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嚴奉江
(作者:湖北恩施州建始縣紀委)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這是筆者年少時常常哼唱的兒歌。那時,在筆者心中就萌生了長大后一定要登上天安門的心愿。沒想到,從事民族工作十年后,通過民族助學工程愛心助學活動的契機,筆者不僅帶著一群土家族小朋友登上了天安門,還有幸結識了核物理學家、核技術工程專家,曾擔任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xié)常委的高潮先生。
2011年11月12日,在已經80 高齡的高潮先生和天津市景華公益基金會會長張景華女士的推薦下,筆者帶領湖北恩施建始縣長梁民族小學景華公益基金會民族之星藝術團的26 名土家族小朋友,第一次來到北京,參加第23 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開幕式,向全國、全世界推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梁絲弦鑼鼓。
初冬的北京,乍寒還暖,暖融融的陽光撫摸著華夏大地,溫暖著風塵仆仆從千里之外土家山寨趕來、第一次進京的土家族孩子的心。通過西客站的綠色通道,下午14 時孩子們被接到全國政協(xié)文化廣場。15 時,我們通過安檢,來到全國政協(xié)禮堂三樓多功能廳。由中科院、工程院、全國總工會、中國聯(lián)合國協(xié)會等40 多家單位共同組織的“第23 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開幕式即將在這里舉行。
15 時30 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婦聯(lián)主席陳至立,第十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何魯麗、顧秀蓮,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以及國際科學與和平周中國組委會主任、全國科協(xié)原黨組書記高潮、聯(lián)合國官員郝樂儒走進會場。在雷鳴般的掌聲中,開幕式開始了。
當主持人宣布,讓來自土家山寨的建始縣長梁民族小學的學生為大會獻詞時,身著8 個民族服裝的26 名學生走上主席臺,向主席臺陳至立等領導及會議代表行中國少先隊隊禮后,獻上了精心準備的詩朗誦《首都北京,我們來了》:“首都北京,我們來了/我們從武陵山區(qū)的崇山峻嶺中走來/我們從湖北恩施自治州的土家山寨走來/我們從國家貧困老區(qū)建始縣走來/我們帶著對科學的崇尚/我們帶著對和平的期待/我們帶著地震災區(qū)兒女對祖國的祝福/我們帶著貧困地區(qū)對祖國的感恩之心/我們自豪地走來了......”
稚嫩的童聲,質樸的感情,大山的呼喚,慷概陳詞的語言,崇拜科學、向往和平的愿望,把第23 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開幕式推向了高潮,會場掌聲經久不息。孩子們成了與會代表爭相合影留戀的小明星。陳至立深情地拉著長梁民族小學的學生黃偉、趙玉潔親切地說:“來自老區(qū)的孩子們多才多藝,真了不起! ”
為參加這次開幕式,長梁民族小學的1170 名土家族、苗族少年兒童,精心制作了《和平頌》手工牌匾贈予第23 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中國組委會。牌匾以藍色的天空為背景,銜著橄欖綠的和平鴿,展翅飛向綠色的地球。其上2200 多只千紙鶴,是孩子們用纖巧的小手親手折疊的,他們每人用簽名表達出崇拜科學、向往和平的心聲。
傍晚18 時,華燈初上,我們來到全國政協(xié)禮堂宴會廳。文化晚宴上,長梁民族小學的孩子們表演了建始非物質文化遺產 《絲弦鑼鼓》《建始民間吹打樂》《開山號子》《三峽的孩子愛三峽》等6 個節(jié)目,與著名相聲藝術家姜昆等人同臺獻藝。前來宴會廳觀看演出的現(xiàn)場觀眾,被原汁原味的土家絲弦鑼鼓所感染并陶醉其中,被土家孩子們的精彩表演所折服。他們不由地伸出了大拇指,為土家孩子們的率真和質樸點贊,宴會在孩子們的歡笑聲和一陣陣經久不息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讓海內外的有識之士感受土家絲弦鑼鼓的魅力,讓更多的人觀看和欣賞建始的民族民間文化,作為一名普通的民族工作者我心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