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dāng)代中國詩歌地理的角度看,山東可能是難有匹敵的“詩歌大省”,這樣說似乎顯得很俗氣,但如果從行政區(qū)劃的角度也只能這么說。雖然對于詩人而言,根本不存在一個所謂的省份意義上的身份,連祖國都在他身上——他背負著母語,母語就是他的祖國。不過從一種“文化地理”的觀察角度,研究者似乎又可以從這樣一個角度去看待他們。
這就是我們要著意推出當(dāng)代詩歌地理之山東篇的全部理由。在這一期的詩人中,像王黎明、韋錦、長征、格式、路也,都是自90年代初期就嶄露頭角的詩人,如今他們已經(jīng)寫得爐火純青,無論是技藝還是思想,詩意還是修辭,都已經(jīng)十分老道。另外,像孫方杰、邵鳳華、尤克利、馬行、王宜濤,也都是近十幾年中十分活躍的詩人,從風(fēng)格看也十分鮮明,各有造詣。他們或詼諧,或凝重,或簡約,或輕逸,或尖銳,或?qū)拸V,或劍走偏鋒一騎絕塵,或兼收并蓄博取眾長,總之都從某個方面展示出山東這塊古老的土地,這塊有著久遠詩歌傳統(tǒng)與譜系的大地的經(jīng)緯與形貌。我原擬對他們的作品一一點評,但細讀之后卻猶豫了,我知道在這樣的格局與架構(gòu)中,我無法將他們說清楚,只好以逸待勞,由讀者自去體味,感受其豐富與多元,駁雜與深遠了。
感謝詩人韓宗寶不辭辛苦的約稿,作為詩人,他以寬廣的視野和胸懷,將這么多同行的作品陳列于此,令人理所當(dāng)然要表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