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香
摘 要:要使學生有效的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就必須培養(yǎng)他們的聽、說、讀、寫等多層面的技能。努力創(chuàng)新,積極嘗試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并進行科學有效的學法指導,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能力;培養(yǎng)
根據(jù)《英語課程標準》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綜合運用能力。聽、說、讀、寫是人們通過語言進行交際的重要形式,是人類認識世界、獲得知識、發(fā)展智力、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語言學家從不同角度劃分語言技能。從語言的形式來看,聽和說是口語,讀和寫是書面語;口語是書面語的有聲形式,書面語是口頭語言的文字記錄。從人類語言的發(fā)展來看,口語是第一性的,書面語是第二性的;口語與書面語在表達方式與途徑以及詞匯、句法、信息密度和語言功能方面有明顯區(qū)別。從認知角度看,聽和讀是話語理解和信息輸入能力,說和寫是表達思想,是信息輸出技能。這四種技能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一、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
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來說,隨著國際化的發(fā)展,英語作為國際性的交流語言,學習英語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活的需要。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或者交流工具,很多的知識都源自于生活,源自于國外的風俗習慣。當下,我們的生活已經(jīng)離不開英語。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樹立“生活化”的理念。用生活化的知識指導教學,同時引導學生學會將知識運用于生活。
在備課階段,注重深入、透徹的分析教材知識點,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聯(lián)系生活實際,指導與教學。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習的不僅僅是語言的使用,還包括方方面面的知識,那么學生就可以汲取其中的營養(yǎng),提升自我的素質(zhì)。當然,在備課的過程中,一定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做到知識的活學活教、活學活用,構(gòu)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實現(xiàn)有效教學。
二、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
有效的學習策略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英語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會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用能力迅速發(fā)展,而學生由此形成的獲取知識,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讓他們終生受益。但是目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沒有掌握好學習策略,在學習上十分依賴老師,學習方法仍然停留在比較簡單的重復背誦。這樣一來,不管教師如何精心備課,課堂教學如何生動,要真正提高教學質(zhì)量,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還是會成為一句空話。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與漁”。對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滲透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讓他們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
學生在掌握正確的學習策略并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后,由于方法對頭,學習成績就可以快速提升,對英語學習興趣就會增加,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增強,語用能力也就會隨之而提升。
三、豐富課外活動 提高實踐能力
語言教學是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強調(diào)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fā)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語言學習要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和提供大量的語言實踐機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感知、實踐、參與和交流形成語感;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探究性學習模式實現(xiàn)任務目標,感受成功。因此,語言技能的形成和提升僅僅靠課堂是遠遠不夠的,課堂教學還需向課外延伸。為了突出語言的實踐性,我們堅持多角度、多層次地開展各種課外活動,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
課外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形式是豐富多彩的。諸如朗誦會、演講比賽、實地調(diào)查、生活Party、小型辯論賽等等,都可作為英語教學向課外延伸和拓展的手段。通過真實的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學生接觸到更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信息資源;學生的參與意識隨之不斷增強,交流方式也將由課內(nèi)活動的單、雙向交流,轉(zhuǎn)為多向交流的方式。
通過開展課外活動,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促進了英語學科與其它學科的相互滲透和聯(lián)系,克服了學科課程割裂知識的弊端。
學生通過閱讀本課的閱讀材料以及課外活動, 在實踐中激發(fā)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了他們保護自然關愛動物的意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思維解決有關問題的能力。
課外活動要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有明確的活動目的,并且具有可操作性。所設計的活動任務要真實、自然,要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興趣為出發(fā)點。要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控制任務的難易程度。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任務設計要有啟發(fā)性和創(chuàng)造性。
實踐證明,這種精心設計的英語課外活動教學,對于提高教學效果有明顯的作用。
四、分層教學 提高整體素質(zhì)
由于各個學生的先天素質(zhì)、教育影響和主觀努力程度的不同,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在學習上存在明顯的差異。我們從實際出發(fā),實施分層教學。這是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大面積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需要。也是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適應未來社會激烈競爭的需要。
我們主要從備課、課堂教學和布置作業(yè)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分層。如課堂教學這個環(huán)節(jié),對優(yōu)生以“放”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導學生自學;對中等生和后進生以“扶”為主,“扶”中有“放”,重在帶領學生學習。這樣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前進,后進生必須基本上達到大綱的要求,優(yōu)生盡其所能拔尖提高。盡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全體學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積極作用。
在培優(yōu)工作方面,可以開設《妙語短篇》和《公共英語》等課程。對“落后生”重在加強基礎知識的訓練和強化。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但由于學生的個別差異,單靠集體指導還不夠,教學中還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并結(jié)合學生實際有針對地進行個別指導。
五、加強語言文化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述形式,只有深刻細致地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才能正確地理解和準確地使用語言。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內(nèi)涵。例如:西方人對bat無好感,通常聯(lián)想到壞的特征,英語中就有as blind as a bat,crazy as a bat等比喻,但是對于中國人來說,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這些聯(lián)想是由于蝙蝠的名稱——“蝠”與“?!蓖?。所以教師在英語日常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對所要講解的語言內(nèi)容從英漢語言和文化的角度做分析,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與漢語的文化差異,讓學生避免在跨文化交際中因為缺少某種常識性的問題而造成一些語用失誤,促使學生顯著地提高英語理解和交際能力。
總之,英語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是英語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提高語用意識,通過不同的途徑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實際交際水平和能力,使其能用英語正確得體地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