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宏安 章伯奇
1 船在大海行了幾日,來到大人國境內(nèi)。林之洋想:此地和君子國相鄰,習(xí)俗想必也同,難做生意,便不想上岸賣貨。見唐敖要上岸游玩,便約了多九公陪他一起登岸。
2 三人邊走邊談。多九公說:“大人國都城離此尚有二十里,我們必須快行,否則回來過晚,路上不便?!弊卟欢嗑?,見到一座大嶺,地勢險(xiǎn)峻,岔路很多。
3 多九公說:“大人國以嶺為城,嶺外都是稻田,嶺內(nèi)才有居民?!比伺郎仙狡?。走了多時,繞過兩個峰頭,只見道路都在嶺內(nèi)盤旋,難以越過嶺去。
4 唐敖在未到大人國前,就聽人傳說:大人國的居民只能乘云,而不能步行。他很想看看這里居民的生活情景,無奈走了很久,不見人煙。好不容易才尋到一處茅庵,便上前找人問路。
5 他正要敲門,看見一個老人一手提酒壺,一手提個豬頭,來到庵前。唐敖拱手問道:“請問老人家,這里可有僧人?”老人聽了,連說“得罪”,告訴他們:他就是這茅庵的僧人。
6 林之洋見這僧人頭上留著發(fā),還打酒買肉,不由奇怪,便問庵內(nèi)供奉什么菩薩。老僧說道:“此庵供奉的是觀音大士。庵中只我夫婦兩人,我是僧,我的老婆是尼?!?/p>
7 交談之下,三人方知這里的僧尼不但可以喝酒吃肉,還可結(jié)為夫婦,生兒育女。唐敖知是當(dāng)?shù)亓?xí)俗,也不再多問,卻問:“我聽說這里居民都以云霧護(hù)足,是不是生下來就是如此?”
8 老僧說道:“人生下來時,足下的云霧都是一種色彩。待長大后,就變得不同,有的變?yōu)槲宀剩械淖優(yōu)辄S色,有的卻是黑色。這云色以五彩為貴,以黑色為最卑?!?/p>
9 三人向他打聽了進(jìn)城之路,便穿山過嶺,來到城里。城里景況與君子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這里的民居要比別處高二三尺,走路時腳下都有一團(tuán)云托著,離地半尺,云的顏色各不相同。
10 他們見到一個乞丐,腳下蹬著五色彩云。唐敖問多九公是什么緣故,九公道:“云團(tuán)的顏色是以人心好惡來決定的,不分貧富。云由足生,色隨心變,往往富貴者腳蹬黑云,貧賤者反蹬彩云?!?/p>
11 正說著,忽見街上行人紛紛散開,讓出一條大路。原來有個官員走來,只見他頭戴烏紗,身穿朝服,上罩紅傘,仆役前呼后擁,好不神氣。
12 那官員雖是威嚴(yán),腳下卻圍著紅綾,云的顏色看不明白。唐敖問九公這人為何如此,九公道:“這官員定是做了什么昧心事,因而足生黑云。為了不讓人看見,只好用紅綾遮蓋,以掩人耳目?!?/p>
13 林之洋聽了,嘆道:“老天爺做事也太不公允了。為何這云只生在大人國,若天下人都這樣,叫那些做昧心事的、不講道德的人都腳下生黑云,讓他們在眾人而前現(xiàn)丑,豈不痛快!”
14 九公道:“此云隨心而變,如果這人痛改前非,云色也會改變?!碧瓢近c(diǎn)頭說:“可見老天爺做事也講究實(shí)在?!比嗽诔抢镛D(zhuǎn)了一會兒,見天色已晚,便匆匆回船。
15 船行了幾天,來到勞民國。這里的人面孔墨黑,走起路來,身子搖擺不停。開始他們以為行路匆忙,才如此搖擺,后來見那些在路邊坐著的人,身子也搖擺不停。
16 唐敖說道:“勞民國這個‘勞字,倒用得恰當(dāng)。他們?nèi)绱藷┰辍⒆⒉话?,不知是否長壽?”多九公道:“他們只勞筋骨,不勞心思,又以新鮮蔬果為食,倒也長壽?!?/p>
17 勞民國出產(chǎn)一種雙頭鳥。當(dāng)?shù)鼐用癜阉秮?,放在籠內(nèi),提在街上賣。這鳥啼聲婉轉(zhuǎn),美妙動聽。林之洋便買了一只,說:“這貨到了歧舌國,定能出手,賺幾壇酒吃?!?/p>
18 過了幾天,船到聶耳國。他們上岸,見這里的人形體面貌與中原相同,只是兩耳頗長,一直垂到腰間,走路時必須兩手捧著耳朵而行。
19 唐敖說:“相書上說:‘兩耳垂肩,必主大壽??磥磉@里的人一定都是長壽的了?!倍嗑殴溃骸岸溟L過了頭,反而無用。我當(dāng)年來到個海外小國,那里的人耳朵長到腳跟,一耳作被,一耳作褥,也不見他們長壽?!?/p>
20 這日路過元股國,只見當(dāng)?shù)氐娜硕碱^戴斗笠,身披坎肩,下穿魚皮褲,赤著腳在海邊捕魚。他們原不想上岸,只因水手們都要買魚,便將船泊岸。
21 三人隨后到海邊游玩,見到有個漁人捉到一條怪魚,一個魚頭,十個魚身。大家都不說這是什么魚,多九公道:“這叫‘何羅魚,身有蘭花幽香,叫起來像狗吠?!鄙锨耙慌哪囚~,果真“汪汪”地叫喚起來。
22 海邊有個漁人網(wǎng)起幾條大魚,才撂到岸上,轉(zhuǎn)眼一齊騰空飛去。九公道:“這叫飛魚。黃帝時,有個叫寧封的人,吃了飛魚,死了兩百年又活轉(zhuǎn)來,后來成了仙?!?/p>
23 林之洋聽了,笑道:“成仙雖也快活,只是當(dāng)中死了兩百年,也令人難熬。”說話間,猛見海面冒出一個魚背,形似海島。唐敖說:“海中竟有這樣大魚。難怪古書上說,大魚行海,一日逢頭,七日逢魚尾?!?/p>
24 正談笑間,有個白發(fā)漁翁向他們走來,一見唐敖,拱手道:“唐兄,你還認(rèn)得我嗎?”唐敖見這人一身本地人打扮,細(xì)細(xì)打量,這才想了起來:“原來是尹元老師!你為何如此打扮?莫非我在做夢嗎?”
25 尹元曾是唐敖業(yè)師,當(dāng)年在朝任御史。見武后當(dāng)?shù)?,勤王無計(jì),他便辭官回鄉(xiāng)。徐敬業(yè)起兵,有讒臣說尹元是主謀。尹元聽說,唯恐被害,帶著一雙小兒女逃到外洋,飄流到此。
26 尹元邀唐敖等人到他家小聚。他家境清寒,屋內(nèi)也無桌椅,只能席地而坐。尹元道:“我到這里,謀食艱難,幸虧小女結(jié)得好網(wǎng),賣給漁人,才勉強(qiáng)糊口。賢契今到此地,有何貴干?”
27 唐敖嘆道:“多年不見老師,不知老師受此磨難。門生今春僥幸登第,也因當(dāng)年和徐、駱結(jié)盟的事被人妄參,降為諸生。門生從此絕了功名之念,浪跡海外,不想在這里巧遇老師,真令人高興?!?/p>
28 唐敖問起尹元家中情形,尹元說,他的妻子已去世,家中有兒子尹玉,年十二歲,女兒紅萸,年十三歲。說罷,即喚尹紅萸姐弟出來,與唐敖相見。
29 唐敖見尹玉長得文質(zhì)彬彬,面目清秀,紅萸舉止文雅,十分艷麗,便問老師日后有何打算。尹元道:“我在此舉目無親,也不想在此久留,要回中原吧,又怕受到迫害,一時踟躕無計(jì)?!?
30 唐敖聽了他一番言語,想起在君子國水仙村時,曾聽廉錦楓母親說起,她的兩個孩子都愛讀書,就是請不到塾師,便提議尹元可帶孩子去君子國廉家住,既可教孩子們讀書,也可擇機(jī)結(jié)伴回中原。
31 唐敖還和尹元談起,廉家也有一子一女,那廉錦楓品貌端莊,極有孝心,他本想聘為兒媳,今見他們姐弟同世妹世弟比較,不但年貌相當(dāng),而且門第相對,想為他們做媒,成全好事。
32 尹元道:“如此孝女佳兒,能成全姻緣,自是好事,只是如此孝女,賢契不替令郎納娶,反而舍己為人,教我心中如何能安?”唐敖說,他兒子定婚可以從緩,因在東口山另有一個孝女駱紅蕖可以擇配。
33 他托尹元到君子國后,趁便往東口山一行,并致意駱龍老伯,為他兒子說親。尹元道:“我到廉家后,必去東口。為賢契說親,想來駱年伯當(dāng)年與我同朝為官,過從甚密,這事一說便成?!?/p>
34 唐敖便修書一封,并兩封銀子,給了尹元,對他說:“老師可盡快動身,到君子國水仙村尋找廉家。他們見到我書信,必能為你們安家?!闭f罷,師生灑淚而別。
35 尹元待唐敖走后,便帶了兒女,從水路來到水仙村,送上唐敖書信。廉氏夫人見尹元一家到來,非常高興,不但許了兒女婚事,還留他們?nèi)易∠?,相約以后同回故鄉(xiāng)。
36 那天,唐敖他們離別尹元,來到海邊,聽到離船不遠(yuǎn)處,有嬰兒啼哭之聲。唐敖循聲尋去,見有個漁翁網(wǎng)住許多怪魚,那魚聲如兒啼,腹下有四足,下身是魚形,上身像是女人。
37 多九公道:“這就是人魚。唐兄為何不買兩條帶回船去?”唐敖哪里忍心,他掏出銀子,把漁人網(wǎng)到的魚全部買下,放回海中。
38 那些人魚似通人性,潛入水中,又浮了上來,向著岸上的人點(diǎn)了點(diǎn)頭,就像叩謝一般,而后才游走了。
39 船離元股國后,走了幾天,這些人魚仍緊緊相隨。水手們向著水面打了一槍,想把它們驅(qū)開。唐敖、林之洋聞聲趕來,對水手們說:“這些人魚因念救命之恩,故而追隨不舍?!?/p>
40 林之洋責(zé)備水手說:“它們跟在船后,礙著你們什么,竟要傷它?”水手們聽了他們的話,這才住手,沒開第二槍。
41 唐、林兩人回到后艙,和多九公閑談。唐敖道:“在東口山時,兄曾說過了君子國、大人國,就是黑齒國,為何這時還沒見到?”九公道:“如說旱路,該是鄰近的;因是水路,故多走了幾天,也快到了?!?/p>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