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婷婷
研究表明,早期閱讀是兒童成為成功閱讀者的基礎,同時也是兒童成為終身學習者的開端。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語言領域的閱讀與書寫準備中明確提出“喜歡聽故事,看圖書”和“具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這兩個目標,它們分別是從幼兒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來闡述。而繪本是用精彩的畫面與少量簡單的文字交織的形式敘述一個故事,表達特定情感、主題的幼兒讀物,符合幼兒的年齡學習特點,對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繪本無非是早期閱讀的主要載體,繪本教學是早期閱讀的重要形式。在國際教育界,繪本被公認為“是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鄙踔劣袑<艺J為幼兒經(jīng)典繪本應該是幼兒的“人生第一本書”,繪本以它獨特的多元價值已融入我園的教學。在《指南》背景下,教師應該如何把握早期閱讀實施有效教學,通過對觀摩名師優(yōu)質課、親身實踐等形式的不斷探索,下面我就以繪本教學為例,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選擇適宜的繪本
何為優(yōu)秀的繪本?《指南》解讀中就明確地指出:“一本優(yōu)秀的圖畫書,應當是文學語言、美術語言和教育語言的有效結合,可以多維度地幫助幼兒在學習閱讀中獲得全面發(fā)展;同時一本優(yōu)秀的圖畫書,也為幼兒提供了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統(tǒng)整學習和運用的機會。”這段話也間接給我們提供了選擇繪本的幾項標準,然而優(yōu)秀繪本又何其多,要如何為幼兒選擇適宜的繪本開展有效的早期閱讀,成了我們面臨的重要問題。除了考慮各年齡班幼兒的特點,我還主要根據(jù)幼兒的興趣、幼兒發(fā)展的實際需要來選擇繪本。
1.興趣——幼兒閱讀的燃燒點
《指南》中提到:當幼兒遇到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時,我們和他一起查閱圖書資料,讓幼兒感受圖書的作用,體會通過閱讀獲取信息的樂趣。所以,我們應該根據(jù)幼兒的興趣來選擇繪本。例如,在自由活動時間,班上有很多小朋友特別喜歡《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這個繪本,常常幾個伙伴聚在一起竊竊私語,原來“大便”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為他們對之感興趣,所以他們樂于積極地參加閱讀,也激發(fā)了幼兒的閱讀興趣。
2.幼兒發(fā)展的實際需要——幼兒閱讀的升華點
每本優(yōu)秀的繪本背后都蘊含著深刻的教育價值,但我們無法一一在活動中閱讀,所以我會優(yōu)先從幼兒發(fā)展的實際需要出發(fā)。例如,有段時間,班上有幾個幼兒到理發(fā)店染了發(fā)或燙了發(fā),班上的幼兒紛紛閃爍出羨慕的眼神,而《白羊村的美容院》正是講述著白羊村的白羊在潮流的驅趕下,改變自己的發(fā)色和發(fā)型,最后看到隔壁村的白羊們猶如白云般的羊毛之后,它們才猛然發(fā)現(xiàn)原來的白色才是最真、最美、最時尚的顏色。通過對《白羊村的美容院》的學習,讓幼兒意識到原來的自己才是最真實、最自然的自己。又如,我們班有較多的幼兒缺乏自信,不敢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而《小豬變形記》講述一只無聊的小豬通過各種辦法變成其他小動物,在每次的變形中,小豬發(fā)現(xiàn)當別人是件累人的事,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做自己是最快樂的。通過這個繪本,讓幼兒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通過繪本內涵價值來改變幼兒的缺點,把原來“簡單”的閱讀變得更加不同。
二、選擇切合繪本內涵的指導策略
1.以啟發(fā)式引導策略推動幼兒的觀察、想象和表達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通過適宜的、啟發(fā)性的提問和及時的追問,可以引導推動幼兒去觀察畫面、大膽猜測想象,并表達出來,以此來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能力。
(1)觀察——開啟閱讀的鑰匙
繪本的畫面不僅唯美精致,而且每幅畫面都蘊藏著一定的信息,通過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調動他們已有的經(jīng)驗揣摩圖像符號,理解繪本所闡述的故事。所以觀察畫面成了幼兒閱讀的基礎,是打開繪本大門的鑰匙。然而,幼兒的觀察能力并不是天生就具備的,我們可以通過適宜的提問來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例如,繪本《獅子卡卡》,當變成其他的獅子卡卡恢復原貌時,教師通過“這時,獅子卡卡突然現(xiàn)出它的原形,其他小動物怎么了,它們做了什么動作?”“心情怎么樣,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等問題,引導幼兒觀察動物的動作和表情,以此了解動物的心情。
(2)猜測、想象——提高閱讀的興趣
《指南》中又指出應鼓勵幼兒依據(jù)畫面線索大膽推測、想象以提高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通過開放式的提問,讓幼兒有自由思考的空間,引導他們大膽地猜測和想象,以此來增強他們閱讀的興趣。例如,繪本《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的封面解讀,教師通過“你們覺得小鼴鼠頭上的嗯嗯會是誰的呢?”幼兒大膽猜測、想象,答案多種多樣,興趣濃厚,接著讓他們通過閱讀來驗證他們的答案,把興趣點延伸到整個活動中來。又如,繪本《誰咬了我的餅》講述小豬做了一塊好大的餅,很累就睡著,可是等它醒來一看:“咦,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通過繪本這句簡單的語言,引導幼兒大膽地猜測,又以“小豬會怎么做呢?”的提問,引導幼兒想象接下來的故事情節(jié)。
(3)表達——展現(xiàn)閱讀的效果
幼兒只有表達出來,我們才能知道幼兒是否“讀懂”,幼兒的表達又基于教師的提問,同時教師又通過提問來提高幼兒口語的表達水平,并進一步提煉到書面語言、文學作品語言的表達。在閱讀中,我主要是通過不斷地追問,讓幼兒不斷地完善表達以最大限度地展現(xiàn)閱讀的效果。例如,繪本《好餓的毛毛蟲》,當?shù)搅恕靶瞧诹钡漠嬅鏁r,我先提問“到了星期六,毛毛蟲又吃了什么食物?”這時幼兒們只是簡單地描述到星期六,毛毛蟲吃了蛋糕、棒棒糖、面包……接著我又開始追問:“毛毛蟲吃了這么多種東西,那誰能準確地說出每種東西毛毛蟲都能吃多少?”通過這一提問,幼兒就要用量詞來表達每種食物的數(shù)量,接著我又繼續(xù)追問:“這些食物又是什么樣子的呢?”這時幼兒就用了很多特別好聽的詞語來形容食物的樣子。最后教師再用完整、成熟的語言來引導幼兒感受和模仿,使其口頭語進化為書面語。
2.以多樣的閱讀方式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和能力
單一的閱讀方式很容易讓幼兒失去興趣,只有多樣的閱讀方式才能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多樣的閱讀方式主要表現(xiàn)為:(1)在一個活動閱讀方式的多樣性,如采用了集體閱讀、自主閱讀和小組閱讀;(2)不同活動閱讀方式的不同,如有的活動先自主閱讀再集體閱讀,有的活動先集體閱讀再自主閱讀,有的是親子閱讀等。
三、選擇符合繪本內容的感知體驗活動
1.表演
在表演的過程中,幼兒通過自身的語言表達和動作演繹來再現(xiàn)繪本內容,可以加深幼兒對繪本的理解,也能讓幼兒感受繪本閱讀的樂趣。例如繪本《拔蘿卜》,幼兒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合著“嘿喲,嘿喲……”的語言節(jié)奏,“用力”地拔蘿卜,更能讓幼兒感受到閱讀體驗的快樂。
2.游戲
《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在游戲中進行,“游戲是促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重要途徑”,通過游戲,可以讓幼兒感受到繪本的樂趣,感受到繪本蘊含的價值。如繪本《誰藏在哪里了》講述的是一群小動物們在玩“捉迷藏”的游戲,通過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讓幼兒親身體驗“捉迷藏”的游戲,更會讓幼兒感受到游戲的趣味性。又如,繪本《彩虹的盡頭》講述獾和狐貍尋找寶貝的故事,一路上他們發(fā)現(xiàn)對于每個人來說寶貝都是不同的,直至最后它們發(fā)現(xiàn)它們的寶貝是對方——珍貴的友誼,在活動最后環(huán)節(jié)就開展“找朋友”的游戲,讓每個幼兒都去找他的好朋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告訴對方這一情感。
3.繪畫創(chuàng)編
《指南》中指出“在閱讀中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和“關注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整體性”,繪畫創(chuàng)編無非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教師可以讓幼兒改編故事情節(jié),也可以讓幼兒續(xù)編故事結尾等,通過繪畫創(chuàng)編的形式,也讓幼兒感受到繪本的樂趣。例如,繪本《小豬變形記》,可以讓幼兒改編小豬變形的動物,在這過程中需要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涉及各個領域的知識,如科學領域——幼兒要知道其他的動物特征和本領,藝術領域——幼兒繪畫的技能等,在創(chuàng)編的過程中,幼兒能夠再次體驗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本領,做自己最快樂的心情。
朱永新先生說:“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寬度?!庇行У睦L本教學對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我們更應該把握好繪本的選擇,提高指導策略和給予幼兒多樣的體驗活動。
參考文獻:
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