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軍,樊士廣,劉釗,朱德華
(中交天津港灣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222)
2014年,國務院正式批準天津口岸新一輪擴大對外開放計劃,批準天津港新增對外開放水域1 120 km2,新增碼頭岸線69.1 km,新建對外開放碼頭泊位71個,這一計劃為天津港的新一輪發(fā)展建設帶來了機遇,天津港大沽口港區(qū)是此次新增對外開放的重要區(qū)域。大沽口港區(qū)在建工程已經(jīng)很多,但離東部區(qū)域較遠,對于東部區(qū)域工程可借鑒度低。另外,700 mm×700 mm預應力混凝土方樁在天津港的應用剛剛起步,試樁資料還是空白。有鑒于此,在東部區(qū)域擬建的某碼頭工程先期進行了試樁,獲取了豐富的試樁資料,為樁基的優(yōu)化設計及業(yè)主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
以距試樁區(qū)域中心最近的鉆孔為例,各土層參數(shù)如表1。
本工程區(qū)域試驗基樁共4根,分為2組,第1組為2根700mm×700 mm預應力混凝土方樁,編號為SF1、SF2;第2組為2根φ1 200mm鋼管樁,編號為SG1、SG2。同時還設置了8根錨樁(編號為M1~M8)和 3根基準樁(編號為J1~J3)。
試樁平面布置見圖1。
設計要求采用D125錘,施打預應力混凝土方樁時開二檔,施打鋼管樁時開三檔。停錘標準:1)樁尖達到設計標高;2) 鋼管樁終錘貫入度不大于3mm,預應力混凝土方樁終錘貫入度不大于7 mm;3)停錘以樁尖達到設計標高為主。實際各樁型沉樁統(tǒng)計結果見表2。
表1 試樁區(qū)土層分布和樁基設計參數(shù)Table 1 Parametersof soildistribution and pile foundation design in pile trial testarea
圖1 試樁平面布置圖Fig.1 Layoutof pile trial test
表2 各樁型沉樁統(tǒng)計結果Table 2 Pile-sinking resultsof each type pile
本次試樁得到了一系列試驗成果,在此主要介紹兩種樁型的單樁軸向抗壓極限承載力、單樁在各土層的樁側摩阻力和樁端阻力、土體恢復系數(shù)、鋼管樁(開口)樁端承載力折減系數(shù)成果,結合各樁型所處土層位置及實測樁身應力,分析兩種樁型的極限承載力組成及與規(guī)范推薦值的差異。
靜載荷試驗按JTJ 255—2002《港口工程基樁靜載荷試驗規(guī)程》[1]執(zhí)行,采用錨樁反力梁法對試驗樁分級加載,測試每級荷載作用下樁頂?shù)某两盗亢蜆渡淼膽冎担鶕?jù)測試結果經(jīng)計算、分析
?確定單樁軸向抗壓極限承載力、單樁在各土層的樁側摩阻力和樁端阻力、鋼管樁的樁端承載力折減系數(shù)。結果匯總見表3。
表3 試驗結果匯總表Table 3 Summary of test results
4根試驗樁在不同加載級下的沉降量如圖2所示。
圖2 試驗樁荷載-沉降曲線Fig.2 Curveof trailpile loading-settlement
預應力混凝土方樁的荷載-沉降曲線沒有出現(xiàn)可以直接判定極限承載力的特征,但兩根樁的最大加載值已經(jīng)非常接近其極限承載力,原因有:
1) 兩根樁分別加載至11 000 kN和11 050 kN時,其樁頂沉降量分別為39.83 mm和34.22 mm(見圖2),按照圖2所示曲線趨勢,SF2加載至下一級(11 700 kN)時的樁頂總沉降量也接近40 mm,即使再加下一級荷載時,曲線還未出現(xiàn)明顯的向下彎曲,根據(jù)JTJ 255—2002《港口工程基樁靜載荷試驗規(guī)程》[1]規(guī)定,取沉降量為40 mm時所對應的荷載值為近似極限承載力。
2)從鋼管樁的動、靜力試驗結果對比看,兩種方法檢測的極限承載力試驗結果非常吻合。而預應力混凝土方樁動力檢測方法的極限承載力分別為10 939 kN和11 213 kN。
根據(jù)以上兩點,認為靜載荷試驗給出SF1和SF2的近似極限承載力分別為11 000 kN和11 700 kN比較合理。
4根試驗樁初復打試驗結果見表4。結果顯示沉樁后經(jīng)過15~17 d的土體恢復,貫入度顯著降低,承載力明顯提高。土體恢復系數(shù)平均為1.88,相對較高。
表4 初復打結果對比Table 4 Resultscontrastof driving and redriving
根據(jù)JTS 167-4—2012《港口工程樁基規(guī)范》[2],對兩種樁型的極限承載力標準值取值如下:
靜力載荷試驗結果:預應力混凝土方樁為11 350 kN;鋼管樁為11 400 kN。
動力載荷試驗結果:預應力混凝土方樁為11 076 kN;鋼管樁為11 683 kN。
兩種試驗方法得出的極限承載力結果基本一致,即該區(qū)域兩種樁型的極限承載力標準值相差無幾,鋼管樁略高于預應力混凝土方樁(見表5)。
表5 2種樁型承載力結果對比Table5 Resultscontrastof the bearing capacitatesof two type piles
從鋼管樁樁端阻力(表3)所占比例看,動力載荷試驗結果(平均占18.4%)較靜力載荷試驗結果(平均占13.2%)高出較多,這是因為動測分析時將開口鋼管樁下部的內(nèi)側摩阻力轉化為端阻力考慮,靜載試驗的摩阻力為內(nèi)壁摩阻力與管外摩阻力之和[3],無法區(qū)分內(nèi)外側摩阻力,因此動測端阻力高于靜載端阻力。
試驗前依據(jù)規(guī)范[4]在兩種樁中分別埋設了應變傳感器,靜載荷試驗過程中對各傳感器的應變值進行了測試,得出各級荷載作用下不同土層的側摩阻力和樁端阻力,現(xiàn)以SG1加載至10 800 kN、SF1加載至11 000 kN時的樁側、樁端阻力為例(見表6)對樁土作用的分布進行分析。
表6 SG1和SF1試樁的樁側極限摩阻力測試結果Table 6 Test resultsof the pile skin lim it friction of SG1 pile and SF1 pile
樁基的承載力由樁周土提供的側摩阻力和樁端土提供的端阻力構成。表3靜力載荷試驗數(shù)據(jù)顯示鋼管樁的極限承載力由87%的樁側摩阻力和13%的端阻力組成,預應力混凝土方樁的極限承載力由60%的樁側摩阻力和40%的端阻力組成,兩種樁型的側摩阻力和端阻力的比例有較大差別。從表1和表2的數(shù)據(jù)看出,預應力混凝土方樁的樁端處于粉砂層(約4 m厚)的頂部,而鋼管樁樁端穿越了該層,處于黏土層。表6的數(shù)據(jù)顯示樁在進入標高至-32 m以下后單位面積的側摩阻力發(fā)揮很充分,較規(guī)范的設計參數(shù)有較大提高。從整體看,預應力混凝土方樁的單位面積側摩阻力較鋼管樁略大,而且樁尖所處土層的端阻力發(fā)揮程度較規(guī)范的設計參考值有大幅度提高。
經(jīng)過試樁試驗,兩種樁型的極限承載力都超過了預估的極限承載力,達到了試驗目的。地質勘查報告顯示,該區(qū)域土層在-40~-44 m范圍有一粉砂層,厚度在1~7 m,標貫擊數(shù)可達55~60擊,土質較好,強度較高,可作為樁端持力層。但該粉砂持力層頂面起伏較大,厚度變化也較大。鑒于該土層特點,如果選擇預應力混凝土方樁作為工程基樁,必須使樁端正確落于該持力層上,如果選擇鋼管樁,可以穿透該土層,但工程成本會增大。
本次試樁結果表明:
1)在合理、準確選擇樁端持力層,充分發(fā)揮樁端土持力作用時,700 mm×700 mm預應力混凝土方樁可以應用于該區(qū)域,且可打性好;
2)動、靜載荷測試結果比較吻合,說明經(jīng)過15 d的土體恢復期后進行靜載荷試驗是合理的;
3)實測的樁側摩阻力標準值、樁端土阻力標準值較規(guī)范的設計參數(shù)有較大提高,說明了在缺少試樁資料地區(qū)進行試樁試驗是必要的;
4)樁型的選擇需要根據(jù)投資成本、區(qū)域土層特點、施工控制水平等因素綜合確定。
[1]JTJ255—2002,港口工程基樁靜載荷試驗規(guī)程[S].JTJ255—2002,Specification for testingofpileunder static load in harborengineering[S].
[2]JTS167-4—2012,港口工程樁基規(guī)范[S].JTS 167-4—2012,Code for pile foundation of harbor engineering[S].
[3] 董淑海.大直徑水下鋼管樁豎向承載力的現(xiàn)場試驗分析 [J].土木工程學報,2007,40(S):228-231.DONGShu-hai.Field testof the vertical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underwater large-diameter steel pipe piles[J].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2007,40(S):228-231.
[4]JGJ106—2003,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S].JGJ 106—2003,Technical code for testing of building foundation pi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