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濤,趙振河,白慧英
(西安工程大學 紡織與材料學院,陜西 西安 710048)
傳統(tǒng)的水性聚氨酯用作黏合劑時主要是靠分子結構內(nèi)部的氫鍵產(chǎn)生的內(nèi)聚力進行黏結,其黏結強力較差,各項牢度很難達到生產(chǎn)要求,且不易儲存[1]。為解決這一問題,實驗先將聚氨酯中游離的-NCO基團“保護”起來,需要時再將其釋放出來重新利用[2],研制出了一種既能產(chǎn)生內(nèi)聚力,又可與含氫基團進行交聯(lián)反應的封端型水性聚氨酯,并將其應用于涂料印花中,研究其應用性能。
試劑: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工業(yè)品,陜西天欣海綿制品有限公司);聚醚三元醇330N(工業(yè)品,杭州久靈化工有限公司);異丙醇,亞硫酸氫鈉,甲苯,二正丁胺,溴甲酚綠,鹽酸,滲透劑JFC(均為化學純或分析純,陜西華星實驗科技有限公司);丙烯酸酯黏合劑(實驗室自制);涂料紅,乳化糊(均為工業(yè)品,陜西華潤印染有限公司)。
儀器:101型電熱鼓風干燥箱(北京科偉儀器有限公司),CMT-6014型真空泵(西安環(huán)宇化學與儀器廠),KDM型調溫電熱套(山東甄城儀器有限公司),JJ-1型電動攪拌器(上海浦東物理光學儀器廠),JYLQ01型浴霸燈(歐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LA-205型熱定型機(日本株式會社),MU505T型均勻軋車(北京紡織機械器材研究所),BS210S型電子天平(德國塞多利斯公司),Y571B型摩擦牢度儀(溫州紡織儀器廠),SW-12A耐洗色牢度試驗機(無錫紡織儀器廠),800型小型電動離心機(常州電器有限公司)。
將一定量的聚醚三元醇裝入500ml三口燒瓶,在120~130℃、真空度0.01atm的條件下脫水120~150min。將三口燒瓶固定在裝有攪拌器的鐵架臺上,裝入攪拌桿和溫度計,開始勻速攪拌,緩慢降溫至30℃左右,成滴加入計量好的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緩慢升至一定溫度開始預聚反應,直到體系中游離異氰酸根(-NCO)的量達到理論計算值。待預聚體的溫度降至常溫后將整個裝置轉移到冰水浴中,降溫至0~5℃,視預聚體的黏度大小加入適量異丙醇強力攪拌進行稀釋溶解,加入配制好的NaHSO3水溶液進行封端30min,加入適量的蒸餾水,強力攪拌乳化60 min,即得到封端型水性聚氨酯。
織物規(guī)格:404013372純棉絲光機織物和滌棉混紡機織物。
印花(丙烯酸酯黏合劑40%,封端型水性聚氨酯4%,乳化糊6%,涂料5%,其余為水)→預烘(80℃,3 min)→焙烘(170℃,2min)→水洗、烘干。
1.4.1 預聚體中游離-NCO基含量[4]
稱取2.0g左右預聚體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10ml無水甲苯,振蕩使預聚體完全溶解(難溶時稍加熱),用移液管加入10ml的二正丁胺-甲苯溶液,搖勻,靜置30min。加入50ml異丙醇和4滴溴甲酚綠指示劑,用0.5mol/L鹽酸標準溶液進行滴定,溶液顏色由藍變黃時記為終點,同時做空白實驗。按下式計算:
式中:NCO—— 異氰酸酯基含量(%);V1—— 空白試驗所消耗的鹽酸標準溶液體積(ml);V2—— 試樣所消耗的鹽酸標準溶液體積(ml);c—— 經(jīng)標定的鹽酸標準液濃度濃度(mol/L);m—— 所取試樣的質量(g)。
1.4.2 封端率
通過二正丁胺法[5]測定封端前后的-NCO百分含量,封端率按下式計算:
式中,W0—— 封端前 NCO 的百分含量 (%);W1——封端后NCO的百分含量(%)
1.4.3 乳液性質
(1)固含量:用分析天平稱取1g左右樣品在稱量瓶中,置于100℃恒溫干燥烘箱中加熱至恒重,取出放入干燥器內(nèi),冷卻至室溫稱重,按下式[6]計算:
式中,W0—— 空稱量瓶的質量(g);W1—— 烘干前稱量瓶和樣品的質量和(g);W2—— 烘干后稱量瓶和樣品的質量和(g)。
(2)離心穩(wěn)定性:采用800型高速離心機,在轉速3 000r/min,時間30min的條件下測試乳液的穩(wěn)定性,觀察溶液是否分層。
(3)儲存穩(wěn)定性:將合成的產(chǎn)品室溫靜置3個月以上,觀察其外觀和穩(wěn)定性的變化情況。
1.4.4 織物印花性能[7]
(1)耐摩擦牢度:參照 GB/T 3920-2008《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磨擦色牢度》標準測試。
(2)耐皂洗牢度:參照 GB/T 3921-2008《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皂洗色牢度》標準測試。
預聚反應是制備水性聚氨酯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需控制好反應溫度。預聚溫度是反應進行的內(nèi)在動力,對預聚反應的速率有較大的影響。一般多異氰酸酯與低聚多元醇的反應溫度在60~100℃范圍內(nèi)為宜[8]。通常隨著溫度的上升,-NCO與-OH的反應速率會加快。實驗中為測定反應速率,每隔30min測一次體系中游離-NCO的含量,待接近或達到理論計算值,預聚反應終止。測定結果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看出,隨著時間的推移,每條曲線的下降趨勢都逐漸減小,當120~150min時,曲線趨于平穩(wěn),此時體系中游離-NCO百分含量已基本達到理論設計值,所以選定預聚反應時間為150min。
在反應初期,隨著預聚溫度的升高,-NCO百分含量逐漸下降,反應速率加快,可縮短預聚反應時間,但溫度過高,異氰酸酯基又會發(fā)生自身聚合或與氨基甲酸酯、脲鍵等反應交聯(lián),生成副產(chǎn)物。預聚溫度對乳液性能的影響如表1所示。
注:反應時間為150min。
由表1可看出,反應溫度的高低對乳液性能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反應溫度較低時,經(jīng)過預聚反應后體系中剩余-NCO含量可能比理論值高,在后續(xù)的封端過程中發(fā)生副反應幾率較大,乳液穩(wěn)定性差;隨著溫度的升高,體系中的剩余-NCO含量降低到接近理論值,乳液穩(wěn)定性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但溫度過高,-NCO又容易自聚,導致應用性能下降。綜上所述,最終選擇預聚溫度為70℃。
R值是異氰酸根指數(shù)的縮寫,是初聚階段IPDI中異氰酸酯基(-NCO)與聚醚三元醇中的羥基(-OH)的摩爾比,即n(-NCO)/n(-OH)。制備聚氨酯時,n(-NCO)/n(-OH)的大小直接影響著水性聚氨酯的性能,改變該值也會改變聚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從而影響到水分散穩(wěn)定性等其他物理機械性能。
實驗中固定反應溫度為70℃,反應時間為150 min,通過測定預聚體中剩余-NCO含量來確定R值的大小,如2圖所示。
由圖2可知R值的大小直接影響著體系中剩余的-NCO含量。當R值小于2.3時,終點-NCO含量比理論值要??;R值大于等于2.3時,其終點-NCO的含量比理論值要大。這是因為在預聚反應過程中,空氣中的水分子會消耗一部分的-NCO生成脲鍵,生成脲鍵的多少和R值(異氰酸根指數(shù))有關。R值不同,生成脲鍵數(shù)量也不同,最終得到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的性能也會有所差異,如表2所示。
圖2 R值對預聚反應程度的影響
表2 R值對乳液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R值偏小時,所得乳液的性能比較穩(wěn)定,R值偏大,乳液的穩(wěn)定性下降,外觀渾濁。理論上講R值越大,涂料印花的各項牢度越好,這是因為體系中被封閉的-NCO越多,解封后能與織物發(fā)生交聯(lián)的-NCO也就越多,交聯(lián)點和交聯(lián)幾率就會增大。但R值太大,也會增加-NCO與空氣中的水分發(fā)生副反應的幾率,造成封端困難的同時也影響了乳液的穩(wěn)定性,進而影響應用性能。所以R值選擇2.3為宜。
封端是整個實驗最為重要和關鍵的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著實驗的成敗。封端過程是一個放熱過程,釋放的熱量會促進可逆反應(即解封過程)的進行。異氰酸酯基活性很強,很容易和溶液中的水發(fā)生副反應,造成異氰酸酯基的損失而影響印花效果,所以封端溫度要盡可能的低,以此降低異氰酸酯基活性,從而降低其與水發(fā)生反應的可能性。封端溫度對封端率的影響如圖3所示。
由圖3可看出,封端率與封端溫度成反比關系,即溫度越低,封端率越高,溫度越高,封端效果越差。由于溫度低于0℃的狀態(tài)不好控制,且受設備限制,所以實驗的封端溫度選取0~5℃。
選擇NaHSO3作為封端劑,其反應活性高、解封溫度適中,與-NCO反應生成的-NHCOSO3Na具有親水性,可保證聚氨酯大分子鏈分散到水中,實現(xiàn)自乳化。為確定最佳用量,選取不同的鹽值,即n(NaHSO3)/n(-NCO),并測算出對應的封端率進行分析,結果如圖4所示。
從圖4可看出,封端率先隨著NaHSO3用量的增大而升高,達到最高點后又緩慢下降。理論上來說,封端反應中鹽值應該為1,但是由于-HSO3在水溶液中可能會發(fā)生部分電離,使得封端率下降,因此封端劑必須過量才可確保剩余的-NCO能夠被完全封閉。封端劑用量對乳液及應用性能的影響如表3所示。
表3 鹽值對乳液性能的影響
由表3可知,隨著封端劑用量的增加,封端率逐漸提高的同時乳液穩(wěn)定性也增加,這是因為封端劑用量不足時,-NCO沒有被完全“保護”起來,游離的-NCO會與封端劑溶液中的水發(fā)生副反應,影響穩(wěn)定性的同時也降低了印花織物的摩擦牢度;但用量太多,又會出現(xiàn)鹽析現(xiàn)象,所以鹽值選擇2.0。
涂料印花中,黏合劑的成膜和黏著速率與焙烘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成膜和黏著速率越快,烘焙溫度對印花性能的影響如表4所示。
表4 焙烘溫度對印花效果的影響
由表4可看出,隨著焙烘溫度升高,各項牢度均有所提高,一方面是因為焙烘使得水分蒸發(fā),黏合劑顆粒相互靠攏、接觸、擠壓,最后形成連續(xù)的網(wǎng)狀結構薄膜,使纖維間的縫隙消失;另一方面是因為隨著溫度的升高,水性聚氨酯會將自身封閉的-NCO釋放出來,與棉纖維上的-OH發(fā)生交聯(lián)黏著。但當溫度增加到180℃時牢度降低,這可能是由于過高的溫度破壞了交聯(lián)體系。另外,溫度過高還會影響涂料印花織物的手感和色光。所以焙烘溫度選擇170℃。
涂料印花的牢度還與焙烘時間有關,焙烘時間太短,-NCO不能被完全釋放,達不到交聯(lián)的效果;焙烘時間太長,又會影響印花織物的手感和強力,焙烘時間對印花性能的影響如表5所示。
表5 焙烘時間對印花性能的影響
如表5所示,隨著焙烘時間的延長,各項牢度均較好,這是因為足夠的焙烘時間為-NCO與-OH提供了足夠交聯(lián)機會。進一步地延長焙烘時間,各項牢度基本不變,反而會使已形成的膜在長時間高溫下焙烘而破壞,影響織物手感。因此選擇焙烘時間為2min。
實驗利用封端型水性聚氨酯作為涂料印花的交聯(lián)劑能夠提高印花織物的各項牢度,其效果可與上海交聯(lián)劑JM相媲美,實驗效果如表6所示。
表6 不同交聯(lián)劑的印花效果對比
結果表明,封端型水性聚氨酯作為涂料印花交聯(lián)劑可明顯提升印花的效果,滿足工業(yè)生產(chǎn)的要求。
(1)實驗得出合成工藝為聚醚三元醇升溫至130℃脫水120min;降溫,以R值為2.3的比例滴加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進行預聚反應,預聚溫度70℃、預聚時間150min;以鹽值為2.2用NaHSO3進行封端,封端溫度0~5℃,封端時間30min;加水乳化分散1h。
(2)印花工藝為預烘溫度80℃,預烘時間3min;焙烘溫度170℃,焙烘時間2min。
(3)實驗合成的封端型水性聚氨酯作為涂料印花黏合劑,印花效果可與交聯(lián)劑JM相當,能夠顯著提高印花織物的各項牢度,干摩擦牢度提高了1級,濕摩擦牢度提高了1級半,皂洗牢度沾色、褪色牢度均提高了1級。
[1] Karl-Ludwig Noble.Waterborne polyurethanes[J].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1997,(32):131-136.
[2] 李 春,黃 俊,鄭光洪.綠色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在織物整理中的應用[J].紡織科技進展,2009,(3):48-49.
[3] 丁長波.丙烯酸酯共聚物無皂乳液印花黏合劑的制備[J].印染,2015,41(2):11.
[4] 林道昌.聚氨酯中異氰酸酯基測定方法述評[J].聚氨酯工業(yè),1999,(2):47-49.
[5] 熊 軍,孫 芳,杜洪光.丙酮-二正丁胺滴定法測定聚氨酯中的異氰酸酯[J].分析實驗室,2007,26(8):8-11.
[6] K J O Callaghan,A J Paine,A Rudin.Mixed initiator approach to the surfactant-free semi-continuous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f large MMA/BA particles[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1995,58(11):2 047.
[7] 李密轉,蒲宗耀,黃玉華,等.尿素在涂料印花中的應用[J].紡織科技進展,2013,(5):33-37.