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思明
農村小學生中隔代教育較為普遍,這種現(xiàn)象對于孩子的學習幫助可謂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當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能力后,他們就能丟掉拐杖,自行前行。他們與城市孩子的差距也就不會那么明顯了。
一、學生在英語自主學習時存在的問題
1.缺乏興趣,沒有動力
看到課文里不認識的單詞,既不會念,也不知道意思。又得不到幫助,一些學生往往就把英語書扔在一邊,不去理會。老師安排學生自己預習課文,可是第二天檢查時,總有許多人沒有看書。有的是看了也不懂,而有些人總感覺預習不是一項作業(yè),做沒做老師也不知道。
2.沒有具體目標,不知道如何著手學習
有許多學生聽到要預習功課,總是圍著老師詢問,要做些什么。如果教師只是這樣籠統(tǒng)地說“預習”,大部分學生其實是不知道要做什么的,他們就像無頭的蒼蠅一樣,不知所措。
3.不會提問題,習慣盲目接受知識
在“填鴨式”教育中,我們的學生已經習慣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給他們的知識,如果忽然放開手讓他們自己學習走路,他們往往會停滯不前,無助地四處觀望,也許他們會自己看課文,但是卻沒有學習到什么,只是在腦海里留下影子,卻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需要學到些什么。
二、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1.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促使學生從內心產生一種渴望,從而萌發(fā)出強烈的求知欲,自己展開學習。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多與學生交流,多了解學生的需求,對學生要多鼓勵、多提問。表揚會讓學生收獲認同感,從而增強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多設置一些小游戲,比如“大小聲”“踩地雷”等等,讓學生在玩中學。課堂上也可以舉行一些競賽,利用小學生的好勝心理,讓他們你追我趕,互相進步。在教學“east”和“west”方位詞的時候,我準備了太陽的圖片,在黑板上畫上地平線,讓學生看圖說方位。太陽剛升起來則為東,太陽下山則為西。班上的同學興致都非常高。當學生開始熟悉這兩個單詞時,我就開展了大組競賽方式,看哪個大組能一直全對到最后。當把單詞放到一定的生活情景中,通過有趣的方式教授,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當他們身處在那個熟悉的環(huán)境中時,就能馬上聯(lián)想到課堂上的教學內容了。
2.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教師要讓學生明白,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學習本身是一種快樂,而不是為了家長而學。探索知識,發(fā)現(xiàn)知識,掌握知識,是自我價值的一種體現(xiàn)。教師可以將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提問,同時請會的學生教,整個課堂就像是一個學習會,大家一起學,一起進步。教師只需要當好裁判的角色。當學生出現(xiàn)偏差的時候進行提醒。學生也可以利用小組合作方式,一起讀懂課文單詞,然后在課堂上匯報學習成果。采用這種方法既可以讓學生掌握到知識,也可以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在上課前一天,我通常會先把新單詞和音標標出來,請學生練習拼讀。同時,設置幾個問題,讓他們看課文,試著回答。第二天上課前請學生匯報他的學習成果。如果他的回答是正確的,那么他就是今天的“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學習新單詞和新課文。通過這樣的方式,班上自主學習英語的氣氛變得濃厚了。每個人都爭搶著要當“小老師”。當他們回答正確時,他們的內心會充滿滿足和自豪感。因為那是他們自己學習的成果。
3.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小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首要基礎是音標。教師一定要先傳授音標知識,學生掌握了音標后,教師就可以大膽放手,把學習時間都交給學生了。良好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識,并且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多教授一些外國的文化風景習俗著作等,開拓學生的視野,同時為他們的課后學習指引方向。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多了解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思維,多灌輸學習的技能,而不僅僅是單純地學習知識。在我們班上,我每天會留一個閱讀的小作業(yè),讓他們自己回去讀,并且第二天上課前,我會請學生上臺為大家講這個小故事或小笑話。當他們通過看、理解,然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英語的學習就深深地扎根到他們的心里去了。到高年級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找有趣的材料講述給班上的同學聽了。
4.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好的習慣使人受益終生。在學生掌握了良好的學習方法時,教師要放手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在學生的心里種下自主學習的種子后,要時不時地澆灌、提醒,這樣才能在學生心里開出自主學習的花朵。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天睡覺之前想一想今天學了什么單詞和句子。準備一個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面寫著要記住的單詞和句子,在空余的時候拿出來看一看。試著在生活中找到學習的單詞,讓學生當小老師教給周圍的人,他們一定很有成就感。
參考文獻:
劉魯燕.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0(02).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