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杰清
深圳市寶安區(qū)福永人民醫(yī)院,廣東深圳 518103
行為心理干預對老年呼吸系統(tǒng)細菌性感染患者預后的影響
吳杰清
深圳市寶安區(qū)福永人民醫(yī)院,廣東深圳 518103
目的 探討行為心理干預對老年呼吸系統(tǒng)細菌性感染患者預后的影響。 方法 老年呼吸系統(tǒng)細菌性感染患者15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75例,兩組都給予常規(guī)抗細菌藥物治療與日常護理,在此基礎上治療組給予積極的心理行為干預,持續(xù)干預2周。 結果 干預后治療組與對照組的有效率分別為96.0%和76.0%,治療組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經(jīng)過調(diào)查,進行調(diào)查,治療組患者的軀體疼痛、總體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結論 行為心理干預在老年呼吸系統(tǒng)細菌性感染患者中的應用能提高治療療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值得推廣應用。
老年人;行為心理干預;生活質(zhì)量;呼吸系統(tǒng)細菌性感染
呼吸系統(tǒng)細菌性感染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最常見的病癥之一,多發(fā)病于老年人,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發(fā)熱、流涕、頭痛等癥[1]。目前中西醫(yī)治療老年咳嗽多以抗細菌藥物及止咳化痰藥物為主,但是都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并且停藥后容易復發(fā)[2]。很多老年患者由于自身能力與知識的缺陷,導致生活質(zhì)量不高。而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提出,人們對呼吸系統(tǒng)細菌性感染的認識轉變,精神、心理、行為因素受到學者普遍關注,認為其在呼吸系統(tǒng)細菌性感染的發(fā)生、發(fā)展、癥狀持續(xù)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巨大[3-4]。本文探討了行為心理干預對老年呼吸系統(tǒng)細菌性感染患者預后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5月~2014年12月門診及住院就診呼吸系統(tǒng)細菌性感染患者150例,病例納入標準:符合呼吸系統(tǒng)細菌性感染診斷標準;都伴隨有咳嗽癥狀;神志清楚,生命體征穩(wěn)定,無失語及智力障礙;年齡≥60歲;排除肺炎、結核等引起的細菌感染;排除有嚴重認知功能障礙者,有精神病史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75例,治療組中男39例,女36例;年齡61~76歲;平均(67.2±1.2)歲;學歷: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與中專35例,大專15例,本科及以上5例;合并疾?。禾悄虿?7例,高血壓31例,高脂血癥10例。對照組中男40例,女35例;年齡61~76歲;平均(67.6±1.9)歲;學歷:初中及以下18例,高中與中專37例,大專15例,本科及以上5例;合并疾病:糖尿病18例,高血壓30例,高脂血癥1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受教育年齡與合并疾病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干預方法
兩組都給予常規(guī)抗細菌藥物治療與日常護理,根據(jù)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進行傳統(tǒng)對癥護理與治療。在此基礎上治療組給予積極的心理行為干預,入院后對患者實施基線評估,基線評估主要包括患者的健康史、身心狀況、診斷檢查結果等內(nèi)告知患者治療流程,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認知干預,使其以放松心情的心態(tài)來緩解焦慮和恐慌情緒。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心理學方面的健康教育,幫助患者及家屬建立正性的認知模式,使其認知、情感、行為三者和諧,從而降低焦慮、抑郁引起的創(chuàng)傷性應激障礙,讓患者更好地面對疾病帶來的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教育時,要結合患者年齡、性別、既往手術史等給予個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時積極鼓勵患者積極進行自我干預,由患者評價自己的行為,認識自己的能力。尊重患者,對其隱私及相關資料進行保密,消除其顧慮,從而緩解心理壓力;及時告知患者恢復及愈后預測等情況。請呼吸系統(tǒng)細菌性感染治療效果好的患者現(xiàn)身說法,實例說教,開展談話交流,介紹經(jīng)驗。兩組治療與護理療程都為2周。
1.3 觀察指標
療效評價標準分為四類,即治愈、顯效、好轉及無效[5]。治愈:病原菌陰性表達,咳嗽癥狀消失或偶有咳嗽,肺部體征消失。顯效:病原菌陰性表達,咳嗽明顯減輕,肺部啰音明顯減少。好轉:病原菌陰性表達,咳嗽減輕,肺部啰音減少。無效:病原菌陽性表達,癥狀及體征無好轉或惡化。有效=治愈+顯效+好轉。
生活質(zhì)量調(diào)查:所有患者在干預后采用簡化的生活質(zhì)量量表(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SF-36)進行調(diào)查,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zhì)量越好,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4個維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干預后治療組與對照組的有效率分別為96.0%和76.0%,治療組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
干預后經(jīng)過調(diào)查,進行調(diào)查,治療組患者的軀體疼痛、總體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后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
表2 兩組干預后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
?
呼吸系統(tǒng)細菌性感染是臨床上常見的老年內(nèi)科疾病,不僅增加患者的痛苦,容易產(chǎn)生其他并發(fā)癥,需要進行藥物干預[5]。當前隨著抗細菌藥物的應用失于規(guī)范,導致患者體內(nèi)菌群紊亂和細菌抗藥性增加,機體免疫力降低,導致老年呼吸系統(tǒng)細菌性感染發(fā)病率在逐漸增加[6]。護理人員積極講病因和治療等知識及時與患者和患者家屬進行交流,將患者的恢復狀況進行記錄,與患者家屬一起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觀察與疏導,使患者可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進行干預。行為心理干預是指為了促進患者康復、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在所采取的各種行為心理康復干預手段。本研究采用的行為心理干預重點是以患者為中心,配合積極的心理干預,從而提高患者及家庭的應對技巧,從而使得提高其治療療效[7]。同時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多數(shù)老年呼吸系統(tǒng)細菌性感染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與行為疾患,精神心理與行為因素對呼吸系統(tǒng)細菌性感染具有易感、促進、維持的作用,為此對于護理的要求比較高[8]。而心理行為護理通過計劃、執(zhí)行、檢查和總結的循環(huán)過程不斷修訂和改進,使得臨床護理標準逐步完善,最終達到積極的預后效果。本研究干預后治療組與對照組的有效率分別為96.0%和76.0%,治療組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主要原因在于行為心理干預在安撫患者情緒的同時,增加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賴度,從而提高健康宣教的效果。而呼吸系統(tǒng)細菌性感染具有復發(fā)率高,并發(fā)癥多,影響生育能力等特殊性,而健康教育包括預防并發(fā)癥、注意事項及自我保護措施等內(nèi)容,使患者在明確怎么做的同時,樹立正常生活的信心。同時還應該定期的進行復查,避免勞累和情緒激動,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當前研究認為許多心理社會因素,如心理狀態(tài)、生活應激等與呼吸系統(tǒng)細菌性感染具有高度相關性,且呼吸系統(tǒng)細菌性感染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與正常老年比較存在一定的差異[9]。積極地行為犀利護理能有效逆轉這一狀況,能完善患者的干預方案,能夠調(diào)節(jié)情緒,從而改善預后[10]。而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已經(jīng)開始把提高生活質(zhì)量作為預后判斷的最終目標。本研究干預后經(jīng)過調(diào)查,治療組患者的軀體疼痛、總體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同時在臨床應用中二者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如通過心理干預使患者對疾病及診療水平有足夠的認識,能夠減輕其恐懼、緊張等不良心理[11]。而通過行為干預使患者積極接受治療和護理,為心理干預發(fā)揮作用奠定了基礎[12]。
總之,行為心理干預在老年呼吸系統(tǒng)細菌性感染患者中的應用能提高治療療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值得推廣應用。
[1] 楊花蘭.老年呼吸感染的行為和精神癥狀分析及護理[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1,7(6):112-114.
[2] 何寧寧,崔恒,黎國萍,等.護理干預對減輕肝移植術后精神癥狀的效果[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11):99-101.
[3] Ahn SH,Park BW,Noh DY,et 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disease-free survivors of breast cancer with the general population[J].Ann Oncol,2007,18(12):173-182.
[4] 陳建英,唐仕平,魏文慧.護理干預對結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國外醫(yī)藥(抗生素分冊),2014,35(4):173-175.
[5] Grov EK,Dahl AA,Moum T,et al.Anxiety,depression,and quality of life in caregivers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in late palliative phase[J].Ann Oncol,2005,16(4):1185-1191.
[6] 劉雪梅.系統(tǒng)化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6(11):89-90.
[7] 劉賢亮,譚景予,劉芳,等.自我管理教育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影響的meta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3):110-112.
[8] Storey DJ,Waters RA,Hibberd CJ,et al.Clinically relevant fatigue in cancer outpatients:the Edinburgh Cancer Centre symptom study[J].Ann Oncol,2007,18(2):1861-1869.
[9] 仝慧娟,吳濤.健康信念模式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沈陽醫(yī)學院學報,2013,15(4):89-91.
[10] 魏素華,任中華,朱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6例自我護理能力培養(yǎng)[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3):45-47.
[11] 朱玉芬,單巖.志愿者同伴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4,31(12):2887-2888.
[12] 閆素芹.心理行為干預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睡眠感知特征的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9(13):2465-2468.
Prognostic influence of the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elderly respiratory bacterial infections
WU Jieqing
Fuyong People's Hospital of Bao'an District,Shenzhen 518103,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gnostic influence of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elderly. Methods 150 bacterial respiratory infections elderl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75 cases,both group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anti-bacterial medications and daily care,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a positiv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continued intervention in two weeks. Results The response rat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96.0% and 76.0% respectively that the respons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P<0.05).After an investigation after the intervention, investigation,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physical function,bodily pain and general health scor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P<0.05). Conclusion behavioral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infection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should be widely applied.
The elderly;Behavioral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Quality of life;Respiratory bacterial infections
R56
B
2095-0616(2015)07-113-03
2015-01-15)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科技創(chuàng)新課題(201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