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目吉
摘 要:現(xiàn)階段仍有部分教師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缺乏對學生的重視和關心,忽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教學方式老套、單一,未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和意識,從而導致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致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低下。對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探究,并提出了相關策略。立足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重點分析了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屬于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但如何采取措施,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則成為廣大語文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1.教師對閱讀教學的認識度不夠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處于最核心、關鍵的地位,能夠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對閱讀教學手段沒有深入的認識,在課本研讀上不夠重視,教師不能精確掌握教學目標,沒有更深層次地去領悟課文的情感,因而在引導學生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偏差;同時教師沒有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沒能及時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影響到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參與積極性。
2.學生缺乏個性化閱讀
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影響,部分教師在閱讀課堂上,仍然強調(diào)課文重點生字、詞、句子的理解,以提升學生的成績?yōu)榻虒W目標,學生的思維只限于教師的引導理解,沒有充分的時間去獨立思考,使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從而導致學生的自我閱讀意識不強。
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1.加強教師對閱讀教學的認識
首先,教師要注重語文閱讀教材的研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在熟悉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掌握課文的教學目標,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抓住閱讀課文的關鍵詞句,以激發(fā)學生閱讀情感;其次,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同時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這樣才能讓學生沒有心理負擔地進行自我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閱讀學習。
2.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度
學生是閱讀教學課堂中最重要的主體,教師應與學生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心理,同時教師應當平等、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及時給學生鼓勵和評價,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還能夠讓學生在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真實地表現(xiàn)自己的特性,發(fā)揮自己的潛能,讓學生養(yǎng)成善于閱讀的習慣。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閱讀教學,加強自身對閱讀教學的認識度,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不斷豐富學生的閱讀情感,進而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常麗萍.另辟蹊徑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寓網(wǎng)絡智慧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A].思維叢書(第二輯):優(yōu)化思維提升智慧(上),2012.
[2]安治宇.實施自主探究閱讀教學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3卷)[C],2010.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