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喬林
他讓臨終者帶著微笑離去
文喬林
10多年間,他給100多位臨終者,送去最后一份禮物。他寫作了中國首部高危老人深度關懷筆記:《她們知道我來過》。臨終者的心態(tài),在他的筆下,變得生動和有人情味……
張大諾,曾任新華社《國際先驅導報》記者,現(xiàn)為北京志愿者聯(lián)合會理事、北京市西城區(qū)志愿者聯(lián)合會培訓導師,曾獲“首都公益慈善優(yōu)秀個人”稱號。張大諾說:我有一個信念:有一天,凡臨終者皆可被關懷。
2002年4月初的一天上午,時年30歲的張大諾,隨一名醫(yī)生走進了黑龍江省腫瘤醫(yī)院的一間病房。患者是一位年僅18歲的大男孩,患有血癌。見有陌生人來,孩子父親有些緊張,母親則緊抓住兒子的手,仿佛來的是死神,要從他們手里搶走孩子……
張大諾時任黑龍江廣播電視報記者,畢業(yè)于黑龍江大學中文系。此前,醫(yī)院在社會上招募一批臨終關懷志愿者,他報名了。臨終關懷,是指對無救治希望,存活期限不超過3個月或半年的患者,提供一種身心方面的幫助。
今天是他第一次走訪患者。來之前,醫(yī)生說:“那個孩子剩下的時日不多了。”
進門后,醫(yī)生先給孩子做了一下身體檢查,又把張大諾介紹給孩子的父母……病床邊,一個大男孩輕聲問:“你會做填空題嗎?”張大諾輕聲回答:“會!”其實他不會,也不知道男孩要做的是什么題,可這是一次接近孩子的機會。走近時,他看清了,孩子做的是“開心辭典”上的填空題。這是由央視王小丫主持的一檔語言類節(jié)目,選題豐富,知識面廣。
床邊一角,還放著一把吉他,上面蓋著一份曲譜。孩子父親輕聲說:“孩子喜歡王小丫,說等病好了,想去北京參加比賽!”話沒說完,眼圈已然紅了。
男孩等不急了:請選擇,《聊齋志異》的作者是誰?張大諾脫口而出:“蒲松齡?!贝饘α耍泻⒃陬}上打了個對號。一連答了六七道題,他答對的,男孩就在卷子上打挑。說不準的,兩人一起翻書找答案,目的是把卷子答完整了。
孩子的父母坐在一邊,靜靜聽著、看著。轉眼,15分鐘到了,怕影響病人休息,張大諾起身告辭。孩子父母極力挽留:“再說會吧,今天孩子興致高……”
“下次,還有下次呢!”張大諾安慰說。這是個懸念,對臨終者來說就是還活著;對志愿者來說,希望下次還能見到。他心中有了底,第一次走訪臨終者自己被接納了。
此后,一連幾個周末,他都來病房陪孩子答題??赏蝗婚g,一大部分題他都不會答了,孩子很失望。張大諾乘機說,不做了,唱一首歌吧,聽說你唱歌非常好聽——不是不會答,是不能答,孩子的身體已經(jīng)很虛弱了,答完了,去不了北京咋辦?他想到了另一個興趣點……
一聽彈吉他、唱歌,孩子果然來了興趣。調音、撥弦、清嗓子,然后坐椅子上,非常投入地唱了一首流行歌曲。一邊聽著,孩子父母不時抹眼淚,又會心地沖張大諾報以感激的微笑。能感覺到,這是孩子生病后,當父母的唯一的一次笑。
唱完了,張大諾故意說:“唱得真好,不如進錄音棚比劃一下!”說著,用眼睛看著孩子。交往一段時間了,他已經(jīng)和這個大男孩有了很深的感情,離開前,他想給孩子留下點什么……聽說可以去錄制碟片,男孩興奮異常。孩子的父母問:“需要多少錢?”
張大諾知道,為給孩子治病,孩子的父母已經(jīng)傾盡所有。他說:“是朋友開的錄音棚,不花錢!”其實,他打聽好了,使用2小時,可以錄制10首歌,費用是200元錢。這筆錢他來出。
錢交完了,孩子開始準備。10天后,正準備錄制時,張大諾卻因為有采訪任務,沒能去現(xiàn)場。人走了,他心里掛念孩子,直到晚間,孩子父親打來電話:“一共唱了10首歌,孩子唱得開心、投入……謝謝你!”放下電話,張大諾長出一口氣。這是孩子留在世上的最后聲音,給爸媽聽的……
10天后,孩子的生命戛然而止。那一刻,張大諾暗下決心,臨終關懷自己要一輩子做下去。
2004年9月,張大諾應聘為新華社《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和愛人亓昕一起來到北京。亓昕在一家雜志擔任編輯部主任。工作之余,張大諾再一次做起了臨終關懷志愿者。
從家到松堂醫(yī)院,單程需要2小時。一天上午,張大諾來到了這里。
想讓自己平靜,可一見面,張大諾的心還是哆嗦了一下。病床上,一位面容憔悴卻很漂亮的女人,冷淡、不失禮貌地沖他笑了一下。難以想像,這個美麗的生命快要消失了……
護士介紹說,她是骨癌,已經(jīng)擴散了。他輕輕喊了一聲:“大姐好!”大姐姓李,年約40歲,未婚,父母早亡,只有一個妹妹。想再說點什么,病床上的女人抱歉似的回一句:“有點累,改天吧!”其實是不想說話。
張大諾退了出去。前后來了3次,都是這個結果,對方想封閉自己。這是臨終者的一種心態(tài),張大諾不介意。一天中午,見病人的妹妹正端著一碗餛飩上樓。于是,他把餛飩接過來:“我來!”說著推開門走了進去。見是他,病人想說什么,張大諾先開口了:“妹妹在接電話,讓我?guī)椭蛠恚 ?/p>
這樣說,李姐接受了:“她呀,總是忙?!闭f著,坐起身,準備吃餛飩。
床頭上,一幅色彩鮮艷的國畫,引起了張大諾的注意。畫面上,一顆鮮艷的桃子翠潤欲滴。聽妹妹說,李姐喜歡國畫,雖在病中,還想著去寫生。以畫為媒?張大諾有了主意。他明知故問:“李姐,這顆桃子寓意什么呀?”
問著了,病人來了興致:“桃嘛,代表長壽呀!”一句話,張大諾明白了,病人熱愛生活,渴望活下去。緊接著,他似懂非懂地又問了幾句,只見病人的面孔由冷變熱,慢慢地臉上竟然浮起了笑意。這個中午,病人給他上了一節(jié)國畫入門課。到后來,病人主動說:“再來時,我給你說色彩!”
幾天后,再來看時,病人的床已經(jīng)空了。護工告訴他:“走之前,李姐問,小張來了嗎?”
回去他把這句話記在了日記上。見他眼里有淚痕,妻子心動了:“不行就辭職做吧,我養(yǎng)活你!”見妻子支持,2009年10月初,張大諾辭去公職,成為一名專職的臨終關懷志愿者。同時,他開始整理寫作《病中關懷筆記》。一個個已經(jīng)離開的身影,又在他的筆下復活了……
有一位叫秋姐的病人,她預感離開的日子不遠了。2013年5月的一天上午,張大諾來看她時,明顯感覺到氣氛有些不對勁,是一種不曾有過的嚴肅。只見秋姐緩緩從抽屜里拿出一個信封,遞到他手里,然后說:“我要走了,留個紀念吧!”
打開一看,是一張秋姐的照片,面色紅潤,是生病前拍攝的。
強忍住內心的不舍,他故意捧著照片細看:“大姐,生病前你是很漂亮的女人!”好半天,他才說出這一句話。聽這話,大姐咯咯笑了起來。張大諾放心了,一個人,知道自己就要離開了,還能發(fā)出這樣的笑,說明她的心態(tài)已近于禪境的祥和,不再需要別人的關懷了,她只是在靜靜等待著那一時刻的到來。
幾天后,他再去醫(yī)院時,秋姐的床果然空了。秋姐走了,讓人有些不舍?;氐郊抑?,他的耳邊仿佛還回響著她說過的話:“我要走了,這張照片留給你的……”
不知不覺,張大諾已做了10多年的臨終關懷志愿者,送走了上百位臨終者。老人中,有“俄語奶奶”、“不服氣大爺”、“佛奶奶”等。這些老人90多歲了,天祿圓滿,走得安心。2015年年初,記錄這部分經(jīng)歷的《她們知道我來過》出版了,這是中國首部高危老人深度關懷筆記??勺钭屗耐吹模悄切┠贻p的臨終者,他放不下……
2015年3月底,病床上,一位眉目清秀、年齡不到10歲的小女孩沖他笑了一下。張大諾的心猛一哆嗦。他不敢相信,這么小的孩子,會是一個臨終病人,看她笑得多天真、多燦爛??!
女孩患的是惡性肉瘤,發(fā)燒不退,因為家境貧困,才住了幾天醫(yī)院就回家了。醫(yī)生說,孩子病勢兇險……
不足10平米的小屋里,擺著布娃娃和幾本童話書。墻壁上,還畫著一幅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水粉畫,這是女孩的家。雖然簡陋,可看上去非常溫馨。年輕的爸爸和女兒手握手,媽媽坐在一邊給女兒揉腳。邊揉邊說:你這雙小腳丫呀,當初踹得媽媽好疼呀!說得女孩咯咯笑,爸爸也笑,笑完又悄悄抹了一把眼淚……
這一幕,看得張大諾心里好溫暖。一家三口,苦點難點無所謂,只要人在就是完美的。不一會,腳揉完了,媽媽給女兒準備吃的去了,年輕的爸爸也急著去打工掙錢。屋子里只剩下張大諾和女孩。拿起書,他開始給女孩讀成語故事《老馬識途》。吃過退燒藥,女孩會睡一會,可只有聽故事才能睡著……忽然,女孩拉著他的手輕聲說:“如果我沒了,你勸勸他們,不要吵架了……”
他們,指的是女孩的爸爸媽媽。聲音雖小,在張大諾聽來,卻如聞炸雷。小小年齡,卻藏著這樣的心事。生活中,女孩一定是聽太多了爸媽之間的爭吵,在心里留下了陰影。他的心一陣難受,強忍住淚,他保證說:“一定勸,你放心好了,以后你的爸媽再也不會吵架了!”這是一個讓人無法抗拒的請求。他在心里說,失去孩子,這個家還有以后嗎?他不敢想。
見他答應了,女孩安心了,閉上眼睛,安然進入夢鄉(xiāng)。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張大諾多次去看望小女孩。
5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張大諾又來到女孩住的小區(qū)。他的包里裝著兩只小烏龜,是給女孩買的。
大門口有幾個戴黑紗的人,面色凝重,眼睛紅紅的,正在商量著什么。疑惑時,女孩的爸爸走出來,看見他,上前緊摟住他的肩膀,哽咽著說:“孩子上午10點多……走了!”
張大諾心一沉,走了?說好了再來時給講“唐僧取經(jīng)”的故事,咋這么急……拉住年輕父親的手,張大諾一時語塞,好久,才忍住眼淚,把女孩的話,重復給年輕的父親聽:“孩子心愿是,爸爸媽媽以后不要再吵架了!”
聞聽,孩子的父親嚎泣出聲:“不吵了,再不吵了!”怕自己流淚,張大諾快速逃離了女孩的家……
在路上走了好久,他的心才慢慢平靜下來。他明白,一個臨終關懷志愿者,必須有一副“鐵石心腸”。晚上,坐在書房里,他寫下了一行字給自己:“別擔心,到那個時候,會有人幫助你的,他是一個臨終關懷志愿者……”
僑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