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萍
中圖分類號:G62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4-0074-01
聽、說、讀、寫是學習語文的四種能力,低年級孩子應注重以教科書為據(jù)看著說;以畫面為據(jù)想著說;以教師提問為據(jù)連著說;以電腦、電視為據(jù)學著說,真正提升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必須有計劃、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而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更是不可忽視。因此,我特別重視低年級孩子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一、以教科書為據(jù)看著說
教科書都是根據(jù)低年級孩子的生理特點和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來編寫的,從一年級的漢語拼音、識字到詞語口語交際的編排上,都注意遵循兒童學習語文規(guī)律,其中有許多妙趣橫生、富有兒童生活情趣的童話故事,孩子們非常愛聽、愛讀、愛記。根據(jù)這一特點,我先把課文故事講一遍,然后學習課文,在孩子學會字、詞、句后,我進行多種方式的讀:學習自由讀、老師范讀、師生PK賽、同桌互讀……往往在讀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自己的喜、怒、哀、樂,而教師聲情并茂的讀,以姿助讀的形象也深深印在學生腦海里。這樣,為孩子的說奠定了基礎。這時,再讓孩子看著書學著老師的樣子把故事講給周圍同學聽,同學聽后評議,回家講給家長聽,家長在課本上評價。就這樣,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既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增強孩子記憶力能力。
二、以畫面為據(jù)想著說
低年級的孩子,尤其是剛進小學的孩子,都愛畫面,這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學中,我抓住孩子這一特點來訓練他們的說。一節(jié)說話課,我用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只烏龜,并涂上顏色,孩子一看,異口同聲地說:“老師,你畫的烏龜真像?!庇谑俏易尯⒆幼屑毧串嬅?,烏龜有什么特點,有幾條腿、什么形狀、背上有什么?它的頭呢?想象它們生活在哪里?孩子們十幾分鐘后,都能舉手說說。徐偉萌說:“烏龜有四條腿、短尾巴、三角形腦袋,愛躲進殼里。還有一條小尾巴,它們會在水里游也會在岸上爬?!币院蟮恼n,我又帶上春天的畫面,讓孩子想象這是哪個季節(jié)?有哪些動物?告訴我們什么?一會兒,很多小手舉起來。周毅軒說:“春天來,草兒發(fā)芽了,柳樹姐在風中梳理它那長長秀發(fā),小鴨子在水中快活的游來游去,好像在說:“多美的春天啊,小朋友快來玩耍,蝴蝶飛來了,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春天真美?。 背苏f話課,我還讓孩子自己搜集喜歡的圖畫來與小伙伴一起交流,又鼓勵孩子作畫,畫出自己拿手作品,說給同伴聽并動手剪下來,把自己的作品貼在日記本上。然后,把自己說的寫下來,不會寫的用拼音代替、圖畫代替。就這樣,開始了孩子們小學習作的起步——貼圖日記。
三、以教師提問為據(jù)連著說
一個學期快結束時,孩子們已具備了一定的說話能力,但語言不流暢,句子也不連貫。于是,我設計問題引導孩子說,如復習時,讓孩子回答: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幾歲?你最喜歡哪個老師上課?你在學??鞓穯??你能認真完成老師的作業(yè)嗎?爸爸媽媽會關心你的學習嗎?問題下去后先讓同桌互問互答,再點名交流。張博涵同學說:“我叫張博涵,是個小女孩,今年8歲,我最喜歡余老師上體育課,我在學校很快樂,能完成作業(yè),爸爸、媽媽都很關心我的學習,我寫日記遇上錯字,做數(shù)學遇到難題,爸爸都會教我,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用好成績向爸爸媽媽報喜!”以老師提問為據(jù)連著說是一年級新生表達能力的一個飛躍,通過訓練,孩子們說話語氣流暢、句子也連貫,不再東拉西扯。
四、以電腦、電視為據(jù)學著說
小學生特別愛看電視、玩電腦,家長害怕影響孩子學習,但又制止不了孩子,急得束手無策。其實,家長不需恐慌,看電視、玩電腦并不完全是壞事,關鍵在于正確引導,我在每周五總是布置全班同學有選擇、有目的看電視、玩電腦,并幫孩子選擇節(jié)目。每天中央電視臺少兒節(jié)目必看:“七巧板”“大風車”節(jié)目要看;“動物世界”定看;兒童故事片選看。因為上活動課時,我要孩子學著主持人的樣子講觀看內(nèi)容給同桌聽。星期天布置學生聽新聞廣播。第二天叫同桌復述出來。這些做法初步形成習慣后,給學得像、說得好的同學送小禮物,進行鼓勵。這樣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孩子們口頭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的訓練。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