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婧
在志怪小說題材中,描寫妖獸的作品是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一類。這里的妖獸,是指普通動物因各種原因獲得了靈性或者神力,從而轉(zhuǎn)化為妖獸。這類妖獸的原型涉及飛禽走獸無所不有,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集中于狐這種動物身上。志怪小說中以狐類為題材的作品連篇累牘,其內(nèi)涵隨社會意識形態(tài)而變化,折射了當時社會的人文背景,也對后世神怪作品具有母題上的借鑒意義。
魏晉南北朝至唐代是志怪小說創(chuàng)作的高峰時期,經(jīng)歷了由萌芽至發(fā)展到純熟的典型時段。狐類由于其靈異飄忽、鬼魅神秘的特點,以及從古至今加諸于它們身上的文化內(nèi)涵,成為文人墨士筆下最常光顧的動物形象,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會下意識地將其限定在固有的文化含義中,表現(xiàn)其約定俗成的象征意義。民間傳說和文字記載為這一時段的志怪小說提供了素材,再通過作品的演繹使狐類意象豐富多彩、細膩生動。如《搜神記》、《戴柞甄異傳》、《神仙傳》、《拾遺記》、《異苑》、《博物志》、《幽明錄》、《紀聞》、《廣異記》、《集異記》等,文人們從多角度探析狐類,使其具有了獨特的文化魅力。
先秦時期,狐類主要以守護神和祥瑞獸的形象出現(xiàn),更是主宰國家命運、王朝更替的神獸,此階段作品中突出表現(xiàn)的是它的 “神性”。當時人們堅信狐是能主宰萬物、預測吉兇極具靈性的高貴動物。涂山氏族曾以九尾狐作為圖騰,希望部落氏族興旺,繁衍不息?!端螘分性疲骸鞍缀?王者仁智則至?!雹贃|漢趙曄在《吳越春秋》中云:“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證也?!雹诠币苍凇渡胶=?jīng)圖贊》中說:“青丘奇獸,九尾之狐。有道祥見,出則銜書。作瑞于周,以漂靈符。”九尾白狐是象征著帝王權(quán)力和太平盛世的祥瑞之物。在此基礎(chǔ)上經(jīng)過諸子百家文化的浸潤及演化,狐最終成為具有美善、仁禮、德行的有德之獸。正如《禮記·檀弓上》所說:“古之人有言日:狐死正丘首,仁也。”
體現(xiàn)在志怪小說作品中,便著重表現(xiàn)了狐高深莫測的神秘力量:它們不僅是人類命運的預言者,掌握人類榮辱興衰,自身也具有神秘的超自然力量,是凌駕于人類之上并能操縱他們的命運的神祇,這也是此意象的早期源頭。
魏晉時期,隨著人類對自然界的開拓,狐類的神秘的面紗逐漸被揭開,人們的敬畏之感也隨之減弱。同時,外來宗教的傳入也推動了民間信仰的多元化發(fā)展。志怪小說中,狐類較多表現(xiàn)出了“妖性”和“獸性”。因魏晉時局動蕩戰(zhàn)亂不休,人民精神緊張脆弱,面對動物時的心理也帶上了對抗性與斗爭性。人類既未能完全擺脫對狐類的崇拜敬畏的心情,又對它們懷有敵視對立的心態(tài),同時又期望它們具有人倫情感。這種復雜矛盾的感情使得此時期的狐類既保留了它們神秘莫測、兇殘詭異的特性,又使它們在部分作品中具有了與人類相似的行為特點。
六朝志怪小說中狐類意象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出了新的表達方式,較多表現(xiàn)為敵視與對抗的情緒。 《搜神記》、《搜神后記》、《異苑》、《拾遺記》、《洛陽伽藍記》、《博物志》、《幽明錄》、《殷蕓小說》等記載了大量的狐類故事,在這些故事中人類與它們多為敵視對立,狐類被普遍地“妖怪化”?!端焉裼洝分袑τ凇把帧庇腥缦露x:“妖怪者,蓋精氣之依物者也。氣亂于中,物變于外。形神氣質(zhì),表里之用也?!焙愡@種變化多端、靈性長存的“妖性”和“獸性”形成了該意象在這一時期主流的表現(xiàn)方式。
《搜神記·山魅阿紫》中,狐妖“阿紫”化作美貌女子去引誘并加害男子,它幻化、蠱惑凡人,并且兇狠邪惡、傷人害命,為社會生產(chǎn)生活造成巨大威脅。故事中并未提及它自身的心理活動,是純粹的妖類行為,沒有人性特點。而人類如存妖心也可轉(zhuǎn)化為妖,正如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云:“凡人之形,可以隨心化?!淙硕囊?,則人可為狐。其狐而人心也,則狐亦可為人?!雹勖┒茉凇吨袊裨捬芯砍跆健分刑轿鲈汲趺窬哂械男睦硖攸c便是:相信萬物有靈,世間萬物皆具有七情六欲;且人獸之間可以相互轉(zhuǎn)化?!懂愒贰?、《博物志》、《幽明錄》等志怪小說中描寫人類與狐類斗爭的篇目比比皆是。這段時期的作品中狐妖均狡猾兇殘且傷人害命,而人類則以堅定的意志和決心與之對抗斗爭。
唐代作品中,狐類逐漸被賦予了的人類感情,具有了知恩圖報、孺慕之情等美好人格?!队详栯s俎》中狐類就有著多種幻化人形的方法,有了與人類并無二致的外貌與行為,且與人類關(guān)系密切。
牛肅所著《紀聞·鄭洪之》中狐妖通過預卜吉兇的方法幫助正直的官員;《王賈》中的狐妖則化作王賈逝去多年的阿姨助其管理家務;《沈東美》中的狐妖化為沈東美家早已死亡的奴婢登門拜訪;《靳守貞》則講述了狐妖化為年輕美貌的女子與人類來往密切。這些故事中的狐類都有著十分人性化的一面,既有衣食住行的物質(zhì)需求,又有喜怒哀樂的精神現(xiàn)象。文人們從多種角度塑造它們的社會性,使得狐類的形象日漸豐滿,靈活多變。它們與普通人感情上相通,言行與社會倫理道德相符,與六朝志怪相比減少了妖異神秘性,增加了塵世人情味。它們既有孝悌感恩的人倫之念,又有爭奪私人利益的世俗人性。
隋唐時期社會繁榮,佛道盛行,儒家倫理深入人心,封建律法完備。文人們將充沛深沉的情感滲入筆下,讓狐類有了濃厚的社會道德倫理色彩,完全符合人們的精神需求。它們與人類產(chǎn)生的深厚感情,既體現(xiàn)了文人對至情至性高貴品質(zhì)的贊揚和對真摯情感的向往,也表達了人民對孝悌仁義、知恩圖報的善念的追求。
比較典型的例子是中唐戴孚所著的 《廣異記》,其中《馮階》中的狐妖追求與人類的真摯感情,是狐妖至情至性的淋漓體現(xiàn)。而《王黯》、《上官翼》、《王苞》、《劉甲》、《長孫無忌》、《楊伯成》等數(shù)十則故事中所記載的狐類形象有的知書達理、有的溫柔賢惠、有的聰慧美麗、有的率真可愛……這些形象在展示自身無窮魅力的同時,也使狐類成為了一種社會性的神奇意象和具有獨特涵義的文化符號,揉合了人們對世界與自我的認知,被最大程度的人格化。
至此,狐類由最初表現(xiàn)純粹的宗教信仰轉(zhuǎn)而走向體現(xiàn)儒家的道德倫理。儒家的入世主義使狐類有了多元化的表達方式,志怪小說作者的筆下既賦予了它們才情、美貌、智慧與品性,令它們在人類社會當中一展風采,完成了由“獸性”向“人性”的演變,也使其抽象為一個具有約定性的聯(lián)想群。此種演化不僅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發(fā)展過程的藝術(shù)體現(xiàn),也是后世文學作品中狐類形象塑造的基石。
中國的狐文化源遠流長,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都有著豐富的話題。它們經(jīng)歷漫長曲折的演變,具有長久而旺盛的藝術(shù)生命力。與外國的“狐假虎威”、“狐貍和葡萄”、“狐貍與烏鴉”等寓言故事中狐類形象流于單一的符號化、概念化相比,志怪小說作品中的狐類形象顯得更加豐富多彩、鮮活生動,帶給人驚奇、恐懼、憐愛、敬重等多種藝術(shù)感受。作為具有深刻社會文化內(nèi)涵的特殊審美意象,在中國文學史的舞臺上散發(fā)出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