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農村教育也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下,教師身上肩負著很大的責任。可是,農村教育的現(xiàn)狀不是太樂觀。
一、農村教育的現(xiàn)狀
1.在農村,學校和家長不是以孩子的全面發(fā)展來看待學生和教師,而是取決于學生的成績,學生取得成績的好壞成為農村基礎教育的唯一目標。
2.學校教師工作量比較大,每位教師最少代三門課(一門如語文、數(shù)學等所謂的主課兼兩門其他課),上課前得寫教案,上完課后得批改作業(yè)、家訪。繁重的工作不僅體現(xiàn)在上課時間上,還體現(xiàn)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還得應付各種檢查等。
3.農村教師流失比較嚴重,一部分教師由于經濟收入少,子女入學難,繁重的工作量等問題流向了較好的中小學校工作。這樣使教師隊伍不能正常工作,相對應的教學質量也會下降。
4.家長外出打工的比較多,將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照顧。在我們學校這樣的例子比較多,比如,我們班的李某同學,父母外出打工,將他留給爺爺照顧。孩子的腦子比較靈活,一點就通,可是由于父母長時間不在跟前教育輔導,現(xiàn)在孩子沉迷于網絡,經常不上課,跟社會上的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打架斗毆、抽煙等。就這種現(xiàn)象,我們教師應給予孩子父母般的關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給孩子講了這樣做的危害等。可我們畢竟不是孩子的家長,孩子的改變不是太大,后來將孩子的爺爺叫到學校并通知了孩子的父母,讓他們了解孩子的情況。父母為了孩子義無反顧地回到家中,每天細心照顧、教育輔導,現(xiàn)在孩子越來越好,成績也慢慢上來了。李某的父母回來了,還有很多回不來的父母,那么這些孩子的將來會如何?面對這樣的問題,家長、教師都無計可施。
二、思考
面對以上種種現(xiàn)狀,人們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但我覺得教師是神圣的,是被人們仰慕和崇高的職業(yè)。面對教師的復雜心態(tài),政府和社會應該從農村教育的實際出發(fā),農村教師問題歸根結底是城鄉(xiāng)差別造成的,應該給農村學校注入新鮮的血液,這樣我們就有了可靠的師資力量;學校是我們堅強的后盾,面對“留守兒童”我們應給予他們關愛,向家長們宣傳家教知識,幫助他們提高素質,積極與我們配合。相信在政府、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們農村教育會越來越完善;我們的教師也會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負責,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們的孩子們也會明白只有依靠知識才會有未來。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