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傳感器技術應用分享
——電子技術應用第6期“Tech-Workshop”側記
[AET上海]2015年 6月 28日下午,上海,大雨。由電子技術應用承辦的第6期“Tech-Workshop”技術沙龍在上海齊來大廈舉辦,一樣的地點不一樣的主題,來自于萊姆電子和蘇州能斯達的兩個傳感器大俠,向來到現場的50余位工作師分享了自己的應用體會。
圖為熱烈的活動現場
朋友圈“自稱神兜兜小明哥”的萊姆電子汽車客戶經理李明率先給大家做了題為“汽車級電流傳感器”的分享。李明的分享從霍爾電流傳感器的原理講起,進而介紹了霍爾傳感器的選型與設計計算經驗。
萊姆電子汽車客戶經理 李明
基于磁平衡式霍爾原理,即閉環(huán)原理,當原邊電流IP產生的磁通通過高品質磁芯集中在磁路中,霍爾元件固定在氣隙中檢測磁通,通過繞在磁芯上的多匝線圈輸出反向的補償電流,用于抵消原邊IP產生的磁通,使得磁路中磁通始終保持為零。經過特殊電路的處理,傳感器的輸出端能夠輸出精確反映原邊電流的電流變化。
最后,新能源汽車霍爾傳感器的選擇需要注意的問題包括:(1)選擇傳感器時注意產品的使用環(huán)境溫度,工業(yè)級的不能滿足基本要求;(2)選擇傳感器時量程可以適當的稍大些,留些產品過載的余地,注意,閉環(huán)電流傳感器不可以長時間的過載測量;(3)對于端子的選擇應盡可能的使用鐵路專用的抗震型端子,避免在變頻器運輸途中或者作業(yè)情況下無法承受強震而脫落;(4)不要讓傳感器在潮濕條件下使用,避免產品由于結露、潮濕造成無法正常工作。
蘇州能斯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祁明鋒在題為“微納傳感 智能物聯”的演講中,全面介紹了氣體MEMS傳感器在汽車中的應用,分享了氣體傳感器的技術演進。
微型化、智能化、高靈敏化、多功能化、數據上行通用化和網絡化將是未來對于傳感器的發(fā)展要求,困些采用微納米技術制造傳感器產品已經成為業(yè)界潮流。
蘇州能斯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祁明鋒
對于氣體傳感器的汽車中的應用,祁明鋒認為,這將是一個大勢所趨,目前絕大部分的高端車型具備車內空氣自檢測的功能。另外,國外的某些車廠已經把氣體傳感器用于酒精檢測,用來實現駕駛安全。即當駕駛員飲酒時,置于司機位置的氣體傳感器檢測到酒精即自動關閉駕駛系統(tǒng),使得飲酒司機無法啟動汽車。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MEMS氣體傳感器設計企業(yè)之一,蘇州能斯達的產品采用了金屬氧化物半導體,設計結構為懸膜式,芯片尺寸為1.5mm×1.5mm,采用 QFN封裝的產品尺寸為:5mm×5mm×2mm。該型MEMS傳感器室內、車內揮發(fā)性有機物(VOCs,如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甲硫醇等)、酒精、天然氣、一氧化碳等氣體檢測。
本次技術沙龍的最后兩位演講嘉賓,是來自福特汽車工程研究所(南京)有限公司和上海汽車的兩位志愿者,分別就新能源汽車電池高壓和低壓負載管理進行發(fā)交流,還包括保險絲的應用設計。
在本次技術沙龍的最后,對于ADAS技術感興趣的汽車電子工程師們,還就建立ADAS試驗平臺事宜進行了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