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光宇
1860年,咸豐皇帝擬調(diào)湖北巡撫胡林翼出任兩江總督,然后讓曾國藩去頂胡的缺。但是,咸豐皇帝信賴的重臣肅順極力舉薦曾國藩。他說,6年前您就讓曾國藩任鄂撫,可幾天后就收回了成命,曾國藩肯定心有不悅,這次又讓他任鄂撫,顯得恩德不夠厚重,還不如讓曾做兩江總督。胡曾兩人相交甚好,胡林翼定會全力配合。咸豐皇帝認為可行,便接受了肅順的建議。
可詔書還沒下發(fā),肅順就先寫密信告訴了胡林翼,同時又囑咐,讓曾國藩也看此密信。肅順這樣做,除了安撫胡林翼之外,顯然要曾國藩明白:他是如何被提拔的。
曾國藩看過肅順的信,滿懷感激,準備立刻寫封感恩的信,可細細一想,覺得不妥。肅順泄露機密,顯然是要拉攏自己。雖然肅順精明干練,魄力宏大,敢于重用漢人,但是為人驕橫跋扈,獨斷專行,就連恭王也不放在眼里。恭王及其身后的滿蒙親貴,在朝廷中的勢力很大。相比之下,肅順勢孤力單。盡管有咸豐皇帝做靠山,但聽說皇帝有癆病,萬一有不幸,肅順絕不是恭王的對手。于是曾國藩拿定了主意:此時絕不能與肅順有暗中的書信聯(lián)系。等到任命下來后,再向皇上謝恩就是了。
后來,咸豐皇帝駕崩,同治做了皇帝。慈禧太后垂簾聽政,肅順被滿門抄斬。慈禧下令抄了肅順的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了滿朝文武與肅順往來的不少書信,多是逢迎巴結(jié)之類,這些人幾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牽連,但卻沒有一封是曾國藩的信。慈禧太后對此大發(fā)感慨:曾國藩是個好人,值得重用!
這件事可以證明,曾國藩具有趨利避害的眼光。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zhàn)之前,清朝海軍在軍艦的噸位、數(shù)量等很多指標上都勝于日本海軍,位列世界第七大海軍強國,“北洋水師”號稱“東方無敵艦隊”;而日本海軍則勉強位居第12位。這給人們一種印象,如果中日海戰(zhàn),中方必勝無疑。
東鄉(xiāng)平八郎是日本東京灣防衛(wèi)司令官,當時應(yīng)邀上清朝的“定遠”艦參觀。當他看到軍艦的炮塔上居然橫七豎八地晾著短褲、襪子時,就對同僚說:“一支紀律松弛、管理混亂的軍隊,怎會有強大的戰(zhàn)斗力呢?如此藐視武器裝備,必將不堪一擊!”果然,在甲午海戰(zhàn)中清朝慘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先進的軍艦也都成了日軍的戰(zhàn)利品。這件事可以證明,東鄉(xiāng)平八郎具有見微知著的眼光。
1930年1月5日,毛澤東為了批判黨內(nèi)存在的悲觀思想,回答“紅旗能打多久”的疑問,寫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封信。他在信中寫道:“馬克思主義者不是算命先生,未來的發(fā)展和變化,只應(yīng)該也只能說出個大的方向,不應(yīng)該也不可能機械地規(guī)定時日。但我所說的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決不是如有些人所謂‘有來到之可能那樣完全沒有行動意義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種空的東西。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jīng)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边@件事可以證明,毛澤東具有預(yù)見歷史發(fā)展的眼光。
肉眼能看到的能力,叫視力;準確預(yù)測事物發(fā)展的能力,叫眼光。視力只能說明眼前,眼光卻能決定未來。要想改變世界,就要先改變自己。要想改變自己,就得先改變自己看世界的眼光。
(編輯 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