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嘗寓居惠州嘉佑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甚么歇不得處?”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①,退則死法②,當恁么時也不妨熟歇③。
(選自《蘇軾散文選集》,崔承運選注,百花文藝出版社1994年)
[注釋]①死敵:死于敵手。②死法:死于軍法。③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鑒賞空間
松風亭在廣東省惠陽市東彌陀寺后山嶺上。據(jù)《輿地紀勝》記載,松風亭上植松二十余種,清風徐來,松聲如濤,是當時的游覽勝地。蘇軾游松風亭為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十月間事。時東坡知定州,謫知英州,未到任再貶寧遠軍節(jié)度副使,惠州安置。政治打擊接踵而來,他仍懷著極高的興致游覽了松風亭。文章記錄了游覽時輕松愉悅的心情,顯示了對待貶謫的曠達態(tài)度,讀來理趣盎然。
[讀有所思]
本文與《記承天寺夜游》雖然時間、地點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懷卻有共同之處,請你寫出來。(張 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