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殿楠
在歷史長河中,服裝始終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而不斷發(fā)展,同時也折射出各個時期的文化和經(jīng)濟情況。
服飾的起源出于實用。根據(jù)民族學調(diào)查資料來看,衣服的式樣是逐漸發(fā)展的。最初人們利用野草、樹皮乃至獸皮,經(jīng)過簡單的制作,用以御寒護身。石器時代后期,人們逐漸發(fā)明了骨錐和骨針,從而創(chuàng)造了原始服裝。
夏朝
夏朝建立了以帝王祭服——冕服為中心的服飾制度。它的形式、色彩、紋樣,均是表達一種對天地的尊崇和對乾坤秩序的追求,具有鮮明的宗教信仰色彩,并且確立了上衣下裳的形制和玄衣黃裳的服色。其中上衣代表天,多以深色為主,因為天在未明時呈黑色。
商周
商朝的服飾具有嚴格的等級制度,比較高級的染織品、刺繡品及裝飾品,都由奴隸主階級享用,而底層的民眾只能穿麻布以及與麻布同類的葛布制成的編織物。研究表明,商代高級權(quán)貴的服飾通常是上身穿短衣,衣長及臀,袖長及腕,袖口窄??;下身穿帶褶短裙,腰間束有寬帶,裹腿;腳上穿翹尖鞋。貴族婦女則上身穿長及足踝的大衣,長袖,腰間束寬帶和蔽膝。蔽膝是圍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護膝蓋,蔽膝呈上窄下寬狀。腳上穿履,頭戴圓箍形冠卷。
除形制以外,商朝服飾嚴格的等級制度還體現(xiàn)在顏色的使用上。貴族的禮服,上衣多采用青、赤、黃等純正之色,下裳多用間色,如緇、赭、綠等經(jīng)過數(shù)次浸染的顏色,并且衣領(lǐng)、衣袖處還有鑲邊,日常家居則常穿縞衣、綠衣和緇衣。平民百姓的衣服就沒有這么豐富多彩了。
周代的服裝在商朝服裝上略有變化,比商朝的更為寬松。衣領(lǐng)多呈“Y”型,腰間系有腰帶。從這個時期開始,人們在腰間佩戴玉質(zhì)飾物,衣服的長度也開始多樣化,短的及膝,長的及地。
秦漢時期
秦朝是中國服裝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把陰陽五行的思想滲透到服裝當中。因為秦朝很短,除了秦始皇規(guī)定的服飾外,一般的服裝就沿用戰(zhàn)國時代的習慣,仍以袍為主要的服裝形式。但由于紡織技術(shù)改進,戰(zhàn)國以后的服裝由上衣下裳的形式,演變?yōu)檫B身的長衣(深衣)。
這種衣著在秦代非常普遍,它的樣式通常是把左邊的衣襟加長,向右繞到背后,再繞回前面來,腰間以帶子系住,并且往往用相間的顏色縫制,增加裝飾和美感的效果。
漢代流行的服裝則是以連身的袍為主,樣式以大袖為多,袖身寬大部分為“袂”,袖口緊小部分為“祛”。從肩部直筒下垂到腳踝的長袍,是貴族典型的穿著。至于民間百姓,有的會穿著比較短的袍子,長度大約是遮住小腿,便于勞作。
漢服中左側(cè)的衣襟與右側(cè)的衣襟交叉于胸前的時候,就自然形成了領(lǐng)口的交叉,所以形象地叫做“交領(lǐng)”。交領(lǐng)的兩直線相交于衣中線左右,代表傳統(tǒng)文化的對稱學,顯出獨特的中正氣韻,意為做人要不偏不倚。
如果說漢服表現(xiàn)天人合一的話,交領(lǐng)即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與正。而袖子,則是圓袂,即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這是中國古代文化在服裝上的具體體現(xiàn)。
漢服的領(lǐng)型最典型的是“交領(lǐng)右衽”,就是衣領(lǐng)直接與衣襟相連,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側(cè)的衣襟壓住右側(cè)的衣襟,在外觀上表現(xiàn)為“Y”字形,形成整體服裝向右傾斜的效果。衽,本義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將右襟掩覆于內(nèi),稱右衽,反之稱左衽。這就是漢服在歷代變革款式上一直保持不變的“交領(lǐng)右衽”傳統(tǒng),也和中國歷來的“以右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于其他民族的服飾。
漢服包括衣裳、首服、發(fā)式、面飾、鞋履、配飾等共同組合的整體衣冠系統(tǒng),濃縮了華夏文化的紡織、蠟染、夾纈、錦繡等杰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體現(xiàn)了錦繡中華、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美譽。
漢服的紋章極其豐富,周禮“以紋為貴”代表了漢文化的信仰和習俗。漢服中的紋章與漢人意識、認識中的天形地象、陰陽八卦、吉祥圖案等各類文化符號緊密聯(lián)系。漢服的紋飾上喜歡采用帶有吉祥寓意的圖紋,如“六合同春”“五谷豐登”“錦上添花”等圖案。同時,依據(jù)不同的場合,也會選擇不同的紋飾,如新婚婚服和戀人互贈的信物上往往采用鴛鴦為主的圖樣,如“鴛鴦同心”“鴛鴦戲水”等;壽誕則往往采用“松鶴長壽”“鶴獻蟠桃”“龜鶴齊齡”等意味著長壽的圖案。總之,漢代服飾總體風格是以清淡平易為主,講究天人合一。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整體服飾風格可以用“豐富多彩,南北交融”來進行概括。由于戰(zhàn)亂不斷,王朝更迭頻繁,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受到了嚴重影響,人們的禮法觀念變得淡薄,衣冠服飾也發(fā)生了顯著變化,是我國古代服飾的大變動時期。這個時期的服飾,基本上承襲秦漢舊制,雖然保留了漢代的基本形式,但在風格特征上,卻有獨到的地方。
由于朝代更替,戰(zhàn)亂不斷,民族錯居雜處的狀況很普遍,在當時形成了一種民族間相互影響,生活習俗日漸融合的趨勢。一些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的執(zhí)政者,受到漢族傳統(tǒng)文化的熏染,熱心提倡穿著漢族服裝,以致形成“群臣皆服漢魏衣冠”的狀況。
唐朝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唐朝的京師長安,是當時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同時也是東西文化交流的中心。時至今日,日本、韓國等東亞地區(qū)國家,仍把唐朝時期的服飾作為正式的禮服,可見影響之久。
唐代服飾,特別是女子裝束,不光為當時人們所崇尚,甚至于今日為人們觀賞,仍然覺得美不勝收,嘆為觀止,反映出中華文化處于歷史巔峰與極盛狀態(tài)時,呈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橫貫中天的雄渾與大氣。
宋元明時期
宋代服裝大體沿襲唐制。宋代婦女也穿衫和裙,衫多為對襟,蓋在裙外;裙較窄,多施細褶。宋代男子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常服也叫“私服”。宋官與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在形式上沒有太大區(qū)別,只是在用色上有較為明顯的規(guī)定和限制。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時代,服裝服飾也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這個時期民族矛盾比較尖銳,長期處于戰(zhàn)亂狀態(tài),紡織業(yè)、手工業(yè)遭到很大破壞,元代的宮中服制長期延用宋式,直到l321年元英宗時期才參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質(zhì)孫服”制——上衣連下裳,上緊下短,并在腰間加襞積,肩背掛大珠。這是承襲漢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點的服制。
明朝立國不久,就下令禁穿胡服,恢復了唐朝衣冠制度,法服與常服又得以并行了。法服大體和唐朝服裝相仿,都是進賢冠改成了梁冠,并增加了忠靜冠、保和冠等冠式。
清朝
清朝是以滿族統(tǒng)治者為主的政權(quán)機構(gòu),滿族旗人的風俗習慣影響著中原地區(qū)。
清朝服飾有很多種類和講究。清代皇帝服飾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這些衣服就是我們現(xiàn)代人所說的正裝,即在登基、大婚、萬壽盛節(jié)、元旦、冬至、祭天、祭地等重大典禮和祭祀活動時所穿的禮服。
皇帝的龍袍屬于吉服范疇,穿著時必須戴吉服冠,束吉服帶及掛朝珠。龍袍以明黃色為主,也可用金黃杏黃等色。從實物來看,清朝的龍袍前后只有八條龍,與文字記載不符,缺一條龍。于是有人認為,還有一條龍是皇帝本身。其實這條龍客觀存在著,只是被繡在衣襟里面,一般不易看到。
清代女子服裝,也有公服、禮服和常服。公服是自皇后至七品命婦規(guī)定的服制;禮服在民間指的是吉服或喪服,在婚喪嫁娶及壽日時穿著;常服形式多,穿用上也非常自由。
近現(xiàn)代
新中國成立后,全國上下都投入到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shè)的大潮中,工人和農(nóng)民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全國都流行樸素美,服裝趨于實用性,藍黑灰成為當時的主色調(diào)。
由于當時是計劃經(jīng)濟,用布需要定量供應(yīng),所以用料較多的長衫和袍子就慢慢沒落,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更為實用和節(jié)約的著衣方式。同時革命的熱情,使得青年學生們穿起了象征革命的服裝,進駐城市的干部都穿起了灰色的中山裝,青年們也爭相效仿。隨后社會各行各業(yè)都掀起了穿著中山裝和軍裝的熱潮。
這個時期的西裝和旗袍,多為中老年人的正裝。但是到了文革時期,西裝和旗袍被列為“四舊”,不再受到歡迎。沒有人愿意用服裝來表達自己的個性。當時最典型的服飾,就是在“紅衛(wèi)兵運動”風靡全國的時候,不論男女,頭戴草綠色的軍帽,穿著草綠色的軍裝,扎寬皮帶,佩戴毛主席像章,還得挎上草綠色帆布包。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人的服裝穿著逐漸恢復了常態(tài)。國家領(lǐng)導人也多次發(fā)表講話,提倡美化人們的服裝。思想開放的年輕人率先穿起了款式新穎的服裝,服裝潮流的周期也大大縮短。男子的西裝又再次流行,并且普及到了農(nóng)村。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健美褲和高跟鞋開始流行,款式和顏色也五花八門,同時西方的運動鞋也引入國內(nèi)。此時的各種配飾也出現(xiàn)了,夏天開始流行墨鏡,還出現(xiàn)了各種服裝模特。
時至今日,中國服裝業(yè)和國際時尚接軌,人們的服裝更加多樣化,甚至開始引領(lǐng)國際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