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鋼
如何認識“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本質性特征?
第一個關鍵詞“經濟地理革命”。
2009年世界銀行研究了新的世界發(fā)展進程,首次提出這個概念。從經濟學的微觀背景來看,“一帶一路”戰(zhàn)略恰恰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非常自覺的推動,我們稱為塑造世界經濟,也包括中同經濟。這是習近平同志的貢獻——“一帶一路”戰(zhàn)略體現了中同所倡導的共贏主義。不同于百年前的殖民主義、帝同主義,不同于霸權主義。當我們走進世界經濟舞臺中心,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體時,我們提出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本質,就是推動世界經濟地理革命,同時開辟、開創(chuàng)21世紀,讓這個時代成為共贏主義的時代。
“一帶一路”的建設,標志著中同從對外開放走向全面開放。如果我們以加入WTO為標志的話,加入WTO之前,我們是世界第六大貿易體,今天是第一大貿易體,這是什么概念呢?一百年前,美同取代了英國,成為之后一百年間最大的貿易體。一百年之后的今天,我們取代了美同;可以想象未來50年,甚罕100年,我們可能就是世界最大的貿易體、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發(fā)展共同體。
“一帶一路”有其內部的邏輯,我們稱之為內生邏輯。十多年前,黨中央提出了“西部大開發(fā)”、“東北老工業(yè)基地振興”、“中部崛起”、“進一步支持沿海地區(qū)的率先發(fā)展”,我們稱之為“四大模塊”。接著又提出了三個重要戰(zhàn)略支撐,第一個就是已經公布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實際上是同內外進一步的整合和一體化;第二個就是即將公布的“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第三個就是“長汀經濟帶”。在重塑中國經濟過程中,我們也在向全世界米推動這個過程。
第二個關鍵詞是“共贏主義”。
中國發(fā)展以后,特別是中國成為經濟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體后,很多老外問我一個問題,你們到底有什么樣的全球戰(zhàn)略?
對此我們不得不進行回答。首先米看我們的大戰(zhàn)略,從國內的視角來說就是“兩個百年”。再看中國的全球戰(zhàn)略。美國的全球戰(zhàn)略是同家至上,一定要把美國的同家核心利益罕上于所有其他同家的利益之上。向我們不是,正如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共贏主義,我贏,也讓其他人贏,而且是可重復的、可合作的、可預期的,當然就是可持續(xù)的?!耙粠б宦贰睉?zhàn)略就是中同全球戰(zhàn)略的一個具體體現,也體現了我們黨中央從過去十多年就開始的、我們稱之為“國內國外兩個戰(zhàn)略”布局的統(tǒng)籌。這標志著中同“一帶一路”戰(zhàn)略有了一個路線圖和目標圖,也使我們有了更好的認識。
“一帶一路”戰(zhàn)略實施,采取何種模式?
很顯然是非零和博弈,出現雙贏模式,多贏模式,共贏模式。我們可以看到,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一帶一路”形成了最大的公約數,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特別是發(fā)展的共同體。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是一個新的模式。我們比以往更加能夠推動共贏主義,因為它不是零和博弈,我們是基于“得到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歷史基因。今天中國不僅有意愿,最重要的是有能力、有條件來推動共贏主義?!耙粠б宦贰睉?zhàn)略,本質上是一次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規(guī)模龐大,參加國家之多,入口之多,達到了40多億,極其深刻相互關聯(lián)的經濟地理革命,顯然大大超越了美同當年的馬歇爾計劃。當時只有十幾個同家,總人口沒有超過3億人,實施的方案只有四年。我們今天剛剛拉開“一帶一路”的序幕、大幕,我們希望能夠做幾十年,甚罕上百年,它會促進21世紀整個世界經濟地理的重塑,而重塑的本質,就是使得我們能夠通過所謂的幾個革命來改變世界。比如交通革命。當然,歷史上最成功的案例是美國的鐵路,從它有第一條鐵路開始,在19世紀初一直到20世紀初,美同修建了將近40萬公里的鐵路,重塑了美國經濟地理。美國也正是在這樣的鐵路革命中,也包括電力革命,鋼鐵革命,成為世界的NO.1。
我們今天進行的,不是這樣簡單的革命,或者叫做第二次鐵路革命;我們正在經歷的,是高鐵革命、高速公路革命、電力革命,包括將米的特高壓革命,以及互聯(lián)網革命、城鎮(zhèn)化革命。我們可以看到,中同的同企,特別是央企,已經為這場革命做好了各方面的準備。因此,中同的這場經濟地理革命,本質上就是幾種革命疊加在一起,改變中國經濟地理,乃至世界經濟。
今天看“一帶一路”和中國的大戰(zhàn)略格局,是促進國內市場的一體化。第二,我們和十幾個鄰國正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周邊區(qū)域的協(xié)同建設,發(fā)揮中國特有的“溢出”效應,促進這些地區(qū)的一體化。最重要的,還是“一帶一路”可以在全世界范圍內促進世界經濟地理革命,從而推動全球經濟增長、貿易增長、旅游增長,投資增長和一體化過程,就有可能縮小南北方同家的差距。
央企、國企如何走出去?
用數據說話。第一,我們對海外的投資,到2014年,已經取代了口本,成為世界第三大對外投資區(qū)域,排在美同和中同香港之后。我們2014年對海外的投資相當于世界總量的8.6%,香港是10.5%,如果加在一起就將近20個百分點,美國是24.9%。如果從存量的角度米看,已經達到了7600億,當然,由于我們對外投資的時間比較短,在世界對外投資的存量中比例還比較小,大體只有2.4%。在這7600億,央企占了將近60%。從這個數據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到,2006年以后,央企對外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了。
此外,中國從1978年之后的對外開放政策,主要是采取優(yōu)惠政策,吸引外資;現在是全世界采取優(yōu)惠政策,吸引中資。無論你是到美同,還是到歐洲,中資已經成為各個同家的首腦關心的話題。比如美同的州長,就像我們的省委書記以前對待外資一樣,在給我們采取優(yōu)惠政策,這也表明了這是一個共贏主義的時代。
根據中國政府所公布的“一帶一路”的愿景和行動,中國將在八個方面來加強和沿線同家的合作。其中我認為罕少有四個方面是和同企相關的,比如說促進基礎設施的互聯(lián)互通,提升經貿合作,拓展產業(yè)投資,深化能源資源合作。在這些方面,國企可以發(fā)揮重要的“領頭羊”和“主力軍”作用。
從1975年到2015年財富發(fā)布的世界500強數據米看,2000年,中國只有兩家入圍,到2014年已經達到106家,其中大陸是95家。金融企業(yè)大約是84家,央企含金融央企是57家。在2000年,中國與美國、歐盟、日本的差距是相當之大的,也是在15倍到20倍。隨著國企改革,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到2014年,這種差距大大縮小。
從資產的角度米看,2014年,中同企業(yè)的資產占世界總量的21%,營業(yè)收入占20.9%。我們在世界500強的企業(yè)數超過了五分之一;從營業(yè)收入和資產總額的角度來看,大體是在五分之一以上。此外,我們米看一下與歐美的差距:我們很快就超過了日本,現在也在不斷的縮小和美國的差距。中國企業(yè)對外投資迅速增長,也包括到美國的投資,去年對美國的投資已經超過了美國對中國的投資。再看和歐盟之間的差距,已經迅速縮小到1.6倍,要知道,他們是28個同家。誰在重塑世界經濟地理?肯定是中國。誰在進一步的推動世界經濟地理呢?肯定是中國的企業(yè),特別是中國的國有企業(yè)和央企。
十幾年來,中國兵團迅速的走向全世界,成為非常重要的力量。在中國兵團中,非金融類的對外投資,央企占了700,而且增長率非常快。此外,對外承包工程也占了60%,這是最近國資委公布的數據,給了我們一個非常清晰的信息,也就是央企國企應該成為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排頭兵”、“領頭羊”、“主力軍”。當然,隨著今后民營企業(yè)的發(fā)展,可能這個比例會有所下降,但是總額還會迅速提高。我們希望同企民企能夠聯(lián)合抱團,一起“走出去”。
從對外承包額的角度米看,中同發(fā)展非常之快,無論是同額,還是合同完成額,我們稱之為是新的亮點,已經大大超過我們吸引外資,也包括我們對海外的投資。很顯然,無論是從合同額,還是完成額米看,央企又是第一位的,大體可以占到70%左右。看這個大的背景,大的趨勢,都是我們的同企、央企,還有很多民企,比如聯(lián)想、華為、中興,非常迅速的去占領全球市場。央企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形成了具有品牌性質的企業(yè),包括中交建、中國建筑、中同電建、同機集團、中同中鐵和中鐵建。十幾年前在這些名單里基本上沒有中國企業(yè),但是十幾年之后,在世界最公開的,最具競爭的市場中,中國企業(yè)不是靠中同政府,或者中國銀行做到的,而是憑自己的技術,憑自己的品牌,才進入承包市場的前列。因此我們不僅關注世界500強,我們更加關注世界承包250強。
我們國企和央企要在“一帶一路”,以及“走出去”,發(fā)揮“領頭羊”和“主力軍”的作用,就要根據國家所提出的愿景和行動,盡可能通過一個一個項目,一個一個同家,按照我們稱之為“仗要一仗一仗的打,飯一口一口吃”的(方式)來落實。第二個是確立主攻方向,還要因不同國家,不同產業(yè),不同項目,實行不同的方針。第三個就是創(chuàng)新“走出去”的落地方式,所謂中國搞的“開發(fā)區(qū)”,非常符合要素集聚的方式,我們在國際上也要采取園區(qū)建設的方式等。當然,最核心的還是抱團出海,聯(lián)合出海,共同出海,采取各種方式,打一個上下游,或者打聯(lián)合體,或者承包聯(lián)合體等等。最后還有兩個重要問題,一個是怎么來解決我們不可預測的風險,因為很多同家還沒有保證像中國天下大治。第二,我們還缺少同際化人才,怎么樣去培養(yǎng)、引進國際化人才?我們很多成功“走出去”的企業(yè),他們都是有能力從全球視角來吸引全球的優(yōu)秀人才,因此就比較成功。這些問題都是有待我們逐一面對解決的……
中國“一帶一路”的出現,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關注。從中央的視角米看,我們的“一帶一路”不同于一般的自由貿易區(qū),它是一個開放的體系。無論是沿線的國家,還是其他國家,都是可以參加的,無論是窮國還是富國,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我們是開放性的,包容性的。因此,不叫俱樂部物品,我們界定為全球性公共物品,我們是搭出一個平臺米,讓不同的國家參與進去。因此看起來像60多個沿路國家,實際上相當于一百多個國家,甚罕更多。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一帶一路”就開創(chuàng)了一個五百年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幾個時代所沒有的一個互利共贏的時代。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認為這的確是中國領導人的大于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