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波 田 斌
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老年患者手術腰-硬聯(lián)合阻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林小波 田 斌
目的 探討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老年患者手術腰-硬聯(lián)合阻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選取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 948例老年手術患者,將其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974例,其中觀察組患者采取布比卡因等比重液(0.75%布比卡因注射液2 ml混合腦脊液至3 ml)腰-硬聯(lián)合阻滯,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硬膜外麻醉。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硬膜外用藥量、麻醉起效時間、阻滯完善時間、牽拉反應率及靜脈輔助用藥率均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但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低血壓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老年患者腰-硬聯(lián)合阻滯安全可靠。
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老年患者;腰-硬聯(lián)合阻滯;安全性
老年患者多合并慢性心肺疾病,循環(huán)儲備功能差,加之創(chuàng)傷、出血、疼痛、精神緊張等因素的影響,增加了內環(huán)境的不穩(wěn)定性,對疼痛的敏感性增強,且更易出現(xiàn)血壓波動,手術麻醉方案的安全性對其而言非常重要。腰-硬聯(lián)合阻滯兼具腰麻起效快、作用完善和硬膜外麻醉時間掌握靈活、術后鎮(zhèn)
痛好的優(yōu)點,近年來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1-2]。為探討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老年患者手術腰-硬聯(lián)合阻滯的效果及安全性,本文對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 948例老年患者手術分別采用布比卡因等比重液在腰-硬聯(lián)合阻滯和常規(guī)硬膜外麻醉中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 948例老年手術患者,手術類型包括前列腺電切術、疝修補術、全髖置換、股骨頭置換、下肢骨折內固定等手術。其中男1 231例,女717例,年齡70~93歲,平均(62±8)歲;術前合并高血壓902例,糖尿病614例,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527例,心電圖異常509例,貧血313例,均經內科治療后病情穩(wěn)定,美國麻醉師協(xié)會(ASA)分級為Ⅰ~Ⅲ級。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1 948例老年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97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術前30 min兩組患者均肌內注射0.1 g苯巴比妥鈉和0.5 mg硫酸阿托品片。常規(guī)行無創(chuàng)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和心電圖監(jiān)測,并建立上肢靜脈通路,手術前輸注復方乳酸鈉(6~7 ml/kg),術中6~8 ml/(kg·h)維持輸入,根據患者術中失血量和血壓變化等輸入人工膠體液或輸血。觀察組患者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用25 G腰穿針行蛛網膜下穿刺,有腦脊液流出后將0.75%布比卡因注射液2 ml混合回抽腦脊液至3 ml注入蛛網膜下腔。一般狀況較好的老年患者使用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的量約 1.8 ml;年齡>80歲和(或)一般狀況較差的患者,控制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用量為1.5 ml。退出腰穿針,硬膜外間隙頭端置管3 cm,改平臥位,10 min后測試麻醉平面,麻醉不足患者硬膜外間隙注入1.6%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先給予2~3 ml,再根據情況可酌量追加。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硬膜外麻醉,根據麻醉平面及患者反應情況酌量追加麻醉藥。兩組患者均給予面罩吸氧(2 L/min)。若術中患者收縮壓低于基礎值的30%判定為低血壓反應,應靜脈注入麻黃堿10~15 mg,并酌情提高輸液速度。采用針刺法評估感覺阻滯狀況,改良Bromage法評估運動阻滯情況。若患者術中出現(xiàn)疼痛不適,需增加靜脈鎮(zhèn)痛藥物即為阻滯不全。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硬膜外麻醉用藥量、麻醉起效時間、阻滯完善時間、牽拉反應率、靜脈輔助用藥率及低血壓反應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l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手術時間比較 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為(62±9)min,對照組手術時間為(62±9)min,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麻醉效果和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硬膜外用藥量、麻醉起效時間、阻滯完善時間、牽拉反應率及靜脈輔助用藥率均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但兩組患者低血壓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和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老年患者手術因其生理機能減退,且往往合并多種疾病,使其對麻醉、手術的耐受力降低,風險明顯高于青壯年患者,所以要盡可能選擇對其生理功能影響小而又具有確切效果的麻醉藥物及方法。
臨床上對于老年人下腹部和下肢的手術多采用硬膜外阻滯,因其時間掌握靈活、術后鎮(zhèn)痛好、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較小,而腰-硬聯(lián)合阻滯可通過較小的藥物劑量,增加對麻醉平面的可控性,減少低血壓反應的發(fā)生率[3]。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低血壓反應率與對照組相當,均在臨床可控和患者可承受的范圍,說明兩種麻醉方法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基本相同。用藥方面目前臨床采用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較多,因其可通過改變體位對麻醉平面進行調節(jié),不足之處在于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較大,因此不適用于老年患者。而布比卡因等比重液注入后不上浮或下沉,容易控制麻醉平面[4],且擴散及固定時間較等比重液慢,有充分的時間在蛛網膜下腔注藥后行硬膜外置管,患者的血流動力學也更加穩(wěn)定[5],牽拉反應等不良反應少,尤其適合于年老體弱的患者。
綜上所述,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老年患者腰-硬聯(lián)合阻滯效果確切,安全可靠。
[1] Cao S,Wang Y,Zhang X,et al.Levels of antioxidants in the spinal fluid after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with ropivacaine[J].Drug Res
(Stuttg),2014,64(11):603-603.
[2] Kajikawa S,Suzuki M,Yokoi M.Pre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intraoperative hemodynamic changes in very old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s[J].Masui,2000,49(9):995-999.
[3] 顧正峰,胡毅平,王桂龍.腰-硬聯(lián)合麻醉后平臥不去枕的臨床觀察[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5,21(3):209-209.
[4] Kaur M,Katyal S,Kathuria S,et al.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intrathecal bupivacaine alone,sufentanil or butorphanol in combination with bupivacaine for endoscopic urological surgery[J]. Saudi J Anaesth,2011,5(2):202-207.
[5] Seyhan T?,Bezen O,Sungur MO,et al.Magnesium Therapy in Pre-eclampsia Prolongs Analgesia Following Spinal Anaesthesia with Fentanyl and Bupivacaine:An Observational Study[J].Balkan Med J,2014,31(2):143-148.
R614
A
1673-5846(2015)06-0054-03
新疆阿瓦提縣人民醫(yī)院,新疆阿克蘇 84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