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培蓉
(西安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陜西西安 710065)
隨著油氣田的不斷開發(fā),對于滲透率比較低的低滲和特低滲油氣田,砂巖、碳酸鹽巖的存在,使得酸化顯得是必不可少的增產(chǎn)技術。在低滲特低滲油氣田中,注水壓力比較高,需要地面裝置提供較高的壓力,開發(fā)難度比較大,效果還不一定理想,在此狀況下,就有必要降低注水時的壓力,需要對油氣層進行處理,人為降低地層壓力,達到降壓增注的目的,這時就要進行酸化,通過酸化來降低地層壓力,把地層壓力降低后,注水時才會比較容易,也更為有效。酸化通過改變儲層的儲滲空間和地層原有性質(zhì),改變滲透率,孔隙度,使之增大,降低毛管壓力,降低注入阻力,在此過程中并能比較好的控制成本,有好的經(jīng)濟效益。最終提高油氣田的采收率。
1.1.1 液測滲透率原理 巖石的絕對滲透率的確定基于達西公式,即:當流體流過巖樣時,其流量與巖石的截面積A,進口端壓差ΔP 成正比,與巖石長度L 成反比,與流體的粘度μ 成反比。即:
由達西公式可知:
式中:K-巖樣的絕對滲透率,μm2;A-巖樣的截面積,cm2;L-巖樣的長度,cm;μ-通過巖樣液體的粘度,mPa·s;ΔP-巖樣兩端的壓力差,0.1 MPa;Q-在壓差ΔP下通過巖樣的流量,cm3/s。
若已知實驗巖心的端面面積A,長度L 和液體粘度μ。在測出液體的流量Q 和此時巖心兩端的壓力差ΔP,便可根據(jù)式中計算出巖石的絕對滲透率K。
1.1.2 實驗儀器及流程圖 實驗儀器:液測滲透率實驗裝置圖,量筒,秒表,游標卡尺,燒杯等。
實驗流程圖(見圖1)。
1.1.3 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
圖1 液測滲透率的實驗裝置圖
1.1.3.1 實驗步驟 (1)用游標卡尺測量巖樣的直徑和長度;(2)將巖樣飽和鹽水后裝入巖心夾持器;(3)打開手搖泵通向巖心夾持器環(huán)空的開關,加環(huán)壓;(4)打開平流泵電源,預熱五分鐘后,設置流量,測定在所設定的流量時巖心入口端的壓力,并用量杯和秒表測出其出口端流量;待壓力表數(shù)據(jù)趨于穩(wěn)定,出口流速穩(wěn)定時,記錄此時的壓力和流量;(5)改變流量,重復步驟4,計算巖石滲透率;(6)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完后,卸掉環(huán)壓,關閉平流泵,取出巖樣。
1.1.3.2 注意事項 (1)在巖樣裝入夾持器后才能加環(huán)壓,取出巖樣后,一定不能加環(huán)壓,否則可能會損壞膠皮套;(2)在設置流速時,應按要求設置,不能太大,否則查出來的量程會損害泵;(3)巖心不能切的太短,可能會產(chǎn)生末端效應,影響滲透率的測量。
注入地層污水的操作:中間容器里面加入姬源長8的地層污水,巖心與地層污水配伍性好。利用液測滲透率的儀器來注入地層水,微流量泵設定合理的流量,以防止速敏對巖石的滲透率造成附加損害,待壓力和流量穩(wěn)定后連續(xù)注入2 h,注污水結束。通過液測滲透率,測定污染過的巖心滲透率。
(1)計算巖心的孔隙度,根據(jù)巖心的孔隙度來計算反向注入的酸液的體積。注入1.0 倍孔隙體積的常規(guī)土酸,計算注入酸液時的管線的體積,注入的總體積是這部分管線的體積與巖心孔隙體積之和。
(2)配置100 mL 的酸液并加入緩蝕劑,鐵離子穩(wěn)定劑,粘土防膨劑。
(3)開泵反向注入酸液。
(4)停驅替泵模擬關井,包括注酸在內(nèi)的酸反應時間是1 h。
圖2 注污和酸化后滲透率變化柱狀圖
表1 注污和酸化后滲透率變化表
(5)正向驅替,注入與地層水相同礦化度的KCl 鹽水,連續(xù)測定時間、壓差、溫度、液量,同時用精密pH試紙測定流出液的pH 值的變化。
(6)從注酸開始,連續(xù)收集數(shù)份流出液待測,直至累積量達到10 倍~15 倍孔隙體積。
(7)當流動狀態(tài)穩(wěn)定且pH 值不變時,關驅替泵,停止驅替實驗。
(8)通過液測滲透率,測定酸化過的巖心滲透率。
由圖2 和表1 可以看出,經(jīng)過注污水后滲透率明顯受到傷害,而通過酸化后大大提高了滲透率,表明酸化效果良好。其原理是通過酸液對巖石交界或地層孔隙裂縫內(nèi)堵塞物等的溶解和溶蝕作用,恢復或提高地層孔隙和裂縫的滲透性。酸化過程也可除垢,改變儲層的儲滲條件。
表2 注污和酸化后壓力變化表
由表2 和圖3 得出,四塊巖心初測流壓明顯升高,其余四塊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幅度在9.1 %到13.6 %,說明酸化有助于提高滲透率和降低流壓。滲透率的上升和注入壓力的降低,可以增加注水井的注入水量,達到酸化降壓增注的目的,提供足夠的能量來采油,最終提高采收率。
圖3 流壓變化柱狀圖
(1)酸化后,滲透率和注入壓力都有明顯的改善,其中,滲透率提高10 %以上,五塊巖心中除有兩塊酸化后滲透率比初測滲透率沒有提高,其余都呈現(xiàn)改善狀況,效果明顯。
(2)酸化后,五塊巖心的注入壓力中,除有一塊巖心酸化后的壓力初測流壓升高,其余都有不同幅度的改善,幅度在9.1 %到13.6 %。滲透率和注入壓力都有顯著的變化,表明酸化效果良好。
[1] 饒鵬.低滲油藏水力脈沖波輔助深度酸化降壓增注技術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3.
[2] 張頂學,廖銳全,楊慧.低滲透油田酸化降壓增注技術研究與應用[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52-55+119-120.
[3] 李俊.低滲透油藏降壓增注技術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1.
[4] Sergio Caicedo. Feasibility Study of Ultrasound for Oil Well Stimulation Based on Wave-Properties Considerations[J].SPE 107083,2008.
[5] 左挺,張冕,陸紅軍,韓文哲,池曉明.超低滲透油藏酸化增注技術研究[A].中國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會.油氣藏改造壓裂酸化技術研討會會刊[C].中國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會,2014.
[6] 顧燕凌,陸紅軍,李建山,等.超低滲透油藏活性酸酸化增技術研究[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50-53+116.
[7] Tarek Hamida,Tayfun Babadagli. Effects of ultrasonic waves on the interfacial forces between oil and water[J].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2008,(15):274-278.
[8] 羅躍,陳文斌,鄭力軍,毛紫楠.降壓增注技術在低滲透油田的應用研究[J].斷塊油氣田,2008,(2):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