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彧
野生食用菌不僅營養(yǎng)豐富,鮮美的滋味更是令人一嘗難忘。然而,我國常見的有毒蘑菇多達幾百種,一旦誤食可要“杯具”了!一些網(wǎng)站或紙媒貼心地推出了高大上的毒蘑菇識別指南。然而,這些看似言之鑿鑿的鑒定秘籍真的能夠幫助我們認清蘑菇中的“危險分子”,找到可以安心食用的“清純”野菇嗎?
秘籍一:好蘑菇素面朝天,壞蘑菇妖艷誘人
企圖用“美色”吸引我們的家伙,十之八九是不懷好意的毒蘑菇。對于顏色鮮艷的野生蘑菇,我們必須第一時間遠離!
這個說法并非全無道理,鮮紅的毒蠅傘、橙色的橘黃裸傘都很漂亮,而且確實都有毒,它們醒目的外觀就是一種警戒色。然而,大紅菇、榆黃磨也很鮮艷,卻都是完全無毒的食用菌。如果以顏色為標(biāo)準(zhǔn)清除毒蘑菇,那么那些集美麗與美味于一身的好蘑菇都要躺著也中槍了。
與此截然相反的是,冰清玉潔的白毒傘與眾多食用菌類的外觀相當(dāng)接近,卻含有毒性猛烈的毒傘肽,是大多數(shù)嚴重的蘑菇中毒事件中的罪魁禍?zhǔn)?。號稱“死亡天使”的白毒傘,誤食50克便能要了人的性命。
一言以蔽之,蘑菇的顏值與毒性真心沒關(guān)系!
秘籍二:好蘑菇相貌堂堂,壞蘑菇奇形怪狀
蘑菇嘛,就得長個蘑菇樣。那些長了菌托、菌環(huán),甚至長得疙疙瘩瘩的家伙,肯定不是什么善良蘑菇!
這種說法似乎相當(dāng)靠譜,鵝膏菌家族中的毒蘑菇最多,它們果然都長有菌環(huán),前面提到的毒蠅傘和白毒傘也都是如此。然而,羊肚菌、草菇紛紛表示壓力很大,“我們長得是有個性一些,可我們真心沒有毒啊”!竹蓀與黃裙竹蓀除了顏色上有點區(qū)別,簡直就像一對披著紗裙的雙胞胎姐妹。然而,竹蓀是著名的山珍,黃裙竹蓀卻萬萬不能入口。
所以,以貌取人不對,以貌取蘑菇同樣是不對的。
秘籍三:好蘑菇普度眾生,壞蘑菇獨善其身
野生動物們都很聰明,它們敢吃的蘑菇肯定安全。它們不吃的蘑菇肯定含有毒素,我們也堅決不能吃!
這種說法聽起來非??茖W(xué),比如毒蠅傘能輕易殺死亂爬的蒼蠅,放倒敢于品嘗它的人類。然而,俗稱“松傘”的紅絨蓋牛肝菌不論曬干或鮮吃都是美味,對果蠅之類的昆蟲卻有劇毒,甚至可以當(dāng)作生物農(nóng)藥來使用。長相驚悚的豹斑毒鵝膏菌對人類而言相當(dāng)危險,卻是蛞蝓的心愛之物。
“汝之鴆毒,吾之美食”,這種奇怪的現(xiàn)象其實很好解釋,不同的動物,其新陳代謝機理有著很大的不同??坑^察動物們吃不吃來判斷蘑菇有沒有毒,自然是不靠譜。
秘籍四:好蘑菇表里如一,壞蘑菇花樣百出
那些分泌黏液、乳汁或者容易變色的,以及泡在水里能把水染出顏色的家伙,體內(nèi)必然含有奇怪的化學(xué)物質(zhì),自然是吃不得的!
這說法也太無厘頭了吧!干制的紅菇放入清水之后,可以把整盆水染得通紅,卻是美味的可食用蘑菇?;庸胶徒疳樄蕉几缓ひ?,它們爽滑的口感深受眾多“吃貨”的青睞。豐富多彩的外觀與鮮美的口感,正是食用菌的魅力所在。家族興旺的牛肝菌都擁有嬌嫩的肌膚,被人觸摸的部位很容易受傷并變成藍色,所以又被稱為“見手青”。這些嬌滴滴的牛肝菌中既有難得的美味,也有能夠致幻甚至致人死亡的毒物。
也許有人會問,真正靠譜的毒蘑菇識別秘籍是什么?其實,這樣的秘籍是不存在的!大自然中,野生蘑菇的毒性不僅取決于種類,有時還受到季節(jié)、環(huán)境和分布地區(qū)的影響。僅僅觀察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生長環(huán)境、生物學(xué)特性等,根本找不到能夠有效區(qū)分有毒與無毒蘑菇的簡單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