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星云 陳瓊
原題回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深秋,一株株小白楊都嫌自己的衣裳舊了,吵鬧著要秋風給它們脫掉。秋風告訴它們,只有承受了瑞雪的洗禮,春姑娘才肯賜予它們一身新裝。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材料提供的是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中有小白楊、秋風兩個主體對象,與之相關的次要對象有瑞雪、新裝、春姑娘。這些對象也可以從主體和客體來歸類,即一類是以小白楊為材料的主體,一類是以秋風、瑞雪、春姑娘為材料的客體。材料拿小白楊、秋風、瑞雪、春姑娘來說事,影射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和事。
高考新材料作文已成常態(tài),但材料中立意頗多,學生們寫起來總是感到恍恍惚惚,覺得不好立意,總是感覺拿捏不準確。那么如何來寫此類作文呢?
我們認為,考場作文不等同平時作文或者參賽作文,必須先“求穩(wěn)”,即拿到48分以上,再“求新”,穩(wěn)中求進,勇奪高分。下面我們就從“基本立意”和“創(chuàng)新立意”角度,試著分析此題。
縱觀全題,立意頗多:①從小白楊的角度立意:抓住小白楊“嫌”“吵鬧”“脫掉”“新裝”等詞語,我們可以理解為追求美好生活,但它們要脫掉舊衣裳,不是想脫就脫的,還要經(jīng)過瑞雪的洗禮,等待春姑娘的降臨。從這點上說,可以寫要學會等待,要學會隱忍,要耐得住寂寞。②從秋風角度立意:秋風面對小白楊的訴求,并非予以否定,而是告訴它們,要經(jīng)過瑞雪的洗禮,等待春姑娘的到來,我們可立意為當條件不具備時,要等待時機,不要盲目急躁,心急吃不了熱豆腐。③從瑞雪角度立意:“瑞雪”寓意為磨礪、摧殘,經(jīng)過瑞雪的洗禮即經(jīng)過痛苦的磨煉,小白楊才可以獲得“新裝”,故我們可以寫追求美好的事物,需要經(jīng)過磨煉,不經(jīng)歷風雨不能見彩虹。
以上是常規(guī)思維,換個角度思考。“文似看山不喜平”,同學們?nèi)绻酶叻郑仨殞W會從新穎角度立意,比如,①從體裁角度創(chuàng)新:不寫人云亦云的議論文,寫成記敘文和散文,就會顯得“物以稀為貴”。②從標題角度創(chuàng)新:由于閱卷老師平均10秒左右就要批閱一篇作文,因此精彩的標題也是獲得高分的一個法寶。如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人生因洗禮而美麗;破繭成蝶;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好事多磨;無限風光在險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③從作文形式角度創(chuàng)新,例如分成幾個小標題來論述,這樣的考場作文自然會脫穎而出,勝人一籌的。
創(chuàng)新突圍角度一:老生常談令人厭,體裁亦可創(chuàng)奇新
名師支招:從以往的高考戰(zhàn)場反饋回來的真卷答題作文、高分滿分作文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選擇了議論文。議論文這一體裁,從開始就讓文章變得陳腐不堪,老生常談令人厭,因此,我們可以從體裁上,選擇小說、散文等作文體裁來贏得閱卷老師的青睞,不失為一大創(chuàng)新捷徑。
丑小鴨圓夢記
□湖南新化一中520班 陳 惟
沒有美麗的外表,更比不上“天鵝”的優(yōu)雅與高貴,或許我只是一只“丑小鴨”。但丑小鴨依舊有夢,更有圓夢的追求!
誕生
鴨年鴨月鴨日 晴
似乎昏睡了一百個世紀……
終于有一天,我感受到周身的變化,那是種多么美妙的感覺啊——似乎有一種什么東西正源源不斷輸入進來,溫暖而又愜意,隨著越發(fā)強烈的獲知欲,我開始不安分起來了,我要突破這抹迷霧!伴隨著“咚”的一聲裂響,我用嘴敲開了它。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到我的身上,我就知道我已經(jīng)深深地愛上了它,愛上了這個世界,感謝上天給予我生命,讓我擁有這些美好的時刻!
出逃
鴨年鴨月鴨日 陰雨
也許可以用“好景不常有”來形容我接下來的遭遇!
應該說自從我的鴨媽媽及眾多兄弟姐妹看到我胖嘟嘟的體形后,我的命運就出現(xiàn)了小小的波折——鴨媽媽總是呵護其他鴨寶寶,似乎我就不是它親生的,我的兄弟姐妹也友善不到哪里去,它們總是合著伙兒來欺負我、譏笑我,就連獵狗也不理睬我。我的情緒很低落。
天越發(fā)陰暗,似乎將有傾盆大雨到來。趁著夜色,我決定出逃——這里已經(jīng)實在沒了我的任何留戀,我要離開這里去尋找一種新的東西,真正屬于我的東西……
尋夢
鴨年鴨月鴨時 放晴
忘記我離家出走到底有多久了。只知道歷經(jīng)了寒暑,又迎來春冬。在外漂泊的日子里,盡管遭遇了平生各種各樣的苦難與磨礪,但我的追夢之心依舊,每天我都會偷偷來到湖畔,聽一群自己道不出名兒來的漂亮白鳥的歌唱,那歌聲簡直堪比天籟之音,美妙動聽,我也不止一次模仿它們的發(fā)音、舉止,無論是嚴寒還是酷暑,我都不放棄練習——我也堅信,夢想總有一天會青睞我……
圓夢
鴨年鴨月鴨時 大晴
今天是個大好的日子!
我的個人演唱會成功在太明湖畔舉行。整會場布置得金碧輝煌。參加演唱會的動物們都要將整個湖畔擠爆了——水里游的,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應有盡有。就連平日里譏笑我的夜鶯、黃鸝也為我拍手稱絕,我的鴨媽媽和兄弟姐妹們都激動得熱淚盈眶。不過,相信它們也沒認出我來——因為現(xiàn)在的我已經(jīng)換上了潔白無瑕的大衣,歌聲更是婉轉(zhuǎn)悠揚!
站在燈光最耀眼處,我面帶微笑。我想我做到了,我也真正圓了我這只“丑小鴨”的美麗夢想……
(指導老師 高星云)
【點評】本文作者采用第一人稱的口吻,構想了誕生、出逃、尋夢、圓夢四則日記,精準地表現(xiàn)、敘寫了一只丑小鴨圓夢的過程,緊扣成就卓越的主旨。這就是以記敘文體取勝的一個佳例,從而取得了閱卷老師的高分點贊。
創(chuàng)新突圍角度二:首因效應須銘記,標題新穎令人迷
名師支招: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花枝招展的美女和瀟灑倜儻的帥哥的“回頭率”總是居高不下。由于考場閱卷有繁重的任務,所以每個老師都是“掃描式”地評文給分,因此,就像人的“首因效應”“第一印象”一樣,好的標題是會令閱卷老師拍手稱快、回味無窮。因此,如果要寫成千篇一律的議論文,那么一定要記住:標題必須雕琢如妖,媚眼勾魂。
破繭成蝶
□湖南新化一中573班 羅 湘
每當我們看到翩翩起舞的蝴蝶的時候,您是否想到過,正是這樣的一個美麗身影,卻曾經(jīng)是一條只能在地上或者樹上爬行的小毛毛蟲呢?它經(jīng)歷了多少苦難,才破繭而出,成為一只自由飛翔的彩蝶。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只有敢于破繭,敢于吃苦,才能化蝶而出,展翅高飛,贏得成功。
晉代有個將軍叫祖逖,年輕的時候就心懷遠大理想,每次和好朋友劉琨談起報效祖國的事時,就熱血沸騰,不能自已。可是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如何才能實現(xiàn)破繭成蝶的夢想呢?祖逖決定邀請好友劉琨,半夜里一聽到雞叫聲,就爬起床,拔劍練武。祖逖和劉琨不管是寒冬臘月,還是炎炎酷暑,兩人都從不間斷,從不喊苦。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經(jīng)過刻苦磨礪,兩人終于都成為文武雙全的人才,祖逖被封為鎮(zhèn)西將軍,劉琨做了征北中郎將,實現(xiàn)了他們當初“破繭成蝶”、報效祖國的夙愿,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聞雞起舞”的故事。
在地上結“繭”的人很多,夢想變成“蝶”的人也不少,可是,沒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堅強意志和決心也是不行的。臥薪嘗膽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們假設勾踐回到越國后,自暴自棄,而不是懸掛苦膽,以苦為警鐘;睡在柴房,以苦為鞭策;時刻勉勵自己來報仇雪恨,那么就不會有后面的反敗為勝,夢想成真了。所以說,敢吃苦,敢于下定決心,才能成“蝶”。
晉朝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有個兒子叫王獻之,小時候就特別羨慕父親,夢想成為一只像書法家一樣的蝴蝶,光宗耀祖。可是,小時候的王獻之又怕吃苦,書法寫得東倒西歪。有一次,他寫了個“大”字給父親看,父親見其字毫無筆力,就在下面加了一點示范給王獻之看。王獻之覺得自己寫得不錯,只是父親瞧不起自己,就又送給母親看。沒想到他母親說“吾兒磨盡三缸水,唯有一點像羲之”。王獻之臉紅脖子粗,倍感慚愧,于是,下定決心,不論嚴寒酷暑,都手不離筆,奮筆疾書。長大終于成為了與父親齊名的“二王”書法家,實現(xiàn)了奮飛成蝶的夢想。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品嘗苦味,以苦為樂,從而實現(xiàn)奮飛成龍,破繭成蝶的夢想吧!
(指導老師 游新男)
【點評】本文雖然選擇了人云亦云的議論文體,但作者把標題打扮得像個美女,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將“毛毛蟲變成了蝴蝶”這一大自然的奇觀提煉為“破繭成蝶”的主題,即敢于吃苦、方能成功的主題,造成先聲奪人的氣勢。所以,本文雖是議論文,卻絲毫沒有說理的枯燥之感,從標題到文體,散發(fā)著迷人的芬芳,可謂人見人愛。
創(chuàng)新突圍角度三:一唱三嘆形式美,花樣翻新同樣好
名師支招:要想創(chuàng)新得高分,考生除了在標題新、體裁新的同時,還可以“形式新”來取悅閱卷老師的法眼。形式新穎,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新瓶”和“舊酒”的關系。酒香也怕巷子深,陳酒雖香,包裝也需要翻新,這樣才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好事多磨
□湖南省新化二中363班 陳佳豪
寶劍鋒從磨礪出,自古好事總多磨;人們追求成功,就像小白楊需要新裝一樣,必須承受寒冬的冰雪,方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玉不琢,不成器
《西游記》里的孫悟空,正是“好事多磨”的一個代表性人物。孫悟空如果沒有經(jīng)過五行山下500年的禁閉,如果不陪伴唐僧去西天取回真經(jīng),就不可能修成正果。孫悟空本來幾個跟頭就可以到達西天,但是必須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立地成佛。好事多磨,沒有這些磨難,孫悟空就只是一只猴子,而不是菩薩。而這些磨難是無法超越的,這就是所謂“玉不琢,不成器”。
忍痛苦,出天才
好事多磨,定然痛苦。因此,承受住痛苦,是成就“好事”的前提。著名勵志英雄張海迪,由于高位截癱,她腋部以下的軀體基本喪失功能,只能靠輪椅來支撐自己行走。面對這樣的磨難,張海迪沒有被打垮,她自學寫作、唱歌、針灸、外語。誠如她所言,“天才都是在痛苦中誕生的”。張海迪最后當上了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主席,2015年5月她被美國某名校授予榮譽博士學位。張海迪成了世界上唯一一個高位截癱的博士研究生,這不正是“好事多磨”的一個美麗注腳嗎?
要執(zhí)著,不放棄
當然,有時候你認為的好事,別人不一定認為是好的,所以,我們應該有“多磨”的心理準備,堅持下去,自然會成功。以“半部論語治天下”而聞名的宋代宰相趙普,曾經(jīng)上奏推薦齊賢出任某個官職,沒想到宋太祖不喜歡此人,趙普三次推薦此人都沒有被批準通過。憤怒的太祖甚至直接把趙普的奏章撕了個稀巴爛,扔在地上。一般的人到了這個地步可能會退縮,但趙普認為好事多磨,況且此人確實是個人才,于是他還是不動聲色,跪著撿起了撕碎的奏章,回家拼湊好,過了些日子,又拿去上奏給太祖,太祖這才醒悟過來任用了齊賢。
自古好事就多磨,面對磨難莫難過。如果能夠跨過這道坎,自然會柳暗花明,心想事成。
(指導老師 陳瓊)
【點評】這篇文章以“一唱三嘆”的形式,包裝了“好事多磨”這一主題,全文運用“總分總”結構,主體部分從“孫悟空取經(jīng)”“張海迪求學”“趙普薦賢人”三個維度予以剖析論證,結構清晰、形式新穎,讓閱卷老師感到輕松和愜意。
欲看更多名師解析的高考作文真題及滿分作文,請關注意林8月上市的圖書《意林2015高考作文真題解析、高頻素材與滿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