圖爾市長生涯。
開槍自殺,遺書稱“不公正是不可忍受的”
2014年4月7日圖爾法庭開審的時候,熱爾曼的律師宣布,前市長幾小時前“留下遺書后消失”,隨后他的遺體在車庫中被找到。
警方認定,熱爾曼是開槍自殺。他留下的遺書表明他強烈想證明自己清白的愿望:“我知道我將給愛我的人造成痛苦,但我不能容忍對政治家每日進行的系統(tǒng)性的追殺。”
熱爾曼在遺書中說,對有些人而言,“不公正和名譽受損是不可忍受的”,而他正是這些人之一,他強調“沒有拿走一分錢,沒有為個人牟利”。
(大浪淘沙摘自《新京報》2015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