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蓮
向我求助的學生說,他常常為自己上課走神而煩惱。他們千方百計想要克服走神現(xiàn)象,結(jié)果是走神如舊,還耽誤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高三(7)班的吳小芳告訴我她上課老出現(xiàn)走神,而且心里越著急就越?jīng)]辦法集中注意力。因此,她的心理壓力很大。
“你能回想一下,自己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出現(xiàn)這種頻繁走神的現(xiàn)象嗎?”
“好像是高二下學期的某一節(jié)化學課上。那堂課我聽不懂,慢慢地就走神了。在別的課上盡管也走神,但只是偶爾發(fā)生,不像上化學課那樣,不僅長時間走神,而且情緒也不是特別好,越不想走神,走神就越嚴重,搞得自己心里特別焦慮?!?/p>
吳小芳告訴我,正是因為自己以前能做到高度集中注意力,所以才給學習效率的提高帶來了很好的效果。每當看書,她都時刻要求自己要專注再專注。正是在這一命令下,吳小芳到了高三上學期,在上每一門課時都繃緊了神經(jīng),生怕自己注意力不集中而漏掉老師講的知識,以致影響到考試的成績。如此一來,這種強制性的做法所帶來的效果恰恰相反,因為你越強制自己的注意力不被分散,那些平時不會對你造成影響的事物,反倒成了注意力的干擾源。
當真正遇到課堂上稍有聽不懂的知識時,反過來又強化了吳小芳的敏感神經(jīng),讓她誤認為都是因為自己走神造成的。但這種做法只會讓她進入一個惡性循環(huán)的怪圈,并直接導致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障礙的產(chǎn)生。
一直以來,我們總以為能夠控制自己做到精神專注,其實非也。學習專注,并不意味著我們能對注意力進行強制性的控制,以使注意力時刻停留在學習上。正如,心理問題不能靠“堵”,而要靠“疏”一樣。換言之,要想將我們的注意力從那些我們不愿關(guān)注的事物中轉(zhuǎn)移開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將注意力暫時集中在另一件我們認為有趣的事情上。停留在有趣的事情上一兩分鐘,直到我們完全遺忘了那些我們不愿關(guān)注的事情。等到我們心情放松了,再慢慢回到原來的狀態(tài)。利用強制力去命令自己不要分神,這種做法的效果不僅不理想,而且還會背道而馳。
走神,雖然是發(fā)生在我們身上的一種無意識行為,但偶爾的走神,反倒可以幫助我們擺脫精神上的緊張感和壓力感。所以,將走神視為有意識地讓自己大腦放松,讓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和輕松,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