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夢琦
通過對比先知文學(以《以賽亞書》為代表)和啟示文學(以《啟示錄》為代表)可知,先知文學和啟示文學既存在共同點又存在不同點。共同點是二者出現(xiàn)的原因都是為了安撫遭受厄運的信眾,二者都關(guān)注未來的事,都采用了象征的手法,中心思想都是虔敬者必蒙救贖,不敬者必遭毀滅。不同點是啟示文學象征性較先知文學更強,啟示文學以普世的角度觀察子民的命運而先知文學則以神的角度來看人類的結(jié)局,啟示文學的二元對立更激烈。
先知書屬于先知文學。在前8世紀中葉到前6世紀中葉,誠摯地聽從先知教誨的以色列人卻喪失了民族獨立,人們不解為何虔誠的信仰沒有帶來福祉反而招此厄運,這時先知們便挺身而出對此進行解釋,告訴人們將來還會發(fā)生什么,并說明滿足了耶和華哪些要求就能得到拯救。先知書中的《以賽亞書》作者不止一位,一是以賽亞(《以賽亞書》第1至第39章的作者),一是被稱為“第二以賽亞”的無名氏(《以賽亞書》第40章至第55章的作者),另外第56章到66章的作者 (們)暫不詳。 以賽亞譴責猶大人崇拜偶像、道德低下及對窮人和弱者不予憐憫,第二以賽亞傳遞的信息則比較歡快,大多是歡呼囚徒生活的結(jié)束和民族的重生,但這種樂觀來得太早。與其它先知書一樣,《以賽亞書》中的先知都為了時代的危難挺身而出,告誡人們背叛耶和華必招致毀滅,信仰耶和華的必蒙拯救。
《啟示錄》屬于啟示文學,是《圣經(jīng)》中最無條理的作品之一,其主要的結(jié)構(gòu)特點是貫穿全書的龐大對照系統(tǒng)。 《啟示錄》依次講了五件大事:一、戰(zhàn)爭和戰(zhàn)爭的謠言、民族之間的沖突、地震和饑荒以及假先知;二、對耶穌信徒的大規(guī)模迫害,包括摧毀耶路撒冷;三、假耶穌和假先知的出現(xiàn);四、嚴重的自然災害;人子降臨以及差遣使者從地上招聚選民;五、最后的審判。
《啟示錄》是圣經(jīng)文學各種形式的一個縮影,收錄了包括先知書在內(nèi)的各種作品的文學形式和內(nèi)容,所以從《啟示錄》和《以賽亞書》來看,兩者存在著共同點。
一、兩者出現(xiàn)的原因相似,并同樣關(guān)注將來的事。前面已提到先知文學出現(xiàn)的原因——以色列人在最虔誠信仰耶和華時卻淪為異族的階下囚,為了解答人們心中的困惑,排解人們的痛苦,先知們出來對這種情況進行解釋,并告訴人們將來還會發(fā)生什么事。《以賽亞書》中由第二以賽亞書寫的部分就明顯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如:
主耶和華必像大能者臨到,
他的肩膀必為他掌權(quán)。
他的賞賜在他那里,
他的報應在他面前。
……
(《以賽亞書》第40章之“安慰耶路撒冷的話”)
又如:
“你這受困苦被風飄蕩不得安慰的人哪,
我必以彩色安置你的石頭,
以藍寶石立定你的根基;
又以紅寶石造你的女墻,
又以紅玉造你的城門,
以寶石造你四周的邊界
……”
(《以賽亞書》第54章之 “耶路撒冷的將來”)
以上節(jié)選的兩段一是安慰耶路撒冷的話,一對耶路撒冷的將來的預測,都帶有預言的性質(zhì)。
再看《啟示錄》?!秵⑹句洝烦霈F(xiàn)的原因是當時羅馬帝國許多基督徒被要求敬拜皇帝,很多基督徒不愿順從而被處死,信徒們對這種厄運產(chǎn)生了惶恐,為了勸慰那些惶恐的信徒們,作者效法《但以理書》的作者寫出《啟示錄》,解釋為何當前人們要遭此試煉,并昭示美好未來的來臨。
從內(nèi)容上看,約翰描述基督的異象時,基督對約翰說 “所以你要把所看見的和現(xiàn)在的事,并將來必成的事都寫出來”,而參照約翰寫給七個教會的信,其內(nèi)容明顯具有預言性,如寫給士每拿教會的信說:“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jiān)獄里,叫你們被試煉,你們必受患難十日。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啟示錄》第2章之 “基督的異象”)
由此可見先知文學和啟示文學出現(xiàn)的原因都是為了撫慰遭難的信徒,并為他們預言光明的未來。這一主題思想在先知文學和啟示文學的行文中都有多處體現(xiàn)。
二、二者都采用象征的文學手法,但是在程度上有差別。象征手法是先知文學和啟示文學所使用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文學表現(xiàn)形式。
《以賽亞書》中出現(xiàn)的異象不多,《啟示錄》的異象則有很多,第三章“書卷與羔羊”這一節(jié)中長老把耶穌描繪為獅子,而后來耶穌又以被獻祭過的羔羊的形象出現(xiàn),這兩個截然不同的物種象征了耶穌既有獅子的威嚴,又有羔羊的獻祭精神。《啟示錄》運用象征手法的地方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雖然《以賽亞書》和《啟示錄》都運用了象征手法,但在程度上有差別,這一點將在討論二者的不同點時再詳述。
三、二者的中心思想都是強調(diào),虔敬的人必蒙拯救,不敬的人必遭毀滅,且這是來自神的啟示,具有權(quán)威性。前面提到先知文學和啟示文學出現(xiàn)的原因時就已提到,兩者的出現(xiàn)都是為了安慰遭難的虔敬信徒,所以要使信徒們相信只要忠誠地信仰上帝,就能得到拯救,同時為了防止信徒的信念產(chǎn)生動搖,就必須警示他們背叛上帝和作罪孽的人會遭受毀滅性的懲罰。
在《以賽亞書》第1章中就寫到神對以色列的責備:
你們?yōu)槭裁磳掖毋D妫?/p>
還要受責打嗎?
……
你們要洗濯、自潔,
從我眼前除掉你們的惡性;
……
(《以賽亞書》第1章之“神責備以色列”)
又有:
錫安必因公平得蒙拯救,
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
但悖逆的話和犯罪的必一同敗亡;
離棄耶和華的必致滅亡。
(《以賽亞書》第1章之“罪大惡極的城”)
以色列人因悖逆耶和華以及作惡而被耶和華懲罰,耶和華使他們的土地荒涼,使他們的城邑被焚毀,使他們的天地被外邦人侵占,而錫安則因公平而得拯救,但其中悖逆耶和華的人也會滅亡。
在《啟示錄》中,約翰寫給七個教會的信里屢次提到主知曉他們的罪惡,若他們不知悔改厄運便會降臨,若他們至死忠心則可蒙拯救。如寫給以弗所教會的信中說:“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哪里墜落的,并要悔改,行初所行之事。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里,把你的燈臺從遠處挪去。”在寫給士每教會的信中說:“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jiān)里,叫你們被試煉,你們必受患難十日。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保ā秵⑹句洝返?2章)
以上是以《以賽亞書》和《啟示錄》為例,對先知文學與啟示文學的共同點進行總結(jié)。接下來要討論的是兩者的不同點。
一、與先知書相比,啟示性預言采用更多的象征性詞匯,象征意味比先知書更濃烈,因而也更不易解讀?!秵⑹句洝分杏泻芏嘞笳餍栽~匯,很多地方都在通過描繪異象進行象征,除了前面提到的象征耶穌的雄獅和羔羊,還有諸如龍、白馬、灰馬、十角獸等等。在第17章“大淫婦和獸”中天使向約翰解釋淫婦和馱著她的七頭十角獸的奧秘說,那七頭獸就是七山,又是七王,其中五位已傾倒,一位還在,一位未到,獸頭上的十角就是十王,他們授權(quán)予獸,要與羔羊斗爭,而羔羊正是偉大的主,所以獸必敗而羊必勝。
《以賽亞書》中象征性的詞匯明顯比《啟示錄》要少,在第5章中有:
那時,羊羔必來吃草,如同在自己的草場;
豐肥人的荒場被游行的人吃盡。
(《以賽亞書》第5章之“人的惡行”)
《以賽亞書》中還用了許多比喻,如把錫安比作葡萄園的草棚和瓜田的茅屋等,這些比喻都點明了本體和喻體,從字面上并不難理解。
二、啟示末世論以普世歷史的角度,觀察神的子民在其中的命運;先知末世論則單純以神和百姓的角度看人類的結(jié)局?!秵⑹句洝返淖髡咭约s翰之口說出主向他顯現(xiàn)的預言,所以觀察者是約翰而非高高在上的上帝,如對末日審判的描寫是:“我又看見一個白色的大寶座與坐在上面的,從他面前都逃避,再無可見之處了。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保ā秵⑹句洝返?0章之“末日的審判”)整段文字從“我”的角度出發(fā)來描述這場審判。
在這里我們可以將其與《以賽亞書》對末日審判的描寫做對比:
我的百姓啊,你們要來進入內(nèi)室,
關(guān)上門,隱藏片時,
等到忿怒過去。
因為耶和華從他的居所出來,要懲罰地上居民的罪孽。
地也必露出其中的血,
不再掩蓋被殺的人。
(《以賽亞書》第26章之“審判與復興”)
對比之后可見《以賽亞書》更強調(diào)上帝的權(quán)威和力量,其視角也是從上帝出發(fā)的。
三、啟示性文學具有善惡分明的特點,二元對立思想強烈。 在《啟示錄》中充滿了二元對立,如上帝和耶穌對撒旦、圣徒對衣冠禽獸的追隨者、上帝的選民和耶穌純潔的新娘對巴比倫的娼婦、羊?qū)垺⑸竦娜灰惑w對惡魔拙劣模仿的三位一體、米迦勒的天使對龍的守護神、天對地以及無底洞、上帝之城新耶路撒冷對罪惡“大城”巴比倫、上帝拯救信徒使其得永生對充滿各種磨難的短暫人生等?!兑再悂啎冯m然也宣揚蒙信得救和懲惡揚善,卻沒有刻意設置如此強烈對立的二元。
通過對比《以賽亞書》和《啟示錄》可知,先知文學和啟示文學既存在共同點又存在不同點,相同點是二者出現(xiàn)的原因相似,都關(guān)注未來的事,都采用了象征的手法,中心思想相似。不同點是啟示文學象征性較先知文學更強,啟示文學以普世的角度觀察子民的命運而先知文學則以神的角度來看人類的結(jié)局,啟示文學的二元對立更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