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連梅
仿 佛
泰戈爾
我不記得我的母親
?只是在游戲中間
?有時仿佛有一段歌調(diào)
?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動我的搖籃時
?所哼的那些歌調(diào)
?我不記得我的母親
?但是在初秋的早晨
?合歡花在空氣中浮動
?廟里晨禱的馨香
?仿佛向我吹來
?母親一樣的氣息
?我不記得我的母親
?只當(dāng)我從臥室的窗里
?外望悠遠(yuǎn)的藍(lán)天
?我仿佛覺得
?母親凝住在我臉上的目光
?布滿了整個天空
一、母親守候在歲月的深處
?當(dāng)一個年逾六旬的人思念母親,穿越數(shù)十年的時光,記憶之門陡然開啟,他會涌起怎樣的情思?時光的流逝,沖淡了少時的歡樂事。母親的形象在歲月的打磨中日漸模糊。詩人似乎是“不記得”自己的母親,母親離開的時候,他只是一個十幾歲的懵懂少年。在睡夢中與慈母分離,這是詩人終身的疼痛,永遠(yuǎn)無法釋懷。這種夾著遺憾、內(nèi)疚、哀傷的思念,在時光的流淌中,日益強(qiáng)烈。在詩人步入老年的時候,終于醞釀成一首詩,從深藏的心底噴涌而出。
?詩歌三個章節(jié)的首句反復(fù)著“我不記得我的母親”,簡單直接的敘述中,隱含了多少遺憾與無奈。詩人多么渴望能清晰地記得慈母的音容笑貌啊。然而,終日操勞的母親,沒有太多的閑暇陪伴她至愛的孩子。加上母親的過早離開,詩人沒能很好地記住她的模樣。但是,母親的愛卻須臾未曾離開,母愛的光輝在每個平淡的日子里,圍繞在詩人的身旁。
?歲月模糊了母親的容貌,卻清晰了母親的愛。藍(lán)天下的一瓣合歡、一段歌調(diào)、一縷馨香,都蘊(yùn)藏著母親的愛。
?二、母愛充盈著詩人的生命
穿過數(shù)十年的時光,詩人回憶母親時,一切都有些“仿佛”。仿佛間,母親卻未曾離開。哪怕是與母親做的小游戲,哪怕是母親晃動搖籃的情形,哪怕是母親隨口哼的歌調(diào),都深深地留在了詩人的心里,越過數(shù)十年的時空,詩人依然記得母親。母愛是一首深遠(yuǎn)的歌,始終縈繞在詩人心中。
?母愛的芬芳在初秋略帶寒意的早晨,隨“合歡花在空氣中浮動”,擁抱著詩人,溫馨而恬靜。母親的氣息,仿佛是“廟里晨禱的馨香”,向詩人吹來,徐徐升騰,彌漫整個世界。母愛是那樣崇高圣潔,猶如神之愛。母愛與神同在,遙遠(yuǎn)而親切,時刻守護(hù)著詩人,給他最大的庇護(hù)與慰藉。母親的離去,并不意味著愛的消失,而是愛的形式變化。母愛與生命同在,并因此永恒。
?母愛無處不在。當(dāng)詩人從臥室的窗里,外望悠遠(yuǎn)的藍(lán)天,他仿佛覺得,母親凝住在他臉上的目光,布滿了整個天空。偉大而深沉的母愛,與世界同在。不論詩人走過怎樣的人生之路,歷經(jīng)怎樣的滄海桑田,母親始終守護(hù)著他,溫柔的目光深情地凝視著他,與他共擔(dān)命運(yùn),悲喜相依。詩人因此幸福,因此堅強(qiáng)。母愛是永恒的動力,永恒的天空。
三、真愛存在于詩人的心中
詩人相信,世界是從愛中生的,世界是被愛所維系的,世界是向愛而轉(zhuǎn)動的,人是運(yùn)行于愛之中的。愛,決定著一個人的世界是否美好。只要心中有真愛,幸福就會存在。當(dāng)詩人的母親生命逝去,她的愛并未消失,而是與日月同輝,神靈般守護(hù)著她的孩子,給他以心靈的撫慰。
?愛是一種幸福的付出。母親的生命因愛的奉獻(xiàn)而圣潔,母愛的光輝與天地同在。作者能深切地體味母親的愛,是因為他對母親懷著深摯的愛。詩人敬愛母親,認(rèn)為她奉上帝的使命來做個人的保護(hù)者。盡管他與母親只共同度過了十幾年的時光。但他對母親的懷念與眷戀,從未停止過。愛充實了他的精神?!吧驗楦冻隽藧?,而更為富足。”詩人對母親的愛,在其童話《七色花》中有充分的表達(dá)。那朵盛開在圣樹上的七色花,圣潔美好,象征著孩子對母親最純真的熱愛,傳遞了詩人對母親最真摯的歌頌。
?《仿佛》傾訴著詩人記得與“不記得”的情思,贊頌了“仿佛”與清晰的母愛,讓母愛成為一首溫馨美好的頌歌,回旋在天下兒女的心里,一次次蕩滌著我們?nèi)諠u困乏的心靈,讓我們獲得神圣的慰藉與崇高的洗禮。
?《仿佛》中,吹來母愛圣潔的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